相信大部分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不陌生了,其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而且发病率高,渐趋大众化。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发病原因复杂。所以治疗起来并不容易,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用什么药?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希望队患者有所帮助。
目录
1类风湿性关节炎用什么药
(1)非激素性抗炎药物:
这类药物通常称“一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消炎、止痛作用。另外,这类药物尚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的cAMP增加,溶酶体膜稳定性增加,减
少酶的释放。但这类药物虽然能减轻症状,却对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反应不发生根本影响,因此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只能改善症状。
①消炎痛:开始剂量为每日75mg,分3次饭后口服,其后逐渐增至每日100~150mg。孕妇、溃疡病、精神病人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4g口服,4至6小时1次。
③炎痛喜康:每次20mg口服,每日1次,饭后服。
④布洛芬:每日1~18g,分3~4次口服。副作用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口服,日2次。副作用较少。
⑥氟灭酸:每次02~04mg口服。日3次。
“一线”药物不主张联合使用,应用某一种药物3周仍无效者,可更换另一种药。经半年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应用“二线”药物。
(2)缓解性药物:
这类药物又称“二线”药物。其共同特点是作用慢,可影响疾病的免疫反应病理过程。
①金盐:可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减少骨质的侵蚀、破坏,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的金盐制剂,静注疗效较好。包括硫代苹果酸金钠和醋硫葡金。口服醋硫葡金6mg,每日1次。持续15年,类风湿因子可有37%转阴。
②青霉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而发生解聚,降低RF水平。剂量为250~1800mg /日,病情好转后改为250mg/日维持。服药后1.5~2个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开始剂量为每日250~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者慎用。为减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个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类似青霉胺。可中度改善类风湿症状,能增强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与一线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用法:25~50mg,口服,日3次,每周单日用,双日停,12周为1疗程。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首选此类药。其应用指征是:①常规治疗无效时,可与一、二线药物合用。②严重关节外并发症,如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及虹膜睫状体炎等。使用原则:a.最小剂量(如强的松每日小于10mg)。b.最短期限(因长期使用易发生无菌性骨坏死)。c.尽早减量以至停用。
(4)免疫抑制剂:
此类药物又称“三线”药物。凡对一二线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反应者可应用。
①环孢菌素:可抑制T辅助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激活,或延迟引起过敏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用量为每日10mg/kg,静脉注射。疗程60日,总有效率为54%。
②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免疫病理过程,并防治有关感染诱因,口服每日2g,症状严重时每日可用3g,疗程为两个月。对晨僵,握力,血沉,C反应蛋白均可明显改善。
③环磷酰胺:对顽固性类风湿有效。但副作用较多,不宜首选。每次100~200mg,静滴或静注,每周1~2次,疗程总量为3g。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④硫唑嘌呤:最大用量为每日2.5~3mg/kg。如合用别嘌呤醇,该药减量25%。
⑤甲氨喋呤:可阻断细胞的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因而抑制类风湿,达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每周用量25~50mg。每12小时口服1次,连服3次为宜。疗程不超过6个月。对一二线药物无效者作用显著。孕妇禁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
(5)分子免疫
①γ干扰素:应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生产的γ干扰素具有抑制DNA和核糖核酸的复制,抑制T细胞增殖,降低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每次1000万单位,肌注。7次为1疗程。
②特异性抗体(McAb):是通过人肿瘤细胞致敏的某个淋巴细胞单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它具有高纯度,特异性强的特点。用鼠的McAb与蓖麻毒素蛋白A链免疫偶联的IT(免疫毒素)特异地结合T细胞亚群上,通过酶样作用方式重复灭活核糖核酸,破坏和杀伤这些细胞,IT治疗量每日为 005~033mg/kg,5~10天为1疗程。结果有效率为50%。
(6)其他药物
①巯甲丙脯酸:本品结构与青霉胺分子相似,能阻滞缓激肽的释放,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用法:12.5~25mg,口服,日3次。最大量200mg/日。一般2~3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类风湿因子转阴率67%。
②锌制剂:硫酸锌10mg/kg/日。成人每天不宜超过700mg,儿童不宜超过150mg/日。一般认为对改善免疫指标优于症状的改善。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三大误区
1、求“根治”心切,听信一些言过其实的宣传和小广告。以为本病可以短期内根治,四处乱投医,导致误诊误治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我科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患者都有着误诊、误治的求医经历,有的甚至延误了十余年,导致关节残疾。
2、长期使用止痛药。有些人至今还错误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不死的癌症”,没有治疗方法,对治疗悲观失望,没有信心,自己到药店随便买点止痛药吃上,止止痛就算了,有时还任意加大剂量,这是错误的。很多止痛药虽能缓解关节痛和肿,但治标不治本,不能阻止关节破坏和变形。
3、用激素就能好。糖皮质激素由于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消炎止痛作用很强,且很快生效,因此常被乱用。不少患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吃或打一针就不疼了,也能吃饭了,人也变胖了,就是不能停,好像“成瘾”一样。其实长期服用激素除了发胖,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用激素,应遵医嘱。
查看详情>>3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分型
寒湿型: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或有积液,纳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长,畏寒,舌淡苔白腻,脉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应选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猪、牛、羊骨头煮汤,及姜、桂皮、木瓜、药酒等。因为酒性辛热,助阳生火,能祛散寒邪,可饮用一些药酒类的酒剂。对于一些不会饮酒的病人,可以稀释或加入调料调味后饮用。
风热型和湿热型
风热型:主要症状为关节游走性疼痛,发热,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红,脉数或弦数,血沉也明显增快;而湿热型的病人可出现低热、胸闷、纳差、关节肿痛有积液、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血沉增快等表现。出现这些症状的病人应该多选用寒凉的饮食,如米仁粥、绿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芦根等,可以协助清除内热。
而不应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为吃这些会伤阴助火,加重症状。不适宜于饮酒,因为酒热伤肝,酒湿伤脾,如再浸入附子、肉桂、细辛一类的热药,会加重内热和肿痛。此类病人如欲服药酒,可选择清凉性的药物浸入酒中,使药酒性质偏凉。对于一些不会饮酒的病人,可以稀释或加入调料调味后饮用。
肝肾两虚型
这型患者可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肌肉萎缩,筋腱拘挛,畏寒,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补益的食品,如甲鱼肉、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圆、芝麻等。
查看详情>>4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将艾条放进艾灸棒,或者直接用艾灸条悬放放在疼痛部位,
取穴:类风湿局部施灸以阿是穴(即疼痛点)或者红肿变形部位为主。
让患者可以平躺在床上,施灸者手持艾灸棒,将艾灸棒的火头慢慢移近患者疼痛部位,围着疼痛部位寻找疼痛点。当火头烤到某一点时,患者感到很舒适,感到热气迅速向深处传导,或有其他异常感觉,这就是最好的治疗点。然后在疼痛点周围滚动艾灸棒,或者移动艾条熏灸。
也可以围着疼痛部位慢慢移动着灸。施灸者应时时用左手放在灸穴的附近,感知热度,以免烫伤患者皮肤。
治疗时间:每次治疗至少在40分钟以上。
手腕部,膝部、都可以这么灸。
治疗类风湿必求其本。在治疗局部的同时,要重灸以下几个部位:
一、肾俞区(腰眼)
灸肾俞区有强肾的功效。对肾脏、内分泌、骨头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都有治疗作用。是治疗类风湿的首要选择。每次灸治应在30-40分钟以上,最好能灸到两个肾发烫。
二、神阕穴
经常灸此穴,可以治疗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内脏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神阕穴在补虚损、壮元阳的功效方面,是比较明显的。每次灸到腹中热烫才有效果。
三、中脘区
经常灸此区位,能提高人的新陈代谢能力,然后病变组织得到显著的修复,还能使患者的吸收消化功能旺盛。刚开始灸的一段时间内,只灸病患局部和肾俞区,每日一次;待局部症状明显缓解后,这几个部位酌情轮流施灸。坚持就一定会有效果。
5类风湿性关节炎泡脚效果好不好
泡脚可以疏通血脉,驱除体内的寒气,降虚火,最好能稍稍有汗出即停。一般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朋友都会在临睡前泡脚,然后马上睡觉,这样是比较方便,但是更好的泡脚方法是在下午4-5点钟,膀胱经和肾经当令,此时泡脚对补肾效果更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泡脚疗法:
方一:附子20g,生薏米30g,枸杞子20g,黄芪20g,黄芩20g,制川乌20g,制草乌20g,制乳香20g,青风藤20g,桂枝20g,制没药20g,制马钱子10g,怀生地20g,煎水浴足。
方二:牛膝60g,泽泻60g,地肤子15g,白术15g,干漆15g,蛴螬15g,狗脊15g,车前子15g,萆薢60g,山药60g,茵陈13g,山茱萸16g,干地黄75g,天雄15g。煎水浴足。
方三:羌活60g,桂心60g,茯神60g,炒枳壳60g,酒牛膝60g,五加皮60g,麦冬60g,元参60g,薏米60g防风60g,,生地黄60g,芍药60g,丹参60g,槟榔60g,大黄15g,炒松子仁15g,木香15g,磁石(火煅醋淬7次)30g。煎水浴足。
方四:苍耳子10g,蜂房10g,乌蛇20g,土鳖虫10g,全蝎3g,蜈蚣2条,山甲珠10g,山龙30g,当归15g,熟地15g,淫羊藿20g,鸡血藤25g,蜣螂5个,海桐皮15g。煎水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