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泌尿外科 >前列腺疾病

舌下滤泡增生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炎热的夏季人们的饮食方面越来越不重视,很多时候经常会患上一些口腔型的疾病,很多人经常会出现舌下滤泡增生,症状表现为疼痛,一般来说通过激光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这种疾病反复性比较强,而且能容易复发,所以我们通过激光来根除达到效果良好,这也属于一种淋巴型的疾病来了解一下。舌下滤泡增生的治疗方法有什么?看看吧。

目录 中医教你望舌色知健康 舌下滤泡增生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治疗舌下滤泡增生的偏方 舌下滤泡增生的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舌根淋巴滤泡增生概述

1中医教你望舌色知健康

  淡白舌

  淡白舌可见于疾病初起阶段,正盛邪弱,尚未内扰脏腑,病情较轻。如中风患者见舌质淡白、舌苔薄白或薄黄,则多神志清,二便调和,仅 见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生活尚能自理等,此时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此类多见于脑血管痉挛及腔隙性脑梗死,淡白舌等为中风早期或病势较浅,无血瘀表现。

  紫暗或红绛舌

  若出现舌质红绛(舌红而颜色深暗)或紫暗,舌苔黄厚燥或无苔,则表明邪气入内、瘀血或痰浊内生等,患者可出现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病情较重,常反复发作,应及时救治。舌苔厚腻为痰湿、痰热内盛之象,治疗多以降浊化痰为主,舌质紫暗为瘀血之征,多以活血化瘀为主。

  青舌

  中风后期或病久患者,多见青舌(舌色如青筋色)等,为气虚血瘀之象,临床上以补气活血为主,代表方为补阳还五汤。因此,若舌质由红绛或紫暗转淡红,苔由厚腻转薄白或薄黄,则病情向好的方面发展;舌由淡红转红绛或紫暗,舌苔由薄白变黄腻或干燥起芒刺,或无苔、舌体僵硬不能伸出口外,则表示病情加重。

2舌下滤泡增生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的治疗方法: 淋巴滤泡增生不宜进行激光、微波、电烙、射频、等离子等手术治疗。

  淋巴滤泡属于免疫系统、外周免疫器官、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是外周免器官最小的单位,它的直径只有一毫米左右,广泛分布在整个上呼吸道(外鼻道、舌根、扁桃体、鼻咽、口咽、喉咽、喉、气管等)的粘膜固有层,上有粘膜覆盖,平时不易看到,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抗体和吞噬异物。

  得了慢性咽炎后,抗原(动物皮屑、尘螨、虫卵蛋白、花粉、动植物蛋白等)随淋巴液流经淋巴滤泡,刺激淋巴滤泡增生,有的演变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当抗体输入淋巴液和血液后可作用于抗原,以保护身体的健康。

  由于抗原的不断刺激,这一过程就不断地周而复始地(或重复地)进行着,淋巴滤泡逐渐增大,进而顶起粘膜,就是我们看到的增生的淋巴滤泡。

  我们能看到的增生的淋巴滤泡,只是整个淋巴滤泡的一少部分,大部分生长在粘膜固有层,激光、微波、针刺、镊子、电烙、等离子等手术只是破坏了上头一小部分,因为淋巴滤泡增生的病因没有去除和功能的需要,淋巴滤泡将继续增生,多数患者术前术后没有明显的区别,部分患者因为手术时损伤滤泡周围组织,所以感到术后不如术前。

3治疗舌下滤泡增生的偏方

  西瓜皮茶

  吃西瓜时,瓜皮别丢弃。取瓜皮250克,加入两大碗水,熬至一大碗,加入少许冰糖,冷而饮之。可治咽喉炎。

  舌根运动法

  咽喉炎致使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可采取舌根运动法,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即: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含生大蒜

  患慢性咽喉炎,试用口含生大蒜头,坚持数月,咽喉炎可除根。口含生大蒜头最好挑紫皮独头大蒜。开始时辣得眼泪直淌,口腔粘膜也生痛,可时含时吐,且不要将大蒜头光滑的外表咬破。以后适应了再边含边咬。此法对牙痛、声音嘶哑等口腔毛病也有效果。

4舌下滤泡增生的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减少烟酒和粉尘刺激,还需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

  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

  含服四季润喉片、薄荷喉症片等

  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

  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

  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阴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青果等。

  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少用烟酒,积极治疗咽部周围器官的疾病。

5舌根淋巴滤泡增生概述

  慢性咽炎的表现,中医称之为“霉气”,这是一种在喉咙中的异物感。因为这是一种慢性炎症,而淋巴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组织,它可以引起咽喉周围的炎症或增生性增生。咽、舌有大量淋巴组织增生,这是滤泡性增生的根源。

  舌根部淋巴滤泡是人体的淋巴组织。咽部的扁桃体、增殖体等都是淋巴组织。正常情况下舌根部淋巴滤泡不明显,而当咽部有慢性炎症之后而增生、肥大,这就是我们临床上经常说的舌根部淋巴滤泡增生了。

  舌根部淋巴滤泡增生本身不是病,而是淋巴组织对炎症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正和下肢有炎症感染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一个道理。舌根部咽部淋巴滤泡增生本生对人体并无妨碍,只是会造成一种咽部异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