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肾内科 >尿路感染

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出血性膀胱炎是指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中产生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并发症,常见于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有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出血性膀胱炎的原因 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出血性膀胱炎并发症 出血性膀胱炎预防 出血性膀胱炎如何鉴别诊断

1出血性膀胱炎的原因

  通常引起膀胱出血的物质有:烷化剂类药物如:白消安(马利兰)、塞替派、环磷酰胺等;化工原料如苯胺、甲苯胺衍生物及杀虫剂等。

  当膀胱与含这些高浓度物质的尿液长期接触时,会导致膀胱粘膜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进化学性炎症,造成膀胱广泛的出血。环磷酰胺本身虽对膀胱无任何作用,但其代谢产物,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2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1.立即停止使用或接触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药物。

  2.多饮水,勤排尿,减少代谢产物的浓度及与膀胱接触的时间。

  3.膀胱药物灌洗,减少出血,如可使用1%硝酸银溶液、1%明矾溶液、4%或10%甲醛溶液等。冲洗液可加去甲肾上腺素,以助止血。

  4.全身用止血药物。

  5.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6.支持疗法,必要时给予输血、补液等。

  7.出血严重时可考虑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或结扎术,需要时行膀胱切除术。

3出血性膀胱炎并发症

  1.贫血:本病患者可以见到持续性全程肉眼血尿,由于红细胞的慢性持续性丢失,可以导致失血性贫血。

  2.休克:对于本病的严重病例,可在短时间内丢失大量血液,造成血容量下降,造成一个低容量性休克。

  3.脓毒血症:对于膀胱炎感染明显且抵抗力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可因感染病原体进入血液导致脓毒血症。

4出血性膀胱炎预防

  出血性膀胱炎是指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中产生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故预防应注重避免上述药物的过度摄入。

  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出现上述病原体感染时需要进行积极治疗,避免诱发出血性膀胱炎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5出血性膀胱炎如何鉴别诊断

  1.膀胱肿瘤 也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但患者通常为无痛性血尿,而且B超和膀胱镜可见膀胱内有占位,而非膀胱黏膜广泛出血。

  2.急性膀胱炎 也可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但常以尿频、尿急为主,且尿中可有大量白细胞,无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接触史,经抗生素治疗血尿可迅速消失。

查看详情>>

疾病百科 | 膀胱炎

挂号科室:泌尿外科

温馨提示:
平日保持自身的清洁。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约占尿路感染总数50%~70%。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膀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即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有血尿和脓尿。膀胱炎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前者指膀胱结核而言。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尿失禁、血尿、尿频、尿急、尿痛[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请阅读膀胱炎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