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头颈外科 >颈椎病

颈椎病的预防及康复有哪些方法?

颈椎病多发于一些中老年人群。看到一些中老年人群受到颈椎病的折磨后。许多没有患有颈椎病的人可能会想如何在生活中去预防颈椎病是这项疾病呢?还有就是如果一旦患上颈椎病有哪些康复治疗的方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颈椎病的锻炼方法 颈椎病的预防及康复有哪些方法 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1颈椎病的锻炼方法

  颈椎的功能锻炼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和目的,一是促进颈肩部肌肉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肩部肌肉韧带的劳损。二是增强颈肩部肌肉的力量,维持颈椎骨关节的稳定性。

  颈椎病不是单一的疾病,包括很多种类型: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锻炼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颈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导致颈肩部肌肉韧带劳损所致,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不适,无上肢的串痛、麻木、无力或者眩晕。通过坚持锻炼即可缓解症状,锻炼的动作无特殊禁忌,各种动作都可以用,但以颈椎的屈伸动作为最佳。锻炼的节奏要慢,动作要柔和有力。

  但对于发病期的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等颈椎病,出现上肢的疼痛、麻木、无力,四肢动作不灵活,头晕等症状,锻炼一定要谨慎,这时做颈椎的屈伸旋转动作往往会使症状加重。因此,病情严重者禁忌做锻炼,尤其是颈椎的后仰锻炼。

  另外,做颈椎锻炼,动作姿势也不必做得十分复杂,简单有效就好。一般而言,前屈后伸锻炼就足够了,不必做颈椎的左右上下旋转。

2颈椎病的预防及康复有哪些方法

  劲椎病日常预防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4、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5、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6、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7、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8、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退变的作用。

  健康教育

  1、阅读有关颈椎病的书,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

  2、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3颈椎病的症状

  1、颈部症状:

  颈项部疼痛,颈部僵硬感、颈部强直、活动受限、颈部肌痉挛、颈活动困难、有捆绑感、“发纣”、颈部胀筋感、“落枕”感等。头部常偏向一侧、抬头、低头困难、旋转困难。

  2、上肢症状:

  肩部、手臂、背部的麻木、疼痛、运动和感觉障碍、痛觉过敏、有触电感,手指麻木或蚁行感、手部无力、沉重感、持物不稳、震颤麻痹等症状、上肢肌萎缩、肩周活动受限。

  3、下肢症状:

  下肢可出现放射性痛、冷、麻、凉、或热窜痛、无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下蹲,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休息后刚起来加重,少有活动后好转,再活动后又加重。与天气变化有关,遇冷加重,遇热减轻,或不明显等。重则肌萎缩、跛行、功能下降。

  4、眼部症状(颈眼综合症):

  不能睁眼,只能闭目平卧,眼胀、眼沉、睁眼无力、伴视物不清、视力减弱、眼前闪光、暗点、视野缺损,在颈部过度活动时出现眼痛、眼肌痉挛、一过性失明、结膜充血等症状。

  5、头痛:

  放射痛、窜痛、麻痛、胀痛、沉痛、热痛、凉痛、局部痛、前额痛、两侧痛、巅顶痛、轻痛、中痛、重痛,重则“碰墙”止痛,甚则呕吐。

  6、头晕目眩:

  头痛、眩晕、甚则恶心、呕吐、一过性失明伴头昏、头沉等,甚则有欲晕倒的感觉或突然晕倒、过后苏醒、已如常人。

  7、记忆力障碍:

  记忆力明显下降、丢三落四、到此位忘记做此事、昨天的事情记不清楚、甚则是否吃饭都不能记忆。

  8、心脏(颈心症):

  心悸、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思想恐惧感、心前区疼痛等颈性冠心病的表现(心电图无相应的改变)。

  9、高血压(颈高症):

  血压升高、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甚则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升高、没有规律、忽高忽低、药物降压降之又升、升之又降、或治疗后血压降至过低等。

  10、胆囊炎(颈胆症):

  腹痛、腹胀、恶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肝胆区疼痛等症状。

  11、慢性咽炎(颈咽症):

  咽部稍有充血或变紫、进食无碍、口干舌燥似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12、半身不遂(颈性半身不遂):

  单侧肢体偏瘫、麻木、窜胀,甚则口角歪斜、语言功能障碍、穿鞋脱袜困难、行走不稳等,脑CT基本正常。

  13、自汗症(颈自汗):

  肢体发热、发红、单侧肢体或一个肢体或头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出现多汗,过时自然消退,不定时的发作。

  14、无汗症(颈无汗):

  肢体发凉、怕冷、单侧肢体或一个肢体或头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出现少汗,甚则全身绝对不出汗,干燥不适,情绪不稳。

  15、失眠(颈性失眠):

  失眠不能入睡,用镇静药物逐渐加量才能入睡,短时间内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久则影响工作和学习,各种方法治疗效果差。做梦:恶梦、长梦、做事梦、工作梦、交友梦、无规律梦等。

4颈椎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颈椎病的一般临床检查

  1. 压痛点椎旁或棘突压痛,压痛位置一般与受累节段相一致。

  2. 颈椎活动范围即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的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者颈部活动受限比较明显,而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动时可出现眩晕。

  3. 椎间扎挤压试验让患者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掌轻叩击左手臂背侧,如出现根性痛或麻木则为阳性。在神经根症状较重者则双手轻压头部即可出现疼痛、麻木表现或加剧。

  4. 椎间扎分离试验对疑有根性症状者,患者坐位,双手托住头部并向上牵引,如出现上肢疼痛麻木减轻者则为阳性。

  5. 神经根牵拉试验。又称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转向健侧,检查者一手抵住耳后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牵拉,如出现肢体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6. 霍夫曼民征检查右手轻托患者之前臂,一手中食指夹住其中指,用拇指叩击中指指甲部,若出现阳性即四指屈曲反射,则说明预部脊髓、神经损伤。

  7. 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患者坐位,做主动旋转颈部活动,反复几次。若出现呕吐或突然跌倒,即为试验阳性,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8. 感觉障碍检查对颈椎病人做皮肤感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现的感觉障碍可确定病变颈椎的节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现,出现麻木时已进入中期,感觉完全消失已处在病变的后期。

  9. 肌力的检查颈椎病损伤神经根或脊髓者,肌力都会有所下降,若失去神经支配则肌力可为零。根据各肌肉支配的神经不同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及节段。

  二、颈椎的试验检查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即物理检查,不需借助仪器,它包括:

  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检查者用双手重叠放于头顶,间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试验,如牵拉同时再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加强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查看详情>>

5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本病可分为颈型、痹痛型、瘫痪型、眩晕型,以颈型及痹痛型多见。

  1.颈型:中年以后体质渐衰,肝肾气虚,如兼有气血亏虚或劳损、外伤等因素,可致经筋松弛,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颈背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转,头痛等间断发作。

  2.痹痛型: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外感风寒及劳累可明显加重症状,表现为一侧肩臂疼痛,麻木、酸胀、无力等。

  3.瘫痪型:肝肾久虚,筋骨萎弱,渐觉肢体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温,肌肉萎缩。如兼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则症状加重,肢体萎废,二便失控。

  4.眩晕型:肾水亏损,肝阳上亢,致头目眩晕,尤以位置性眩晕为特征,伴头痛、头重脚轻、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偶有气血俱弱、气陷而突然晕厥跌倒者。

  西医诊断:

  颈椎病诊断标准:

  1.颈型

  (1)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2)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具有“双边”、“双突”、“切凹”、“增生”;

  (3)除外颈部扭伤(落枕)、肩周炎、风湿性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

  (1)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和骨赘形成;

  (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

  (5)临床表现与X线片上的异常所见在节段上相一致;

  (6)除外颈椎骨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

  (1)临床上有脊髓受压表现,分为中央及周围两型。中央型症状先从上肢开始,周围型症状先从下肢开始,又分轻、中、重三度;

  (2)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多有骨质增生,椎管矢状径出现狭窄;

  (3)除外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个别鉴别诊断困难者,可作脊髓造影检查;

  (5)有条件者,可作CT扫描检查。

  4.椎动脉型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除外耳源性和眼源性眩晕;

  (5)除外椎动脉Ⅰ段(进人C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Ⅲ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6)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

  (7)确诊本病,尤某是手术前定位,应根据椎动脉造影检查;

  (8)椎动脉血流图及脑电图仅有参考价值。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6.其他型: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

查看详情>>

疾病百科 | 颈椎病

挂号科室:脊柱外科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颈项疼痛、恶心呕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理疗、手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