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粘液瘤手术风险怎样降低?

在医学角度,心脏粘液瘤多见于左房粘液瘤,且心脏粘液瘤大多数呈良性。心脏粘液瘤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粘液瘤随时会脱落,一旦脱落后阻塞大血管,患者有死亡的危险。临床都建议一旦发现,立刻手术根治。很多人都会担心手术风险,不论做什么手术都是有风险的,相对来说,心脏粘液瘤手术风险比较小。那么,心脏粘液瘤手术风险怎样降低?

目录 ​心脏粘液瘤手术步骤 心脏粘液瘤手术风险怎样降低? 心脏肿瘤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心脏肿瘤严重吗 如何诊断心脏内粘液瘤

1​心脏粘液瘤手术步骤

  1.单纯心脏粘液瘤患者若无全身反应,可作常规择期手术对待,但须最优先安排,不得延误。

  2.全身反应严重、病情发展快且有凶险征象者,排除非粘液瘤因素后,应作急症手术安排。

  3.反复发作动脉栓塞有死亡威胁者,应作急症手术安排。

  4.长期发热,大量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无效,而又不能排除高热系由粘液瘤本身引起者,应在继续应用抗生素同时,急行手术,不要拖延。

  5.有慢性心衰表现,身体衰弱,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肝大、腹水、下肢浮肿病例,应在查明无其它因素,积极控制心衰,待病情平稳后安排手术治疗。

  心脏粘液瘤本身并无手术禁忌,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单独作粘液瘤手术切除。.恶病体质,由心脏粘液瘤以外的恶性肿瘤所引起,而后者又不宜同期手术切除者。单纯病例除按择期手术一般要求外,须使患者得到适当休息,勿过多活动,避免急剧翻动身体。

2心脏粘液瘤手术风险怎样降低?

  心脏黏液瘤一经确诊,应无例外地尽早做好手术安排,以解除患者经常受到的动脉栓塞及(或)猝死威胁.椐文献报道,有8%的心脏黏液瘤患者在等待手术时死亡.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首先,在确诊到接受手术治疗这段时间内,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以防止瘤体嵌顿而致猝死.其次,手术虽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再发或复发达1%~5%,可能与肿瘤切除不彻底或瘤体破裂遗留细胞种植有关.

  因此,黏液瘤宜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施行手术,手术操作尽量轻柔,避免搬动和挤压心脏,防止损伤瘤体,引起碎片脱落;同时,在体外循环的静脉端加血液滤网,防止脱落的肿瘤碎片阻塞管道,减少术后栓塞以及远期复发.第三,为及时发现术后再发或复发,应长期(终身)定时随诊,要求术后4年内每半年一次,4年后每年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

3心脏肿瘤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1. 警惕不典型的非心脏症状

  临床上,左房粘液瘤的症状主要包括心脏症状、栓塞症状和全身症状等三方面发症状。当出现心慌、胸闷等心脏症状时,很容易想到是心脏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单纯出现栓塞症状或全身症状,很容易误诊、漏诊。

  栓塞症状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栓塞,以大脑中动脉区域栓塞常见。少部分病人下肢动脉栓塞引起疼痛,最后确诊左房粘液瘤的。

  全身症状包括不典型发热、乏力等,可能与粘液瘤分泌某种物质有关,容易忽略导致误诊。

  2. 首诊科室要重视,降低误诊、漏诊

  如果病人首发症状为神经系统,首诊科室很可能是神经内科。因此,对于脑梗病人应该常规评估心脏彩超,排除心源性脑梗。我们心脏外科接诊手术的左房粘液瘤病人中约有20%左右是神经内科转诊的,这说明左房粘液瘤并发

  除了脑梗外,其实很多病人以为咳嗽、活动后气促是呼吸问题,首诊科室是呼吸内科。曾经碰到一例反复双侧肺部感染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胸部CT如图7。长期抗感染治疗,时好时坏,最后确诊为左房粘液瘤,手术切除肿瘤后,肺部感染也随之治愈了。

  还有一部分病人没有什么特别症状,就是长期低热乏力,被收治在中医科,最后做心脏彩超得以确诊。

4心脏肿瘤严重吗

  心脏粘液瘤是最常见的良性心脏肿瘤,常见于左心房腔。但让人担心的是,它是一种团块状或葡萄串状的半透明胶冻状物,像果冻一样松软,像米糕一样易碎,破碎脱落的“米粒”会随着血液流动到其他器官或部位,并随时有可能引发栓塞。比如最常见的,到了脑部易形成脑栓塞,到了四肢形成四肢血栓,到了肾脏造成肾脏缺血,等等,非常凶险。

  肿瘤的碎片随血流漂动,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息肉状和葡萄状的粘液瘤较易脱落导致栓塞。大约一半的栓塞发生在脑血管,引起昏迷、偏瘫、失语等症状。

5如何诊断心脏内粘液瘤

  1.病史年龄(从婴儿至老年均有发现)、病程(自数日至20余年)、症状等可作参考,但无特异性,不足以作为确诊依据。与风湿性瓣膜病(尤与二尖瓣病变)比较,心脏粘液瘤成年病例发病时间较短,高龄病例比重较大,故对高龄疑似瓣膜病而发病时间又较短、病情进展快或起病急骤者,应警惕心脏粘液瘤之可能。对幼儿或青年疑有右心阻塞性先天性心脏病者,亦应考虑与心脏粘液瘤鉴别。症状随体位改变而出现或消失,可高度疑为心脏粘液瘤,应予注意。

  2.体征雷同于风湿性瓣膜病或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也不足以作为确诊依据。杂音随体位改变其强度、出现或消失曾被认为是心脏粘液瘤的特征性体征,虽有极强的诊断意义,但出现率低(约1/3)。如未引出体位性杂音,亦不足以否定心脏粘液瘤。肿瘤扑落音强烈提示左房粘液瘤。

  3.心电图 不是诊断依据,虽然可有各种改变如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心房纤颤、心房扩大、ST或T波改变、心室高血压、心室肥大等。

  4.X线胸部平片可显示肺淤血及心脏形态某些改变。若肺淤血及心影改变较轻而症状较重、体征又较明显者,提示心脏粘液瘤之可能,但只能作为重要参考,不能据之确诊。

  5.心导管检查可显示心肺功能改变,但无助于心脏粘液瘤之诊断,且为有创检查,有使肿瘤破溃、碎片脱落而引致栓塞的危险,尤其是左房穿刺应列为禁忌。

  6.选择性或数字减影心腔造影亦为有创检查,虽有可能显示充盈缺损,提示心腔内占位性病变,但对有活动性较大的心内粘液瘤(例如左房),一般速度的造影系列片难有十分清晰的影像,不若无创的超声心动图的动态图像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