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胃息肉应该怎么治疗比较好

胃息肉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胃部疾病,对于胃息肉患者来说,了解胃息肉怎么调理的相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早日康复。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胃息肉的六种调理方法,仅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胃息肉怎么调理才好得快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目录 胃息肉疾病有什么食疗偏方 胃息肉应该怎么治疗比较好 人为什么会得胃息肉 胃息肉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胃息肉的临床表现

1胃息肉疾病有什么食疗偏方

  治胃寒秘方

  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蛊里,打入一个鸡蛋,然后将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煮熟了,早晨空腹吃,轻者吃一至两次可愈,重者三至五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可加入任何调料。

  炒枣泡水治老胃病

  将大枣洗干净放炒勺里灼至外皮微黑,以不焦糊为准,一次可多炒些备用。把炒好的大枣掰开,放进杯子里用开水冲泡,一次放三至四个即可,可适量加糖,待水的颜色变黄后服用。

  治胃炎、胃溃疡秘方

  首先将0。5千克蜂蜜倒入碗中,用锅将125-150克花生油烧开,以沫消失为止,然后将油倒进盛有蜂蜜的碗中,饭前20-30分钟服用一匙,早晚各服用一次。病重者可增加一次。此方对胃炎和胃溃疡、十二指肠不熟部溃疡都有效。注意,不能喝酒,忌食辛辣食品。

2胃息肉应该怎么治疗比较好

  1、饮食有规律

  注意饮食调理养护,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尤其应避免暴饮暴食。

  2、注意营养均衡

  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你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开菲乳。如果症状严重,吃一些软性食物,例如米汤、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类。将所有蔬菜搅碎,再烹调。偶尔,吃一些蒸热的蔬菜,例如红萝卜、胡萝卜及绿花椰菜。

  3、食用流食

  对于急性胃炎。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

  4、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

  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以及所有会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会不会引起胃酸,你最好避免食用。

  5、避免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热的症状,就应避免这些食物。

3人为什么会得胃息肉

  胃息肉一般多发生于胃窦,少数也可见于胃体上部、贲门和胃底。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1、增生性息肉

  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息肉较小,一般直径小于1.5cm,呈圆形或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烂。

  组织学上可见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层腺体,上皮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见,固有层见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息肉伴有肠化生。

  少数增生性息肉可发生异型增生或腺瘤性变而产生恶变,但其癌变率一般不超过1%~2%。

  2、腺瘤性息肉

  是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约占胃息肉的10%~25%。一般体积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数无蒂,表面光滑,少数呈扁平状、条状或分叶状。

  组织学上主要由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成。上皮分化不成熟,核分裂象多见,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及混合型腺瘤,常伴有明显肠化生和异型增生。

  息肉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肌层无明显增生,肌纤维无分散现象。本型息肉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直径大于2cm、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Ⅲ度者恶变率更高。

4胃息肉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内镜治疗

  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

  (1)高频电凝切除法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

  (2)微波灼除法

  利用微波可使极性分子振动产生热效应的原理从而使组织凝固气化进行息肉灼除,同时具有止血作用,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无蒂息肉,对较小息肉可一次性灼除,较大者则需多次治疗。

  (3)激光法

  将激光器产生的高能量激光,经内镜活检孔导入的光导纤维照射病变部位,通过光能转变的热能,使其组织蛋白凝固、变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多用于宽蒂或无蒂息肉的治疗。

  (4)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

  通过结扎息肉根部,使其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结扎后第1周内息肉脱落并形成浅溃疡,第3~4周形成白色瘢痕而愈合。

  (5)氩离子凝固术

  氩气可通过离子化传导由钨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使组织发生凝固效应,近年来应用于内镜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主要适用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1.5厘米的息肉。

5胃息肉的临床表现

  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较为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生长于贲门附近的息肉可有吞咽困难。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通过观察发现,合并黏膜糜烂或胃溃疡者大多表现为粪潜血实验阳性或黑便。

  2.其他检查

  (1)内镜检查

  内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样病变,少数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0.5~1.0厘米之间,少数直径大于2厘米。腺瘤性息肉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而增生性息肉则与周围黏膜相似。内镜直视下活检及组织学检查可明确其性质及类型,同时可进行治疗。

  (2)X线钡餐检查

  表现为充盈缺损,该法对诊断胃息肉有一定价值,但其发现率低于胃镜,适用于内镜检查有禁忌证者。

  诊断

  胃息肉常无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多通过X线胃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被发现。

  并发症

  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大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的则比较少见。

  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疾病百科 | 胃息肉

挂号科室:普外科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息肉”这一名称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观察到的隆起物。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60岁以后 常见症状: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黑便、腹痛、息肉、上腹不适[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