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瘤就会很害怕很担心,其实,肝血管瘤是肝病中常见的一类良性肿瘤,但是即使是良性的对身体伤害也很大,相信很多人都还不是很了解这类疾病。到底它是怎样的一种疾病,肝血管瘤对人体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普及下吧。
目录
1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
(1)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
血管胚胎发育主要有三个时期组成,如果在发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时期出现了问题,患者的发育就会出现障碍或者是异常,那么就会出现畸形,比如说毛细血管瘤的主要发育就是在一个时期出现了问题。随着血管的发展,在网状期就会形成一些血管聚集成团,这些就会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些血管瘤。
(2)血管形成性疾病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其增殖受到严格调控,当细胞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或内皮细胞本身生理、生化、基因异常或缺陷,或由于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增高或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水平降低等均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迅速增殖、血管过度形成。
(3)雌激素的影响
雌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甾体激素,不仅有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的生理作用,而且对机体的代谢、内分泌、内皮网状系统、心血管系统及骨骼生长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大量的事实提示,某些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受着体内雌激素的水平的影响。
(4)病毒学说
虽然国外学者通过动物模型的建立认为人类血管瘤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但临床尚未找到血管瘤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因此病毒学说尚缺乏可信依据。
2血管瘤对人体有危害的吗
说到肝血管瘤,绝大部分人还是感觉有些陌生的,肝脏血管瘤遏制了肝脏的健康功能,弱化了健康肝脏生成的先天基础,由于肝血管瘤附着于肝脏,随着它的逐渐增长,面积扩张,血湖增大。淤血增硬,血液增浓,使肝功能逐渐出现异常,对患者的伤害是很大的,严重会导致死亡。
肝血管瘤的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肝脏,肝血肝瘤降低了肝脏的解毒能力,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不论外来毒物,还是肝脏自身毒物,都靠肝脏解毒转变成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排出,肝脏的解毒机能,保障了人体的健康,而肝血管瘤遏制了肝脏的正常功能。
血管瘤内淤积的血液阻碍了健康肝组织的生机活力的发挥,降低了肝脏解毒的功能,肝脏解毒能力一旦降低,会由此而引发许多原发性疾病,更容易是外界的某些病毒乘虚而入,侵入机体,从而造成一系列的伤害。
不仅破坏了肝脏的解毒能力,肝脏血管瘤破坏了肝脏的排泄机能,肝脏能将胆色素、胆盐、胆固醇等从胆道排泄。血红带白在吞噬细胞内分解,最后成为胆红素,它不溶于水,须和血浆蛋白结合成为血胆红质。
肝血管瘤增大并长期存在于肝组织中,致使周围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毛细血管扩张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可发生消化道的症状或出现黄疸、肝腹水等,引发其他疾病的产生。
肝血管瘤会影响血流的不畅,肝血管瘤不论大小,多少,都有血流不畅的症状。所以导致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瘤扩张或静脉血管畸形使肝脏增大或增厚挤压腹腔,压迫胃是影响消化;压迫胆管时导致黄疸;压迫肾时,造成肾积水,严重的导致肝硬化和肝坏死,受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肝血管瘤会影响到生命危险吗?肝血管瘤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程度后会发生破裂危及生命。肝血管瘤瘤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如果在跌跤。用力过猛、受到外力撞击时就会破裂大出血;瘤体增长到极限或过度酗酒、暴怒、过度劳累时也易产生破裂而危及生命,所以患者在检查出肝血管瘤疾病时,要及时的去治疗。
小编提醒大家,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每天都要负荷很多东西,肝血管瘤患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肝血管瘤的危害,尽早治疗。当然,平时一定要保养好的我们的肝,一旦肝脏收到伤害,身体也支撑不了多久的。
3血管瘤的护理方法
1、婴幼儿患者要避免经常过度的哭闹,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会加重血管瘤发展。
2、 血管瘤以女性患者居多,男:女约1:5~8,在青春期,青春前期可能会导致血管瘤生长明显加快。孕娠期妇女也会出现类似变化。
3、注意记录血管瘤的大小,颜色、和表面体征的变化,建议尽早治疗。
4、老年皮肤血管瘤患者多数可能出现增生改变,严重者出现瘤样增生畸形。
5、对于学龄前儿童,由于他已经具备了初期的自我审美要求,病损区位于面部、手部等年的患儿在托儿所、学校要注意孩子的心理保护和心理调节,避免来自于周边孩子,家长、教师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4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2.海绵状血管瘤
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3.蔓状血管瘤
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5四大方法有效治血管瘤
1、全身治疗
主要为激素治疗。采用本治疗的病例必须经过严格选择,限用于婴幼儿。适应于血管瘤生长发展迅速者。反复发生出血、溃疡或感染者。瘤体影响呼吸、吞咽及进食者等。一般常用泼尼松,剂量为2~3mg/kg·d,口服2~3周。显效后剂量减为1mg/kg·d,再减为0。75mg/kg·d。
2、局部治疗
1)硬化剂注射
常用药为5%鱼肝油酸钠。在注射硬化剂前先在瘤体周围做局部浸润麻醉或传导麻醉。适用于海绵型血管瘤。
2)低温治疗
该治疗方法适用于表浅,并且较局限的血管瘤患者。
3)激光治疗
该治疗方法适用于海绵状血管瘤以及较局限的血管瘤患者。
3、手术治疗
眼睑毛细血管瘤可行冷冻、激光、X线或镭照射,也可用90锶敷贴。海绵状血管瘤可注射鱼肝油酸钠硬化剂或手术切除。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血管瘤系气滞血瘀,瘀血不行,留着局部所致,治宜理气化瘀,方宗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生地、桃仁、苏木、泽兰、乳香、没药、红花、生膝等,小儿患者酌加健脾生血药如黄芪、白术、当归等。
温馨提示:
及时采取治疗是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之一,由于婴儿本身的抵抗能力就非常弱,因此妈妈对婴儿护理的重点就是,防止血管瘤的瘤体发生破裂,一旦瘤体发生破裂的话,不及时止血,严重的会威胁到婴儿的生命。可以看出对得了血管瘤的婴儿护理一定要特别的细心。
血管瘤(haemangioma)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 6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