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脊髓脊柱外科 >腰椎病

怎样检查腰椎盘突出呢?

经常有很多的朋友感觉到腰疼痛,尤其是在活动的时候疼痛感会更加的剧烈,这很可能是由于腰椎间盘出现突出引起的,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会影响到病人的活动,最好是能够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些比较常见的特点以及常规的检查方法。

目录 腰椎盘突出怎么保养呢 怎样检查腰椎盘突出呢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办 年轻人为什么也会患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禁忌

1腰椎盘突出怎么保养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椎盘突出的病人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

  二: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 平时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

  三: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护腰带),有利了腰椎的恢复。

  四: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注意劳动姿势, 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变 。

  五: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

  六: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 。

  出现腰间盘突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睡软床,床太软的话会加重腰间盘突出的现象,注意腰中保暖,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含钙量较丰富的东西,尽量不要弯腰,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多卧床休息,不要干重体力活。

2怎样检查腰椎盘突出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是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有时可伴有小腿或足部的麻木。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但也有人无明确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可沿坐骨神经或股神经传导。沿坐骨神经传导者,疼痛由臀部沿大腿后面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沿股神经传导者则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疼痛在久坐、站立或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以缓解。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为了减轻疼痛,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的患者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跪趴在床上才能缓解。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会间断地出现跛行。

  3.一些引起椎管内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使症状加重。

  4.有个别患者突发腰腿痛,且伴有大小便障碍者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马尾神经,致其损伤,遇此情形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通常需要急诊手术,如治疗不及时则难以恢复,造成终身残疾。

  除上述的腰腿痛症状外,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常表现为腰部的活动受限,或出现腰椎侧弯。如果合并有脊柱不稳定,就会出现与体位变化有明显关系的腰痛,如有些患者只要站起,就会出现腰痛。

  应做哪些检查

  对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医生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资料即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X线正、侧位平片是诊断该病的基本影像资料,通常表现为病变间隙高度降低,典型病例可见椎间隙前窄后宽(正常腰椎间隙为前宽后窄),有时还可见腰椎侧弯等。除照正侧位片外,通常需加照前屈-后伸位动力像,以了解椎间隙的稳定性。

  腰椎的CT和MRI(磁共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确诊价值,由于椎间盘属于软组织,所以MRI的效果更佳。

  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给腰椎造成过大的压力,尤其是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是其他比较重的物体,平时在饮食上应该要有所注意,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应该选择柔软度适中的床,这对于减缓病人的不适也是很重要的。

3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办

  1.悬垂法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方法:悬垂时要放松腰部和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达到牵拉的目的。悬垂的动作一定要缓慢而轻,避免因跳上跳下操作腰椎。悬垂锻炼要逐渐增加运动量,并持之以恒。动作要轻柔,缓上慢下,尽量让家人在一旁协助保护。

  2.伸腰

  如不适宜做悬垂锻炼者可选择伸腰锻炼。方法: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随着双臂缓慢上举的同时用鼻缓缓吸气。双臂高举过头顶,抬头仰望天空,腰部向上直撑到最大限度,停片刻。然后,随双臂慢慢放下的同时用嘴慢慢呼气。照此法反复做36次,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最好选择空气清新地方做。以自己能够承受的力量做,不要急速用力,适应后可逐渐用劲。

  3.飞燕式锻炼

  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双臂靠在身体两侧伸直,头和肩以及双臂向后上方抬起,与此同时,双腿伸直向上抬高,使整个身体像一只飞翔的燕子,抬起后再放松落下,一次锻炼反复做10次。该方法是自我疗法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轻度腰椎病患者一般3~6个月即可得到明显改善。

  4.拱桥式锻炼

  仰卧硬板床上,双侧同时屈肘屈髋屈膝,再以头、双足双肘五点作支撑,双掌托起腰用力把腰拱起,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后,腰部肌力较前提向时,可将双上肢屈曲放于胸前,以头及双足三点作支撑进行拱腰锻炼。逐渐改用双掌双足四点支撑,进行拱桥状锻炼。一次锻炼反复做10次,可以很好舒缓腰部疲劳酸痛症状。

  5.抱膝进行腹肌的锻炼

  仰卧于硬板床上,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进行反复锻炼40~60次,用于舒缓整个腰部肌肉及韧带,达到治疗效果。

  6.深膝蹲锻炼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下蹲的时候脚跟不要离地,臂部靠近小腿。同时双手握拳前伸,开始动作要慢,站起来时伸腰收回双拳,动作由慢到快,反复做100次。

  7.倒走法

  倒走时要选择平坦而又安全的场地进行退步走。方法:走时要挺胸收腹,平视前方,双手自然前后挥动,尽量少回头。倒走速度应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要循序渐进,每次一般倒走15分钟,每日两次。要控制好速度,小心摔倒。平衡功能差的人不宜采用此法。

4年轻人为什么也会患腰椎间盘突出

  现在有很多的上班族会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疾病,随着相关研究发现,年轻人患上此疾病的几率是越来的越大了,那么患上这个疾病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吧。

  医生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5岁到50岁的人群,疾病发展有个过程。25岁以前,脊椎水分含量非常高,25岁以后,慢慢开始脱水。因为久坐、坐姿不正确、搬重物等原因,腰椎间盘会慢慢从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后,患者会出现下肢麻木、脚趾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大小便失禁。

  一些年轻的患者习惯久坐,而且坐姿都往前倾。医生解释,脊柱上的韧带负责保持脊柱稳定,平时,我们通过锻炼,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才能达到支撑韧带的作用。久坐的人通常又很少运动,偶尔一次用力过猛,就容易导致了腰椎间盘突出。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5腰椎间盘突出症禁忌

  1、腰椎间盘突出症忌长期弯腰

  长期弯腰工作的人腰背痛发病率高,长期弯腰对腰椎间盘压力很多,不利于腰椎间盘康复。

  2、腰椎间盘突出症忌久坐

  久坐造成腰椎间盘退变,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如果腰肌和腰部韧带的长期紧张,就会出现慢性的劳损,对腰部的稳定性和保护性下降。

  3、腰椎间盘突出症忌睡软床

  睡觉姿势不好、枕头过高、床垫过软,均不利于脊柱的生理弯曲度,使腰肌紧张、僵硬、血液循环不畅。

  4、腰椎间盘突出症忌用力超负荷

  腰椎间盘组织处在两个腰椎之间,承受着腰椎的压力和运动。如果突然承受超负荷爆发力,就容易使椎间盘损伤,加重病情;搬提重物常会单侧身体用力,也不利于腰椎间盘,所以要尽量避免。

  5、腰椎间盘突出症忌着凉

  冷空气的刺激不利于腰部血液流通,刺激神经而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使疼痛加重。

  6、腰椎间盘突出症忌睡醒后突然坐起

  患者在早晨睡醒后突然坐起会造成腰部的损伤,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先把腿屈起做左右倒的体操,然后再用胳膊支撑上身起床。在厕所里,从坐位站起来的时候,应用手扶着墙壁站起来,尤其是从蹲着身子的位置站立起来的时候很容易扭伤腰部。

  早上身体的各部肌肉还没有完全变暖时,突然的动作会引发腰痛,所以应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采取慎重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