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其他科室

细菌感染低烧怎么办呢?

很多的细菌感染都会使得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但由于细菌感染而出现低烧的时候,除了要及时通过一些物理的方法来进行降温之外,还应该及时对于细菌感染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病人的痛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到细菌感染引起低烧时应该如何来进行治理。

目录 细菌感染低烧怎么办呢 细菌感染的病因 细菌感染的病原学 病毒与细菌哪个对人体危害大 细菌感染危害大

1细菌感染低烧怎么办呢

  一般和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烦躁者给予镇静剂等。 病原治疗。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应注意早期、足量并以杀菌剂为主;一般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多自静脉给药;首次剂量宜偏大,注意药物的半衰期,分次给药;疗程不宜过短,一般三周以上,或热退后7~10天方可酌情停药。

  局部病灶的处理:化脓性病灶不论原发性或迁徙性,均应在使用适当、足量抗生素的基础上及时行穿刺或切开引流。化脓性胸膜炎、关节脓肿等可在穿刺引流后局部注入抗菌药物。胆道及泌尿道感染有梗阻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关键在于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并予以休息及适量的营养。诊断基本肯定后应尽早治疗,在培养未获阳性结果前可根据细菌入侵途径及临床表现推测致病菌的种类给药,若获阳性培养而治疗效果欠佳时,则可按药物敏感试验选用适宜抗菌药物。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者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则选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菌素及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厌氧菌感染则首选甲硝唑,也可选用青霉素、氯霉素、氯洁霉素等;败血症确为真菌所致则应选用二性霉素。此外,正确处理局部病灶及各阶段的突出矛盾(如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肾功能不全)亦很重要。

  在选择药物对细菌感染进行治疗的时候,最好只能根据自身的一些身体情况以及细菌的类型来选择,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对药物出现过敏的朋友,最好是要注意用药安全,尽量能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比较安全而有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2细菌感染的病因

  人体因素

  当皮肤粘膜有破损或发生化脓性炎症时,细菌则容易侵入体内;

  人体的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及特异性免疫反应两种,后者又可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方面。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不能充分发挥其吞噬杀灭细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细菌量较少,致病力不强也能引起感染;条件致病菌所引起的医源性感染也逐渐增多。

  细菌因素

  主要与病原菌的毒力和数量有关。毒力强或数量多的致病菌进入机体,引起败血症的可能性较大。细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引起感染,与人的防御、免疫功能,细菌的毒力及数量有关。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是防止细菌侵入人体的天然屏障,破损后细菌易于从此处侵入体内,挤压皮肤炎症部位或脓肿时细菌侵入的可能性更大。严重烧伤时,创面为细菌敞开门户,皮肤坏死、血浆渗出又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故极易发生感染。尿路、胆道、胃肠道、呼吸道粘膜受破坏后,若同时有内容物积滞、压力增高,细菌更易进入血中,保留导尿管、静脉等血管内留置导管、人工辅助呼吸时插管等,也使细菌易于侵入。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进入血中的细菌迅速被血中防御细胞如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所清除,而患肝硬变、糖尿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病等慢性病者,可因代谢紊乱、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减低,易招致败血症发生;各种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放射治疗亦是导致败血症发病率高的原因。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后,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虽被抑制或杀灭,而一些耐药菌乘机繁殖,亦可酿成败血症。

3细菌感染的病原学

  由于抗菌药物、免疫抑制药物的广泛使用,致病菌种也有所改变,1950年前,以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为多见,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其次是绿脓杆菌、肺炎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厌氧菌及真菌性败血症也在增加。细菌的致病力与其产生的毒素和酶有关,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血浆凝固酶、α-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常引起严重的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能损伤血管及心脏等,从而易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等;肺炎链球菌等具有荚膜,可拮抗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4病毒与细菌哪个对人体危害大

  病毒(virus)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其中除少数属古生菌外,多数的原核生物都是真细菌。可粗分为6种类型,即细菌(狭义)、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μm之间。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形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 还有一种利用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细菌的发现者: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 细菌和病毒均属于微生物。“微”者,肉眼不可见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病毒都可以在人体中增殖,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细菌较大,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就可看到,它们的生长条件也不高。由于细菌有它的生长及代谢方式,人类已有称之为抗菌素的特殊武器对付它。病毒则比较小,一般要用放大倍数超过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病毒没有自己的生长代谢系统,它的生存靠寄生在宿主(如人)和细胞中依赖他人的代谢系统。也是因为如此,目前抗病毒的特殊药物不多。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在人们的身体的许多部位都有细菌的增殖。医学上称之为正常菌群,它们和我们和平相处,互惠互利。而在任何情况下从机体中发现病毒都非正常状况。因为只有侵入我们的活组织细胞中这些病毒才能存活。

5细菌感染危害大

  一、擦净购物车

  当你准备推购物车之前,先用消毒湿巾擦干净购物车的把手和侧面。调查发现,有50%的购物车上潜伏着大肠杆菌。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不把购物车擦干净,接触到大肠杆菌的可能性为50%。一项研究发现,藏匿在传统购物车上的细菌数量是卫生间门把手上细菌数量的361倍。

  二、合理安排购物顺序

  对温度敏感的食物更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特别是当它们存放在购物车里的时间太久时。为降低这一风险,你最好先选购保质期长的食物(如罐头和干货食品),接着选购冷冻食品,最后再购买对温度敏感的鲜肉、海鲜和果蔬。

  三、甩掉农产品表面的水

  新鲜的农产品(如绿叶蔬菜)往往被杂货店的工作人员喷了一层薄薄的水雾,以保持新鲜。然而,当你把它们买回家时,就不需要这层水雾了。在杂货店就甩干净水雾是个好主意。这层水雾实际上会造成农产品腐烂变质,助推真菌或细菌的生长。

  四、彻底清洗农产品

  新鲜果蔬是均衡饮食的主要来源,但它们的表面也覆盖着大量细菌。很多没有洗过手的购物者会反复接触和挤压农产品,以检验它们的新鲜度。果蔬表面的擦伤和裂痕也会让细菌进入农产品。因此,在把农产品放入购物车之前,你要仔细检查它们没有受到损伤。在食用之前,一定要把它们彻底洗净。

  五、生鲜分离

  当你购物时,需要用干净的密封袋把生肉(生鱼)与农产品彻底隔离开,以防止交叉感染。在把购买的生(鱼)肉送入家中的冰箱里之前,你最好能用冰袋来给它们保鲜。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结果,在4摄氏度至60摄氏度之间,细菌的生长速度最快。

  六、当心环保袋

  如果你重复使用相同的购物袋,细菌和污染物会在袋子里堆积起来。为阻止细菌生长,你需要把环保袋洗净晾干后再次使用。

  七、当心结账台

  发表在《食品保护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常见于杂货店的输送带上。因此,在把购买的食品放到结账台的输送带之前,你应当先用保鲜袋给它们包好,以降低感染风险。

  八、不吃免费品尝的样品

  虽然熟食、酱料和奶酪的免费样品看起来很诱人,但它们可能窝藏着大量细菌。奶酪样品上就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如果食物看上去不是那么新鲜,还得用公用的盘子试吃,或样品台周边没有配备工作人员,还是不吃为妙。如果没有员工管理免费品尝的样品,你就无法知道它们已经存放多长时间了。

  九、关注孩子坐的地方

  购物车中的座位隔间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因为孩子们经常坐在这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研究人员在2006年发现,如果座位隔间附近放了生肉,很容易造成婴儿被沙门氏菌感染。

  十、检查日期

  不用说,你在杂货店里购买的任何食品都要保证它们在保质期内,尤其是肉和乳制品;这样才能保证它们的品质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