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旦有贫血疾病的话,那么父母们很担心孩子在这个时候的身体发育,因为很多贫血的孩子都有不爱吃饭的现象,如果不爱吃饭的话,那么孩子就不会长身体,而身体的营养也不会有,对孩子来说是影响力很大的一个疾病,针对孩子的贫血很多家长们都会选择盲目的治疗,这样对孩子的伤害大不说,还会让孩子因为免疫不好而感染上很多疾病,那么幼儿贫血到底该怎么办呢?
目录
1幼儿贫血的指标是多少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
6月~<5岁,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
5 岁~ 11岁,血红蛋白<115g/L,为贫血。
12岁~14岁,血红蛋白<120g/L,为贫血。
另我国小儿血液会议(1998年)建议:
新生儿期,血红蛋白<145g/L,为贫血。
1月~4月,血红蛋白<90g/L,为贫血。
4月~6月,血红蛋白<100g/L,为贫血。
儿童贫血轻重的分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正常下限~90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6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3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新生儿贫血轻重的分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20g/L~144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120g/L~9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6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
第一,婴儿轻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轻度贫血儿童的血红蛋白数目为120-91之间。
第二,婴儿中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婴儿血液的血红蛋白在61——91之间是为婴儿中度贫血。
第三,婴儿重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婴儿的血红蛋白指数在60——30的为婴儿重度贫血。
2幼儿贫血怎么办好呢
根据不同的贫血程度,临床上会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贫血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专家表示,对于贫血的了解,我们更应该深入性的探究不同情况贫血的治疗方案。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吧。
对抗贫血的八大科学疗法
1、药物治疗:切忌滥用补血药,必须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例如维生素B12及叶酸适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铁剂仅用于缺铁性贫血,不能用于非缺铁性贫血,因会引起铁负荷过重,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肝、胰等的功能。
2、调节免疫: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滋阴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进而减少造血负调控因子的产生,解除对骨髓造血的抑制。
3、改善造血微环境: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以骨髓造血细胞减少为发病机制,所以改善造血具有益气补血,活血化瘀,温肾键脾的功效,提高患者骨髓集落刺激因子及骨髓间质细胞,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细胞的生成发育。
4、输血:输血主要的优点是能迅速减轻或纠正贫血。因此必须正确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如需大量输血,为了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荷过和减少输血反应,可输注浓缩红细胞。这也是治疗贫血的方法之一。
5、修复造血干细胞:可通过食用中草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提高机体细胞的活性,进而达到补益脾肾的功效,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修复造血干细胞。
6、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来说,如有HLA相配的造血干细胞供者,均建议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望得到根治。
7、红细胞输注:中间型α和非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可少量输注红细胞,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应从早期开始给予中、高量输血。同时给予铁鳌合剂治疗可预防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8、骨髓移植:目前仍在研究试用阶段,主要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之早期未经输血或极少输过血的病人,如果移植成功,可能获得治愈。这就属于治疗贫血的措施。
以上都是可以用来治疗孩子贫血的好方法,在孩子贫血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补血食物,这样的食物对孩子的贫血才是最大的帮助,而孩子贫血的话还要注意孩子的心情,也要避免孩子有严重的挑食,还有偏食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下来孩子的贫血才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
3常见的小儿贫血应该怎么预防
小儿营养性贫血,一是饮食中缺乏铁质引起的小细胞性贫血,二是机体内因缺乏叶酸、维生素B1: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哺乳期4~6个月前能利用从母体内来的铁质造血,在4—6个月后即出现铁质的不足,所以在3—4个月时就应注意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黄中含铁质较丰富,即应注意添加。动物肝脏含铁也较高,其他尚有鱼、豆类、豆制品均可逐步让小儿食用。新鲜绿叶蔬菜、水果等含铁质也较多亦可同时食用。当然在贫血严重时,尚须在医生指导不服用铁剂及维生素C、E等。服用这些药品,须注意不应与茶叶、咖啡等同时服用。
当小儿单纯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或偏食喂养、长期腹泻时,可发生大细胞性贫血。常表现为面色蜡黄、虚胖,表情呆滞,不哭不笑。并常有厌食、恶心、腹泻、舌炎及光滑舌等。此时可给予含维生素Bl2和叶酸较丰富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牛肝、黄豆等。重者在医生指导下可直接补给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等药品。
4宝宝贫血的六大症状表现
1、皮肤和粘膜苍白
这是贫血患儿最突出的表现,以面部、口唇、耳廓、手掌和甲床等处较为明显,眼结膜及口粘膜更显苍白,这是因为这些部位毛细血管丰富、又在浅表处分布,贫血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血液颜色变淡,容易在这些部位表现出来。
2、营养不良表现
长期贫血患儿体格发育差,身材矮小,不爱玩,易疲倦;因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弹性较差,指甲发育不好、质脆、有横纹,毛发干燥、颜色发黄、无光泽。
3、循环与呼吸系统表现
贫血时组织缺氧这个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告诉”大脑指挥中心,大脑便命令心脏泵血速度加快(心跳加速)、肺脏呼吸运动加快,力图多提供一些氧气,这种现象称为“代偿”。但代偿是有限度的,如果贫血继续恶化,代偿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心脏扩大,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4、神经系统表现
脑组织缺氧时,就会出现精神不振、嗜睡、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环境反应差、智力减退。年长儿还可诉说头痛、头晕、耳鸣、眼前出现黑点等。如果是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则神经系统症状更为明显。
5、消化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的细胞也因缺氧发生功能障碍,所以贫血的患儿常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
6、造血器官表现
出生后骨髓成为机体唯一的造血工厂,医学上称为“造血器官”。但在出生前,除了骨髓外,胎儿的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也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只是在出生后停止造血了。当重症贫血时,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又可以重新恢复造血,以补偿骨髓造血的不足,于是这些器官的细胞开始增生,临床上便可见到肝脏、脾脏和淋巴结肿大。但有一种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疾病,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并不增大,是因为这种贫血是造血器官本身病变造成的,所以没有能力进行代偿了。
5婴幼儿贫血的食疗方
1、桑椹粥
功效:养血,补肝,滋肾明目。
用料:桑椹20~30克(鲜桑椹30~60克),糯米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及服法:注意适当的先将桑椹浸泡片刻,洗净后与糯米同入砂锅熬煮成粥,粥熟加入冰糖再稍煮片刻即可。每天2次空腹食用,5~7天为一疗程。
注意:忌用铁锅煮食,大便稀泄者不宜食用。
2、莲藕排骨汤
功效:清热滋补,解痰化瘀,对少运动而气瘀的儿童有疗效。
用料:莲藕250克,排骨(或鸡骨)125克,精盐少许。
做法及服法:莲藕洗净,以刀背压碎切成小段,放入深锅中,加入洗净的排骨或鸡骨,用大火煮沸后,再以小火煮至莲藕松烂,加入少许精盐即可食用。
注意:不可用铁制锅烹煮,莲藕节有去瘀之效,不可丢掉,须一并煮食。
温馨提示:
注意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