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生活处于压力非常大的环境中,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中,都背负很大的责任,所以身体有时会吃不消而导致得疾病,疾病折磨着身体,面对疾病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不能将心态稳定下来,长期这样的话只会让疾病变得越来越严重,也经常有偶人会患上胆结石疾病,患上了胆结石之后很多人会选择保胆取石的方法来治疗,那么保胆取石的方法怎么样?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关于治疗胆结石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胆结石不是什么大问题
胆石症包含多种情况,发生在胆囊、胆管(肝内、肝外)的结石各不相同,有炎症和无炎症在治疗上也有所差别。同时患有胆石症,有的人终身没出大问题,但有人却因为结石嵌顿引起胆囊穿孔,或结石引起重症胆管炎而危及生命。
所以患有胆石症的人,要重视疾病,认真了解胆石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治疗和生活护理,防止疾病的加重。
误区二:无症状的结石不需治疗
有一部分胆石症病人平时没有症状,觉得无需治疗,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胆结石的发生,说明人体内部消化系统,尤其是胆汁代谢方面已经出现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病变,如胆结石较大,或伴有胆囊壁的改变,年龄偏大,有肿瘤家族史等均有可能演变为胆囊癌。还有资料证实,胆结石患者结肠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高。因此,胆石症患者进行合理治疗是必要的。
误区三:盲目轻信排石溶石广告
有些非正规医院,打着“排石、溶石”招牌,不论胆石症具体情况,随便给病人进行治疗,以获取经济利益,而一些患者又因缺乏医学常识,相信一两次就能治好病,受骗上当,花了许多钱,病没有任何起色。胆石症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些可以用药物疗法,有些应采取手术治疗,前提是应经过正规医院的医生来决定。
误区四:胆结石要彻底告别油荤
一般人都知道,胆石症的发生与饮食有关,吃油荤食物可能引起发作,因此有的患者一点儿油荤的食物也不敢吃,时间长了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
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吃过量的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易发生胆石症和胆囊炎,尤其在发病时更不能食用,但平时可以选择一些植物性蛋白质或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食品,如里脊肉、鸡胸脯肉等,还可选服低脂或脱脂牛奶等,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
误区五:只有碎石才能治愈胆结石
一些患者认为得了胆石症,干脆手术治疗一下就好了,其实不然。对于单纯的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手术治疗一般可以达到治愈的作用。而对于胆管结石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一次手术或有时多次手术仍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一些老年患者,由于体质差,手术风险大,不到必须,一般尽可能采取非手术治疗。所以做不做手术要依病情区别对待。
2保胆取石怎么样呢
胆结石病人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一般不要手术,最好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胆结石.原因在于其一,手术对病人身体伤害大.其二,手术之后往往因为创口结石还要生长,很多的病人开了刀之后要不断地忍受开第2刀,第3刀.其三,胆囊切除往往引发许多并发症,如术后综合症等等.有资料反映切除胆囊会增加患肠癌的危险,有人统计切除胆囊患肠癌的机率远远高于没有切除胆囊的人.手术往往给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很多病人因为手术后悔终身.目前溶石的药物主要有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甲硝唑有资料介绍也有一定溶石效果,消炎利胆片对控制症状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是长期使用我们观察往往结石会更多.我们在四川攀枝花和云南昆明设有门诊,对中药排结石有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对经常发作的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后残余结石和再生结石均有很好效果
保胆手术有很多弊端,因为虽然把结石去掉了,但是形成结石的原因并未解除,以后还会有复发的可能,很多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胆囊炎,因此,N年以后可能还要面临二次手术。指导意见:原则上不论如何,最好的手术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只有切除胆囊,才能根本去除感染病灶,防止一切并发症。保留一个有病的胆囊,就相当于保留一个病灶。
3哪两类人易患胆结石
今年一份研究显示出,如果身体的重量增加,那么得胆结石的机会就会跟着上升很多。尤其是女性的,较为肥胖的身材,就更加容易患上胆结石了。研究还得出,大约80%的胆结石的原因是由于胆固醇过多造成,胆囊囤积胆汁中的胆盐,就越发容易出现胆结石。
研究结果显示,患胆结石的人年龄通常比较大,活动量也较少,且以女性患者居多。身体质量指数上升,患胆结石症的几率似乎也越高。研究还发现,身体质量指数每上升一个指数,患胆结石风险就会增加7%。“母胖子壮”是许多妇女在妊娠期的追求愿望,于是便大量进食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食物,造成营养过剩,这是罹患胆石症的基础。有关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其胆石症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还有,老年患有胆囊结石的比例也比较高。老年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年轻人高,且并发胆囊炎时,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胆囊结石分症状性胆囊结石和无症状性胆囊结石(也称静止性胆囊结石)。一般而言,有临床症状的胆囊结石,都主张手术切除。而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确实让人犹豫,尤其是对老年而言。
提示:肥胖的确对身体不好,对那些肥胖的人来说,设法使体重降下来,患胆结石的风险就会降低很多。另外,对于一些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病人,在慢性疾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就应尽早手术,这样会比较安全。否则,如果等到胆囊结石有机会诱发急性胆囊炎等症,而同时慢性疾病又没有很好的控制住,在这个时候进行手术,就会比较危险了。
4胆结石预防
1、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2、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3、家里父辈如果有胆结石的患者,要注意相关的预防体检。
5胆结石诊断鉴别
诊断
有急性发作史的胆囊结石,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如无急性发作史,诊断则主要依靠辅助检查,B超检查能正确诊断胆囊结石,显示胆囊内光团及其后方的声影,诊断正确率可达 95%,口服胆囊造影可示胆囊内结石影,在十二指肠引流术中所取得的胆囊胆汁中(即β胆汁),发现胆砂或胆固醇结晶,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
(2)胃肠道疾病:如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位置高的阑尾炎及右侧结肠疾病等。
(3)胆道疾病:如胆道功能失调,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道寄生虫等。
(4)其他:如右侧肾盂肾炎,带状疱疹及神经根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