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腹痛

腹痛是什么病

在现在的生活中,随着工作和学习压力的加重,我们的精神总是处于疲劳和困乏的状态,因而我们的身体体质变得越来越虚弱,因此便让很多各种各样的疾病和病菌趁虚而入。这些疾病轻者影响了我们的饮食和睡眠质量,重者直接威胁到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会直接导致死亡。那么腹痛是什么病?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腹痛病因 腹痛是什么病 腹痛预防 腹痛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腹痛会引发什么疾病

1腹痛病因

  急性腹痛(35%):

  (1)腹腔内脏器疾病:

  ①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管炎等。

  ②腹部脏器穿孔或破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伤寒肠穿孔,肝脏破裂,脾脏破裂,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破裂等。

  ③腹腔脏器阻塞或扩张: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肠梗阻,腹股沟疝嵌顿,肠套叠,胆道蛔虫病,胆石症,肾与输尿管结石等。

  ④腹腔脏器扭转:急性胃扭转,卵巢囊肿扭转,大网膜扭转,肠扭转等。

  ⑤腹腔内血管阻塞:肠系膜动脉急性阻塞,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2)腹壁疾病:腹壁挫伤,腹壁脓肿及腹壁带状疮疹等。

  (3)胸腔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绞痛,肺炎及肺梗死等。

  (4)全身性疾病及其他:风湿热,尿毒症,急性铅中毒,血卟啉病,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等。

  慢性腹痛(35%):

  (1)腹腔内脏器疾病:

  ①慢性炎症: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炎症性肠病等。

  ②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泌素瘤等。

  ③腹腔内脏器的扭转或梗阻:慢性胃肠扭转,肠粘连,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等。

  ④脏器包膜张力增加:肝淤血,肝炎,肝脓肿,肝癌,脾肿大等。

  ⑤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曲及脾曲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

  ⑥肿瘤压迫及浸润:胃癌,胰腺癌,大肠癌等。

  (2)中毒及代谢障碍:慢性铅中毒,尿毒症等。

  (3)胸,腰椎病变:如脊椎结核,脓肿等。

  (4)器质性神经病变:脊髓结核,脊髓肿瘤等。

  发病机制

  任何形式的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达到一定的强度,均能引起腹痛,目前认为在炎症,组织坏死,缺血,缺氧等情况下,组织可释放一些激素或体液物质来激活痛觉受体,引起疼痛,这些物质包括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及其同类的多肽类,前列腺素,钾离子,氢离子以及组织损伤时产生的酸性产物等,其中缓激肽是疼痛的强刺激物,此外,这些化学物质还可能激发局部平滑肌的收缩而引起疼痛。

  1.痛觉受体是游离的神经末梢,分布于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腹腔内与痛觉有关的受体包括:

  (1)空腔脏器壁内受体或称张力受体,主要感受张力,牵拉和肌肉强力收缩变化。

  (2)浆膜,腹膜壁层和腹内实质器官包膜内受体和系膜受体,感受伸拉,扭曲等机械刺激。

  (3)黏膜受体,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如胃酸,肠液等,痛觉受体受刺激后,冲动信号经3个层次的神经元将冲动信号传递至大脑皮质。

  Ⅰ级神经元(从腹部器官到脊髓):腹部的传入神经来自脊髓神经和内脏神经,前者负责腹壁感觉的传导,后者负责内脏感觉的传导,腹部组织和器官的痛觉传入神经纤维经局部内脏神经进入交感神经链,上升到一定的脊髓节段,会同来自腹壁的感觉神经纤维将痛觉的信息传送到位于脊髓背根神经节内的各自神经元。

  Ⅱ级神经元(连接脊髓和脑干):Ⅰ级神经元的突触在脊髓后角的灰质内,经过替换神经元(Ⅱ级神经元),将痛觉信息过渡到脊髓对侧的白质内,并沿两条通路:脊髓丘脑束,脊髓网状束,分别将信息送到丘脑或脑桥及延髓内网状结构中。

  Ⅲ级神经元(连接脑干和皮质):丘脑内的一些神经元细胞接受从脊髓丘脑束突触传来的信息,并将其传至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区,网状结构的神经细胞接受由脊髓网状束突触传递的信息,并将其传至额叶及边缘系统。

  由于上述神经传导特殊性,腹部及盆腔脏器的疼痛反映到体表,常呈一定的脊髓节段性分布,一般来说,支配腹部皮肤感觉的脊髓节段为胸5到腰1,如食管远端,胃及十二指肠近端,肝,胆,胰,其传入神经进入脊髓的胸5~胸9,这些器官引起的腹痛主要在腹中线剑突与脐之间。

  小肠,阑尾,升结肠和横结肠近段2/3,其传入脊髓胸8~胸11及腰1,疼痛主要表现在脐周围。

  另外,腹部多数器官,如胃,小肠,肝,胆,胰的神经分布呈双侧对称性,其疼痛多在腹中线;而肾,输尿管,卵巢的神经分布主要在侧面,其腹痛也多为一侧性。

  2.外周的刺激被感受为疼痛,要受到不同层次调节机制的影响。

  (1)局部刺激的强度需超过受体的阈值。

  (2)脊髓内刺激和抑制因素的交互作用,在脊髓后角的灰质内,有一个脊髓的调控中心,该处的一种神经细胞称“传送细胞”(transmission cell,T细胞),T细胞的活动成为控制痛觉传送的“阀门”,直接影响到痛觉信息传递至灰质内;另有一种细胞称为“中间神经元”(intermediary neuron,Ⅰ细胞),刺激Ⅰ细胞可抑制T细胞的活动而关闭“阀门”,阻止疼痛的传送;抑制Ⅰ细胞可打开“阀门”,加速疼痛的传导。

  (3)大脑皮质内部因素:中脑和延脑网状结构内的一些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可下传到脊髓后角的灰质内,释放一些神经介质或激素,如释放内啡肽,激活Ⅰ细胞,抑制疼痛的传导,这类神经元及其下行的神经纤维称为痛觉“下行性抑制系统”,这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在痛觉方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3.从疼痛的神经机制可将腹痛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内脏性腹痛:疼痛信号经交感神经通路传入,脊髓神经基本不参与,其疼痛的特点是:

  ①疼痛部位较模糊,通常比较广泛穿梭近腹中线。

  ②疼痛的感觉多为痉挛,不适,钝痛或灼痛。

  ③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系统兴奋的症状,而不伴有局部肌紧张和皮肤感觉过敏等。

  (2)体神经性腹痛:又称“腹膜皮肤反射痛”,只有体神经或脊髓神经而无内脏神经参与的疼痛,疼痛特点:

  ①定位较准确,常出现在受累器官邻近的腹膜区域,具有明确的脊髓节段性神经分布特点。

  ②程度剧烈而持续。

  ③疼痛可出现在腹部的一侧,可因咳嗽或变动体位而加重。

  ④可伴有局部腹肌的强直,压痛及反跳痛。

  (3)牵涉痛:指腹部器官引起的疼痛出现在离开该器官内脏神经传导之外的部位,由内脏神经和体神经共同参与此类疼痛机制,疼痛特点:

  ①多为锐痛,程度较剧烈。

  ②位置明确在一侧。

  ③局部可有肌紧张或皮肤感觉过敏。

2腹痛是什么病

  1.疼痛的部位腹痛的部位常为病变的所在。胃痛位于中上腹部。肝胆疾患疼痛位于右上腹。急性阑尾炎疼痛常位于点。小肠绞痛位于脐周。结肠绞痛常位于下腹部。膀胱痛位于耻骨上部。急性下腹部痛也见于急性盆腔炎症。

  2.疼痛的性质与程度 消化性溃疡穿孔常突然发生,呈剧烈的刀割样、烧灼样持续性中上腹痛。胆绞痛、肾绞痛、肠绞痛也相当剧烈,病人常呻吟一已,辗转不安。剑突下钻顶样痛是胆道蛔虫梗阻的特征。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脊髓痨胃肠危象表现为电击样剧烈绞痛。

  3.诱发加剧或缓解疼痛的因素 急性腹膜炎腹痛在静卧时减轻,腹壁加压或改变体位时加重。铅绞痛时病人常喜按。胆绞痛可因脂肪餐而诱发。暴食是急性胃扩张的诱因。暴力作用常是肝、脾破裂的原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与饮食不洁有关。

3腹痛预防

  腹痛预防与调摄的大要是节饮食,适寒温,调情志。寒痛者要注意保温,虚痛者宜进食易消化食物,热痛者忌食肥甘厚味和醇酒辛辣,食积者注意节制饮食,气滞者要保持心情舒畅。

  防运动时腹痛的发生,应避免精神紧张,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注意循序渐进加大运动量,量力而行。此外,剧烈运动前,既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吃平时不习惯的食物,也不要饿着肚子参加运动,一般在饭后1小时后再进行运动为好。

4腹痛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

  ⑴视诊 注意有无腹胀,肠型,肠蠕动波和腹式呼吸。

  ⑵听诊 注意肠鸣音。

  ⑶叩诊 腹胀明显者应检查肝浊音是否消失,有无移动性浊音,鼓音明显者提示肠腔充气,有梗阻可能。。

  ⑷触诊 检查应由非疼痛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疼痛部位,找出压痛及紧张部位、范围和程度,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局部拒按、哭叫程度是否严重。

  2.其他检查

  注意皮肤出血点,瘀斑,黄疸。心肺检查,腹股沟,肛指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尿、粪常规,酮体及血清淀粉酶是最常用的化验检查。

  2.对于腹膜炎、内出血、腹腔脓肿及某些腹部肿块可行诊断性穿刺,并对穿刺物作常规涂片、细菌培养或病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当诊断困难,疑及胸腹有病变者,可行胸腹透视,目的在于观察胸部有无病变、膈下有无游离气体、膈肌运动变化、有无肠积气和液平面等,有异常者应常规拍片。当疑有乙状结肠扭转或低位肠套叠时,可行钡剂灌肠检查;对疑有肠梗阻、内瘘或穿孔的患者不宜做钡餐检查。

  2.B超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胆道和泌尿系结石、胆管扩张、胰腺及肝脾肿大等。对腹腔少量积液、腹内囊肿及炎性肿物也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3.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已成为寻找腹痛病因的重要手段。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膀胱镜及腹腔镜检查。

  4.CT、磁共振及核素扫描检查 对腹腔内和腹膜后的病变,如肝、脾、胰的病变和一些腹内肿物及腹腔脓肿、积液、积气等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应用。

  5.心电图检查 对年龄较大者,应作心电图检查,以了解心肌供血情况,排除心肌梗死和心绞痛。

查看详情>>

5腹痛会引发什么疾病

  1、急性胃肠炎

  腹痛以上腹部与脐周部为主,常呈持续性急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

  2、胃、十二指肠溃汤

  好发于中青年,腹痛以中上腹部为主,大多为持续性陷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或服制酸剂可以缓解为其特点。

  3、肠梗阻

  见于各种年龄的患者,儿童以蛔虫症、肠套叠等引起的为多;成人以疝或肠粘连引起的多;老人则可由结肠癌等引起。肠梗阻的疼痛多在脐周,呈阵发性绞痛,伴呕吐与停止排便排气。

  4、急性阑尾炎

  大多数患者起病时先感中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亦有少数患者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可伴发热与恶性。

  5、急性心肌梗塞

  见于中老年人,梗塞的部位如在膈面,尤其面积较大者多有上腹部痛,其痛多在劳累、紧张或饱餐后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绞痛,并向左肩或双臂内侧部位放射。常伴恶心,可有休克。

查看详情>>

疾病百科 | 腹痛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
对急性腹痛者,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能给予强效镇痛药,更不能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或贻误诊断。

概述:       腹痛(abdominal 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原因。腹痛多由腹内组织或器官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或损伤所致,也可由胸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所致。此外,腹痛又是一种主观感觉,腹痛的性质和强度,不仅受病变情况和刺激程度影响,而且受神经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即患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疼痛、肠道痉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