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中医科 >中医内科

除身体内湿气用什么办法

人的健康和很多因素有关,如果自己体内的湿气过重,那么就会容易得很多疾病,所以很多体内湿气比较严重的一些朋友,为了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就想具体了解一下除体内湿气的方法有哪些?为了尽快的去除你体内的湿气,就来看看下面的解决方法。

目录 体内湿气太重该如何排出去 夏季中医祛湿方法 除身体内湿气用什么办法 男人怎么诊断体内是否有湿气 女人身体湿气怎么排除

1体内湿气太重该如何排出去

  艾灸穴位能祛湿防病

  中医认为艾灸穴位能帮助我们很好祛湿,艾灸我们都知道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养生防病治病的手段的,对身体的一些穴位进行艾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还能预防各种的疾病的,效果很棒的。

  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很多,具体的艾灸穴位如下:

  1、关元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等。

  3、丰隆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著。

  4、曲池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屈起肘部的时候出现横纹的外侧段,是大肠经的合穴,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对位置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如果身体容易出现烦闷以及手麻的情况,对这个穴位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不适应的情况。

2夏季中医祛湿方法

  1.微汗除湿法

  中医认为水、湿、痰、饮其实是一家人,而肺乃水之上源,肺主皮毛,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与肺的宣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想要排湿,打开毛孔,湿随汗排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祛湿办法,可以不用非得大汗淋漓,但是需要周身微微汗出为最佳,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出汗后一定不要喝冰冻饮料或者是吹空调,让汗在皮肤上自然干,这样汗出才畅,湿气才能去得快。

  除此之外,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都会看到有些人皮肤上有红疹,有的人出汗后还会感觉到有点痒痒,这其实就是因为皮肤排汗不畅导致水湿之邪郁阻皮肤,时间长了就会化热所致。

  针对于此类人,照样可以利用微微发汗的方法来治疗,如用如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何氏感冒方等,让其周身微微发汗,皮肤排汗功能畅快了,打通了排出湿邪的“通道”,病自然也就痊愈了。

  所以在此建议那些想要依赖药物来达到祛湿效果的患者,不妨选择运动出汗作为辅助手段,效果会变得更好。

  2.淡渗利湿通小便

  中医认为湿邪是阴邪,它容易损伤我们的阳气,而且它的粘滞之性使得它很容易留滞于脏腑经络,亦常常阻遏气机,使得气机升降失常,且湿容易和热狼狈为奸变成湿热。但湿终究还是阴邪,因此治疗湿热病时用温热的药要慎重,因此叶天士先生在《外感温热篇》指出:“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症则有不同也。”

  中医学家蒲辅周老先生对此曾精辟地指出:这里有个讲究,我把它概括为“淡以通阳”。病属湿热,不能用温药,只能用药味淡薄者,如芦根、茯苓皮、滑石、通草、苡米之类渗利小便,湿去热孤,阳气自通。因此祛湿用利小便之法,多用于湿热内蕴的情况,常用五苓散、四苓汤、八正散等。

3除身体内湿气用什么办法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1.用艾草:药店有卖的,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2.少盐,帮助肾排水

  5、适当午睡

  6、戒烟戒酒

  7、早上吃上三片姜

  8、多吃含有燕麦、琼脂、低聚木糖的营养品。

  9、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10、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水分摄取要适量。

  以上就是对除去体内湿气,做了具体的介绍,除去体内湿气的方法有很多,所以你要对以上内容全面的了解一下,然后再根据以上的介绍,尽量的少吸烟,适当的午睡,减少肉类的摄入,通过这些方面改善,相信你体内的湿气,也会尽快的去除,让自己身体更健康。 

4男人怎么诊断体内是否有湿气

  1、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体内有湿气了。

  2、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也可以观察手纸,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气。

  3、上完厕所后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5女人身体湿气怎么排除

  一、艾叶泡澡除湿

  艾叶泡脚具有驱寒的作用。艾属于极阳的药物,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疾病。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的,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不要再让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在慢慢地增强。

  在夏季,用艾草泡脚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长期吹空调导致的感冒、发烧等症状。但专家提醒,艾叶属于苦性物质,一般都有凉性的作用,有降火尤其是降肝火的作用,“体虚、气血不足的人,建议在泡脚前喝一碗红枣桂圆汤或茶,以补充体内可能损耗的元气”。艾叶泡脚对身体有好处,但也不能经常泡。据了解,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及情绪上的变化等。

  可取生姜、菖蒲、藿香各50克,艾叶100克,放入大锅,加满水,煮开后再熬10分钟;用纱布滤去药渣,加入适量的热水,泡澡15-30分钟,有助于全身的化湿灭菌。

  二、喝薏米红小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