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症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身体皮肤疾病,发生湿疹的情况更很多原因都有关系。体质比较差,过敏体质、环境因素等都是会有可能引发湿疹的情况发生的。湿疹发生之后,身体上是会有非常难受的情况出现,严重的时候还会有疼痛等症状出现。那么干燥型湿疹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
目录
1湿疹患者生活中有哪些禁忌
1.忌热水烫:有的病人因痒得难受就用热水烫,结果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红肿加重,病变区渗液增加,病情更重。
2.忌肥皂洗:皮炎湿疹患者最怕各种刺激,肥皂,特别是碱性强的肥皂对皮肤也是一种化学刺激,会使皮肤病变加重。
3.忌乱用药:皮炎湿疹疗程长,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病人往往乱用药物,滥用药物,以求一时痛快,其结果事与愿违,病情未能减轻,甚至加重。
4.忌抓痒:抓痒使皮肤不断遭到刺激,会越抓越痒,其结果会使皮肤病变区更加增厚粗糙和苔癣化,抓破皮肤又会引发感染。这也是湿疹患者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5.忌刺激性食物:像酒、浓茶、辣椒、咖啡等会使瘙痒加重,应忌之。鱼,虾等食品会使湿疹加重,也应避免食用。
2干燥型湿疹如何治疗才好
1.去除病因
(1)尽管湿疹的病因不易明确,但我们仍然应该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必要的系统检查,尽量找出可能的病因并加以去除。(2)由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详见病因中的致敏物)意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2.避免刺激因素 湿疹一旦发生,作为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开水烫洗、肥皂擦洗饮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3.早诊断、早治疗 根据湿疹的临床特点,瘙痒剧烈、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好发四肢屈侧及容易反复发作,容易做出诊断趋于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有助于湿疹的早期治疗。由于早期湿疹大多属于急性期或压急性期因此外用药治疗应循序相应的原则。
3湿疹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药物因素是某些湿疹,尤其是湿疹型药疹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来说任何药物均有引起湿疹性药疹的可能性,但常见者主要为:
①乙二胺类抗组胺剂如氨茶碱、哌嗪;安息香酊吸入剂;普鲁卡因、醋磺已脲;对氨基水杨酸;食物和药物中偶氮染料;氯噻嗪、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水合氯醛、氯碘羟、碘化物及有机碘化物,X线造影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巴龙霉素、硝酸甘油片、氨茶碱栓剂和盐酸乙二胺、氨基汞、秘鲁香脂、苯左卡因和对氨基苯甲酸甘油、遮光剂、三氯叔丁醇、卤化羟喹啉霜、碘、硫酸新霉素、硝酸甘油软膏等。主要引起系统性接触型药物性皮炎。
②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镍、肝素及汞主要引起佛狒综合征。
③青霉素、甲基多巴、别嘌醇、吲哚美辛、磺胺、金制剂、喹宁、氯霉素、可乐定与平阳霉素等主要引起内源性接触性湿疹。
4湿疹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免疫病理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激发试验、皮肤试验、过敏原检测
种特殊类型湿疹
(一)钱币状湿疹
1.好发于背及四肢伸侧。
2.皮损呈散在约5分硬币大小,圆形红斑小疱,轻度糜烂和结痂等,边界较清楚,在进行期损害可稍扩大。
3.大多呈慢性经过,自觉剧烈瘙痒。
(二)自体过敏性湿疹
1.发病前某些部位皮肤如下肢、阴股部等处常患有湿疹。
2.原发部位湿疹恶化后不久在身体其他部位即出现湿疹样损害。开始为炎性小丘疹,迅速变为群集的丘疱疹,以后融合成小的片状湿疹样损害。
3.病变分布以四肢为主,其次为躯干及面部。
4.瘙痒较剧,有烧灼感,可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和低热。
5.一般发作较急,可于1~2周内泛发全身原发病灶好转后,继发性皮疹可逐渐消退。病程迁延数周以上。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1.常发于破溃的脓肿,窦道、溃疡、瘘管周围或女阴附近等常受分泌物刺激的部位。
2.初起仅限于化脓性病灶周围,皮损潮红,边界清楚。有多数小疱、脓疱或毛囊炎,表面覆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或痂皮。皮损可向周围扩大蔓延,有时周围出现1周即将剥脱的皮屑,其下常有积脓。附近淋巴结往往增大。
3.具有自体接种传染的特点,搔抓可使皮损呈线状分布。
4.自觉瘙痒但较一般湿疹为轻。
鉴别诊断
1.手癣易与手湿疹混淆,手癣多发生在手掌,常单侧发病,真菌检查阳性。
2.脂溢性皮炎,经过中可有湿疹样改变,但本病主要发生于头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窝、阴部等皮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常先自头部开始发病,向下蔓延,损害主要表现为黄红色或鲜红色斑,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查看详情>>5湿疹的症状有哪些
1.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 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1)局限性湿疹 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 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