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传染科

幼儿怎么预防动物咬伤

幼儿因为年纪小,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另外幼儿的好奇心也很强,容易对一些小动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容易造成一些动物对幼儿的伤害,如宠物猫、狗,及一些其它动物,这时候家长应该一方面教育孩子对于不熟悉的动物不要接近,同时在平时也要照看好宝宝,避免小动物咬伤或抓伤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

目录 动物咬伤伤口清理要点事宜 幼儿怎么预防动物咬伤 动物咬伤后应该如何处理 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预防动物咬伤 关于被动物咬伤后观察10天的道理

1动物咬伤伤口清理要点事宜

  1、伤口冲洗要彻底

  先用3%—5%肥皂水或清水充分的冲洗,若伤口较深,则须将注射器伸入伤口内进行灌注清洗,应尽可能去除所有的狗的唾液。时间应在半小时为宜。

  2、上药正确

  有些患者觉得伤口不大,随意涂些红药水、紫药水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正确方法是冲洗后用酒精、碘酒擦洗伤口。伤口处理应该尽快完成,即使晚1—2天甚至3—4天也不要忽视对伤口的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经结痂,也要将结痂去掉后按上面的方法处理。

  3、切记伤口不宜包扎、缝口,应尽可能暴露伤口

  如果必须包扎缝合(如出血过多),则应保证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若咬伤头颈部、手指或严重咬伤时,伤口周围及底部还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为了尽量减少狂犬病的危害,提醒大家,一要加强对家养动物,如:狗、猫等,进行疫苗注射,二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流浪猫、狗;三要正确处理伤口。

2幼儿怎么预防动物咬伤

  (一) 不要让宝宝亲近不认识的宠物

  孩子喜欢和宠物狗、猫等各种小动物亲密接触,如果不小心把它们惹怒了,就容易被咬伤。咬伤后没有及时正确处理的话,病毒容易在孩子的体内扩散,严重者将危及性命。

  防患于未然绝对不要让宝宝亲近不认识的宠物。不要随意逗弄猫、狗等小动物。告诫宝宝尤其不要去招惹正在睡觉或吃东西的宠物。宝宝的户外活动要有父母的全程陪同。如果家里孩子还小的话,家长最好不要养小宠物,养者应把宠物拴或圈在一个固定的活动范围,并且不要让孩子独自一个人去逗小猫、小狗玩,同时,还要记得经常给宠物洗澡,打预防针,防止病菌繁殖。

  (二)不要轻易带陌生的小动物回家饲养

  不要随便食用可能患有狂犬病的小动物的肉,因为它们的体内可能携带狂犬病毒。

  (三)注意识别小动物是否健康

  患有狂犬病的小动物多习性反常,眼睛发直,口水不断,喜欢追咬人或其他动物。

  四、小动物咬伤的救护

  平时温顺可爱的小动物也有“凶狠”的一面,如果宝宝被它们抓伤或咬伤,家长一定要及时为宝宝处理伤口。一般说来,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后污染都很严重,家长应

  及时处理。

  一旦孩子受到动物的攻击受伤,如果伤口不是很严重,应该立即用清水来冲洗伤口,用酒精消毒处理,然后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注射疫苗,尤其是狂犬疫苗,这时候家长不要大意。而对于严重的伤口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急救,避免出现耽误治疗的情况。

3动物咬伤后应该如何处理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是一种人、兽(畜)共患的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人狂犬病一般由己感染(或发病)的动物(狗、猫、狼、狐狸、蝙蝠等)咬伤或抓伤人体皮肤后,病毒由伤口到达局部肌肉增殖,再沿神经束上行至神经节,最后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人患了狂犬病后,临床上会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加强对家庭养狗、猫等宠物的管理,定期给予注射兽用狂犬疫苗能有效地减少人群的感染、发病。

  一旦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立即去正规医院进行扩创、清洗伤口,并及早全程注射足量的狂犬疫苗,根据伤情在必要时加用抗狂犬人血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地阻止发病。家里养宠物或是亲朋好友养宠物者,以及医务人员和经常接触到动物的高危人群要加强预防,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疫苗。

  被动物咬伤后具体的处理方法:

  一洗:尽快用肥皂水冲洗被咬伤口,冲洗半小时,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

  二挤:能挤压的伤处,要边冲水边挤压,不让病毒吸收到人体内。

  三消:冲完后,马上用75%的酒精擦洗消毒伤口内外,尽可能杀死狂犬病病毒。

  四伤口周边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注射的剂量按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

  五注射狂犬病疫苗:被咬后,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

4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预防动物咬伤

  孩子是最容易被狗咬伤的,因为小孩子的动作比较多,一般来说狗都不来喜欢亲近小孩子。那么如何让孩子防止恶狗咬伤呢?家长应该好好教育! 12岁以下的孩子是最容易被狗咬伤的群体。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在被激怒的情况下,即使是安静友好的狗也可能攻击人。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让幼童远离它们,哪怕是亲属家的狗。有时候,攻击孩子的狗也许并不是陌生的狗,甚至是家里的狗或者朋友家的熟悉的狗。拉扯狗的耳朵或尾巴还有其它不友好行为都能使一只平日非常驯顺的狗发怒。 孩子总是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平时对待狗类也能有应有的尊重与谨慎,孩子会更容易做好。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当他们与狗类接触时,家长时刻的监视与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1、不要直盯着狗的眼睛 不要随便逗狗;不要接近用链条锁着的狗,也不要去摸皮带松开的狗。

2、不要接近陌生的狗 即使它看起来非常友好;狗吃食或睡觉时也不要打扰。

3、 被狗追逐的时候不要慌忙地跑 站着别动,否则会让狗更想要攻击目标。

4、不要对着一只狗大吼尖叫或者想要吓唬它 哪怕是家里温和的宠物狗。 5、不要拉它的尾巴,不要扯它的毛,不要想要骑在狗身上


5关于被动物咬伤后观察10天的道理

  世界卫生组织的狂犬病专家组报告和各国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理规定中,有一条是:对可疑的狗猫咬人后隔离观察10天,如果动物在此期间不发病死亡,被咬伤的人可以不要进行暴露处理或免疫注射。患病动物如狗猫在神经症状出现前1-5天唾液可有排毒现象,此时有可能已经发病。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唾液排毒一般只持续短短的几天,至动物死亡。突然发病或迅速死亡的狗,其脑和唾液腺的病毒含量,实际上比发病后活得较长的狗可能要低些。实验感染研究证明,狗猫在潜伏期内唾液一般没有病毒,直到发病前1-2天至发病后3天这个时间唾液才有病毒排出。这是近50年前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用百只以上的动物进行实验所得出来的结论,已被实践经验所证明,并且作为经典文献在西方书刊上广泛引用。在美国从来没有人在狗、猫或雪貂(美国人的一种宠物)的10天隔离观察期发病的。

  在我国,城市狂犬病十分罕见,被狗或猫咬伤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如果你被健康的狗或猫咬了,又感到可疑的话,养主自己可以设法将动物关起来,观察10天(最好由专门机构的兽医观察),除处理伤口外,无需进行免疫接种。如果动物仍然健康,那你完全可以放心了。如果咬人的动物当时有病,或观察期间发病,则需要请兽医进行诊断处理,确定是否为狂犬病;被咬者应立即就医,决定是否需要按暴露后预防处理。隔离期的目的是排除一种很小的可能性,即动物可能已经患狂犬病,但表面上似乎是健康的。

  潜伏期是指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如狗、猫或野生动物,后者在中国的可能性很小)咬伤至发病的期间。狗的潜伏期一般是狗的潜伏期一般为3-8周,最长报告为6个月,猫2-6周,最长的报告为2年;人3-8周,大都在1年以内,证实最长的个例为6年。动物在狂犬病潜伏期内唾液里一般不含有病毒,只有在潜伏期末的一两天才可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