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口臭

胃热是怎样引起的呢

肠胃是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部位,可以帮助我们身体消化,平时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都是通过胃消化的,经过胃消化再转化成有营养价值的脂肪和新陈代谢排泄出来,肠胃是需要很好调养的,炎炎夏季有不少人都有过胃热的症状,胃热不仅会影响食欲,还会给健康带来影响,那么胃热是怎样引起的呢?

目录 日常生活中得了胃热应该怎么办 胃热是怎样引起的呢 怎么区分胃寒和胃热 胃热吃什么好呢 中医治疗胃热的偏方

1日常生活中得了胃热应该怎么办

  1、少吃或不吃油腻食物

  油腻的、油炸的和脂肪较多的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长,导致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如果你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奶制品,就可以有效避免胃热。

  2、橙子和柠檬不一定会引起胃热

  柑橘类植物的果实看上去好像是引起胃灼热问题的原因之一,而其实其中含有的酸性物质与人胃产生的酸性物质相比数量少多了,是否会产生胃灼热热完全取决于你的胃。

  3、服用抗酸药物

  非处方类抗酸药物通常会讯速发挥作用,很快消除胃灼热感。这类药品有助于中和胃里的酸性物质,减少胃酸产生,其作用可持续几个小时,你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这类药物。

  4、牛奶会加重胃灼热感

  有些人认为牛奶可以减轻胃热感,但这种想法是一种误区。当人们饮用牛奶时感觉很好,但是它会刺激胃酸分泌。牛奶中含有脂肪、蛋白质和钙质,所有这些成分都会刺激胃分泌胃酸。

  5、不要食用薄荷

  有几种食物(薄荷是其中之一)会使食管括约肌和胃里的瓣膜组织松弛,而瓣膜松弛就容易使胃酸反流而出现灼热感。

  6、限制咖啡因的摄入

  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有咖啡、茶和可乐等,它们刺激已经发炎的食管。咖啡因也会使食管括约肌松弛。

  7、不要饮用过热的水或饮料

  过热的水或饮料会刺激已经发炎而敏感的食管。如果你有喝茶或咖啡的习惯,最好在其微温的时候饮用。

2胃热是怎样引起的呢

  胃热,即是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其病理表现是,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 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胃热证的临床表现及宜忌食物

  临床表现:

  以胃热为主者,胃脘灼热疼痛明显,并伴有能食易饥。有面红身热、口干、口苦、口臭、喜欢冷饮食、心烦、小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宜食食物:

  性质寒凉,具有清胃火、泻肠热作用的食物,如小米、小麦、豆腐、绿豆、绿豆芽、苦瓜、冬瓜、黄瓜、苋莱、白菜、芹菜、茭白、西瓜、香蕉、枇杷、梨、桃子、兔肉等。

  忌食食物:

  1、 性质温热,具有补阳助热作用的食物,如籼米、核桃仁、狗肉、羊肉、鸡肉、河虾、海虾、龙眼肉、荔枝、链鱼、草鱼、薤白、芥菜、刀豆、红糖、红枣等。

  2、味辛辣性温热的食物,如辣椒、韭菜、茴香莱、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茴香菜、大蒜、白蔻等。

3怎么区分胃寒和胃热

  一、胃寒证

  胃寒证多由外来寒邪直接侵犯胃腑,或过食生冷,寒邪停聚胃腑而发病。胃寒证又分胃寒实证和胃寒虚证。

  胃寒实证:大多突然起病,腹部受寒或过量进食生果、冷饮导致,表现出胃部突然冷痛,疼痛剧烈,口淡不渴,甚至有头痛,骨节肌肉酸痛,舌质淡,苔白厚。病情轻的,用热水袋外敷,或喝热水、生姜水,或服用加味藿香正气丸即可。若病情较重,则需要用干姜、高良姜、胡椒、花椒、桂枝等以温阳散寒。

  胃寒虚证:则常常病情较长,口泛清水或酸水,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大便烂,腹部稍受凉或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发病,舌淡,苔白。表现为胃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剧痛,遇寒加剧,如果用热水敷,则“得温痛减”。胃虚寒证应在用健脾胃药物的基础上加一些温阳的药,如干姜、花椒、胡椒、桂枝等。

  二、胃热证

  胃热(火)证又分胃实热证或虚热证,多因吃了太多辛辣煎炸油腻的食物而成,或因心情抑郁,郁而化火等导致胃热证。

  胃实热证:大多表现为胃部疼痛或有灼热感,伴有口臭或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脉滑数。这种情况可以用金银花、石膏、芦根、虎杖、丹皮、栀子、大黄等泻火清热解毒的药物,也可配合牛黄解毒片、三黄片等中成药应急治疗。煲汤时可加用崩大碗、蛇舌草、蒲公英、火炭母等辅助治疗。

  胃虚火证:表现为胃部不适,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劳累后或熬夜后加重,口臭,大便干,口干不想喝水,舌淡胖大稍嫩红,脉细数等。虚火时,要养阴清热或益气清热,用生地、石膏、麦冬、太子参、沙参等药物,煲汤时可用生地、麦冬、沙参、五爪龙等。

4胃热吃什么好呢

  1、木瓜

  木瓜具有平肝舒筋、和胃止痛的功效。有胃虚火的患者可生吃木瓜或将其蒸着吃。

  2、绿豆粥

  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绿豆含有丰富营养元素,有增进食欲、降血脂、降低胆固等作用,夏日喝绿豆粥可以去胃火,但身体虚寒者不要多食。  3、银耳

  银耳具有补脾开胃、滋阴清肠的功效。有胃虚火的患者可将银耳煮粥、煲汤来吃,一般每天吃大半朵即可。

  4、石斛

  石斛性寒,味甘淡、微咸,归胃、肾,肺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对于治疗胃火炽盛、胃阴亏虚有良好疗效,但石斛性寒,容易滋腻碍胃,不宜长期大量饮用,通常以每周一次,每次10~15克为宜。

  6、苹果

  一年四季都能吃的苹果,男女老少都合适。而且,苹果助消化、去胃火,能缓解口臭。

5中医治疗胃热的偏方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芦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4、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5、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6、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