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期工作在电脑旁或是经常低头玩手机的人们来讲患上颈椎病应该是必然的事情了,并且颈椎病一旦形成几乎就无法被治愈了,所以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颈椎。对于已经患有颈椎病的人来讲接受正规的治疗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颈椎病饮食注意事项
1、合理膳食: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要注意合理,主食和副食,两者缺一不可,患者切记不可偏食挑食,各种营养都要摄取,这样才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2、对症饮食:由于颈椎病是椎体骨质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C和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别外,如颈椎病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菜。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的食物。如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总之,对症进食,有利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3、避免暴饮暴食:颈椎病患者在饮食时不要暴饮暴食,否则会造成体内的阴阳失调,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4、饮食有度:饮食过寒或过热会使阴阳失调,而致脏腑受伤。如久食生冷寒凉食物会伤脾胃之阳气,导致寒湿内生,从而进一步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2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1.药物治疗
可选择性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
2.运动疗法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3.牵引治疗
“牵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牵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故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
4.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
3颈椎病的预防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4、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5、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6、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7、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4颈椎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1.吞咽障碍
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管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2.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颈心综合征
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4.高血压颈椎病
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5.胸部疼痛
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6.下肢瘫痪
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椎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7.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8.顽固失眠,神经衰弱
经临床观察有这种病的人70%以上有颈椎病发生。可很多病人和医生只是一味的治失眠。
9.反复发作的头晕
主要是椎动脉压迫所引起,如果在高处作业、河边行走、开车途中、机器操作时突然晕倒,就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查看详情>>5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本病可分为颈型、痹痛型、瘫痪型、眩晕型,以颈型及痹痛型多见。
1.颈型:中年以后体质渐衰,肝肾气虚,如兼有气血亏虚或劳损、外伤等因素,可致经筋松弛,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颈背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转,头痛等间断发作。
2.痹痛型: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外感风寒及劳累可明显加重症状,表现为一侧肩臂疼痛,麻木、酸胀、无力等。
3.瘫痪型:肝肾久虚,筋骨萎弱,渐觉肢体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温,肌肉萎缩。如兼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则症状加重,肢体萎废,二便失控。
4.眩晕型:肾水亏损,肝阳上亢,致头目眩晕,尤以位置性眩晕为特征,伴头痛、头重脚轻、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偶有气血俱弱、气陷而突然晕厥跌倒者。
西医诊断:
颈椎病诊断标准:
1.颈型
(1)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2)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具有“双边”、“双突”、“切凹”、“增生”;
(3)除外颈部扭伤(落枕)、肩周炎、风湿性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
(1)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和骨赘形成;
(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
(5)临床表现与X线片上的异常所见在节段上相一致;
(6)除外颈椎骨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
(1)临床上有脊髓受压表现,分为中央及周围两型。中央型症状先从上肢开始,周围型症状先从下肢开始,又分轻、中、重三度;
(2)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多有骨质增生,椎管矢状径出现狭窄;
(3)除外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个别鉴别诊断困难者,可作脊髓造影检查;
(5)有条件者,可作CT扫描检查。
4.椎动脉型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除外耳源性和眼源性眩晕;
(5)除外椎动脉Ⅰ段(进人C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Ⅲ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6)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
(7)确诊本病,尤某是手术前定位,应根据椎动脉造影检查;
(8)椎动脉血流图及脑电图仅有参考价值。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6.其他型: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