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脑溢血有哪些危险?

生活中肯定有很多人遇到过因为患有脑溢血而突然丧失生命的人。对很多人来说如果家人或朋友患有这个毛病,是非常担心的,因为这个病就是个定时炸弹,很危险,一旦发作就很有可能夺走患者生命。很多人都不了解脑溢血对我们的威胁,那脑溢血有哪些危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脑溢血是怎么形成的 脑溢血有哪些危险 脑溢血的中医辨证治疗 脑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脑出血应该如何预防

1脑溢血是怎么形成的

  1. 高血压病:高血压是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脑出血的发生是在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内穿通动脉上可形成许多微动脉瘤,主要分布在大脑基底节的豆纹动脉、桥脑、大脑白质和小脑。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可能破裂而出血。或由于长期高血压对脑实质内穿通动脉管壁中的内膜发生玻璃样变性或纤维样坏死,在血压或血流急剧变化时容易破裂出血。

  2. 脑血管淀粉样变(CAA): 又称“嗜刚果红血管病变”,异常的淀粉样物质选择性地沉积于脑皮质及软脑膜的中小动静脉的中膜和外膜,年龄愈大愈好发。由于脑皮质和软脑膜易发生脑血管淀粉样变,故该病变所致的脑出血总发生于脑叶,大脑半球深部组织、脑干和小脑很少受累。CT片上表现为不规则斑点状高密度阴影为其特点。

  3.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 它们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但也有出血后破入脑实质内形成脑内血肿。

  4.颅内恶性肿瘤: 如胶质瘤、转移瘤、黑色素瘤等,发生肿瘤卒中时可形成脑内出血。

  5.血液疾病: 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友病等。

  6.抗凝剂和纤溶剂: 如用肝素或阿斯匹林治疗亦可引起脑出血。其他病因有:动脉硬化、各种脑动脉炎、出血性脑梗死等。

2脑溢血有哪些危险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 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脑出血的人多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预防脑出血应注意: 戒烟酒: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酒。

  选择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 避劳累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3脑溢血的中医辨证治疗

  1、痰热内闭心窍

  证候:起病急骤,神昏不语,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握固,二便闭,半身不遂,肢体拘急,频频抽搐,面赤身热,气粗口臭,鼻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开窍化痰,泻热熄风。

  主方:礞石滚痰丸加减

  加减:肢体抽搐者加天麻12g,钩藤30g,羚羊粉1g冲;神昏烦躁者,加清开灵注射液。

  2、风火上扰清窍

  证候:突然昏倒,神识恍惚,迷蒙、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镇肝熄风开窍。

  主方:羚羊钩藤汤加减

  加减:神昏者予安宫牛黄丸1付鼻饲;便秘者加川军6g;痰多加竹沥水20ml,每日3次;抽加全蝎6g,僵蚕10g。

  3、元气败脱,心神散乱

  证候:深度昏迷,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出如油,二便失禁,肢体软瘫,舌痿,脉细欲绝,苔白腻。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

  主方:参附汤配合生脉散加减

  加减:汗多不止加黄芪20g,生龙牡20g,山萸肉15g。

  4、痰湿蒙闭心神

  证候:卒然昏仆,神志昏迷,半 身不遂,四肢逆冷,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口噤不开,痰涎壅盛,面白唇黯,二便闭,舌质黯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沉滑。

  治法:辛温开窍,化痰熄风。

  主方:涤痰汤加减

  加减:肢体不温加黄芪30g,桂枝9g,络石藤15g;神昏不醒者加用苏合香丸1付温开水灌服,鼻饲。

4脑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脑出血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由于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诊断明确者,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以防脑疝发生。但在无条件做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时,腰穿仍有一定诊断价值。脑出血后由于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力一般较高,80%患者在发病6h后,由于血液可自脑实质破入到脑室或蛛网膜下隙而呈血性脑脊液。所以脑脊液多数呈血性或黄色,少数脑脊液清亮,因此,腰穿脑脊液清亮时,不能完全排除脑出血的可能。术前应给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有颅内压增高或有脑疝的可能时,应禁忌做腰穿。

  2.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可有尿糖与蛋白尿阳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由应激反应引起。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越高,应激性溃疡、脑疝、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二、脑出血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l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CT动态观察可发现进展型脑出血。

  2.MRI检查

  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并可根据血肿信号的动态变化(受血肿内血红蛋白变化的影响)判断出血时间。①超急性期(0~2h):血肿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与脑梗死不易区别;②急性期(2~48h):为T1等信号、T2低信号;③亚急性期(3天~3周):T1、T2均呈高信号;④慢性期(>3周):呈Tl低信号、T2高信号。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和血管炎等。

  4.心电图检查

  脑血管病患者因为脑-心综合征或心脏本身就有疾病,可有心脏功能和血管功能的改变:①传导阻滞:如P-R间期延长,结性心律或房室分离。②心律失常: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③缺血性改变:S-T段延长、下降,T波改变。④假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等。

  5.动态血压检测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1周内血压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参照值,也高于发病前的血压水平,提示高血压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同时,血压波动以及低血压状态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血压波动既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可以作为高血压的后果。无论短期或长期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其靶器官如大脑的损害严重程度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率,均显著增高。血压波动常与血压升高伴存,出现血压骤降或骤升,此时患者往往伴有较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晕厥、胸闷、心慌等。

  6.经颅多普勒(TCD)

  有助判断颅内高压和脑死亡。当血肿>25ml,TCD显示颅内血流动力学不对称改变,表示颅内压力不对称,搏动指数较平均血流速度更能反映颅内压力的不对称性。

5脑出血应该如何预防

  脑出血跟天气的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气变寒,人的皮肤血管床收缩,造成心脑循环血量的剧增,心脏负荷增加,脑循环阻力增大,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因此,冬季来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期。

  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冬季要特别提高警惕,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一、生活要有规律

  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二、控制高血压

  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压须注意许多方面。

  (1)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我国一项大量人群的干预实验表明,140/80mmHg可能是预防脑血管病的理想血压值。但一些人的血压降低到该水平后反而出现脑缺血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降压速度太快,也可能是对于这些人而言的理想血压要略高于上述数值。这是由于个体差异所致。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将血压降低到上述水平或略高而又没有脑缺血的不适症状为宜。

  (2)血压要控制平稳:

  使24h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又可防止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的脑灌注不足。降压不要过快。

  (3)保持舒畅的心情: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环境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环境因素有饮食、社会环境、生活改变、精神冲突等。高度的应激事件可引起交感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对血压产生较大且持久的影响。Brod观察到高血压患者在紧张时血管收缩反应比正常人持久。易感性体质者对一般及特殊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急性且持久的血压升高。心理生理学研究提示,精神紧张、自主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十分必要。

  (4)同时采取非药物疗法:

  如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四、注意饮食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五、预防便秘

  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六、防止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七、注意天气变化

  寒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八、经常动左手

  日常生活中,尽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九、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

  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