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腹泻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在腹泻的好发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医院或公共场所,以免感染起病;以及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如在喂奶前先洗手等,均有利于防止“病从口入”。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母乳喂养,加强婴幼儿的自身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目录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 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是什么 婴幼儿腹泻引发的危害 治疗婴幼儿腹泻的食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应该做哪些检查 婴幼儿腹泻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婴幼儿腹泻的治疗

  1.饮食疗法

  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2.液体疗法

  (1)口服法 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

  (2)静脉补液法 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3.控制感染

  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4.对症治疗

  腹泻可口服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多酶片。依病情对症处理。

查看详情>>

2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是什么

  一、体质因素

  (1)胃肠道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

  (2)易患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乱。

  (3)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4)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功能差,较易发生体液、电解质紊乱。

  (5)免疫功能不完善,容易感染。

  二、感染因素

  1、消化道内感染:

  易发生在人工喂养儿。

  2、消化道外感染:

  常见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年龄越小者越多见。

  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

  长期较大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甚至引起肠道菌群紊乱。

查看详情>>

3婴幼儿腹泻引发的危害

  1、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

  长期腹泻,反复多次禁食、长期热量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维A缺乏。

  久泻致肝功受损:维生素K吸收减少和凝血酶原减低,容易出血。

  2、鹅口疮

  多见于病程迁延或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尤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

  3、中毒性肝炎

  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

  可能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并发大肠杆菌败血症引起。

  4、消化道外感染

  常见的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静脉炎和败血症、偶有心肌炎。

  5、肠套叠

  多见于4~10个月的婴儿,主要因腹泻和伴随它的病毒感染引起。

查看详情>>

4治疗婴幼儿腹泻的食疗方法

  1、无花果5~7个,水煎服。

  2、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3、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4、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5、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6、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7、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8、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9、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10、糯米固肠粥: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盐食用。

查看详情>>

5婴幼儿腹泻应该做哪些检查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小肠吸收功能测定:显示肠道吸收不良。

  3.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运动功能状态、胆石等。

  4.超声。

  5.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有条件者应作大便培养、电镜检查或病毒分离。

  6.其他:对重症或不易判断者,应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血气分析,或测二氧化碳结合力。出现惊厥时可测血清。;注意必须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对水分、电解质紊乱进行分析。心电图检查有助於了解血钾情况:低钾时T波平坦,然后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现U波,有时与T波融合。严重低钾时可出现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个别重症有心室纤颤。

查看详情>>

6婴幼儿腹泻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杆菌痢疾 婴儿痢疾表现多不典型。常无脓血便,临床呈一般腹泻的表现,较难鉴别。应注意流行情况,常能问出接触史。排便前常哭闹,显示里急后重。仔细观察可见患儿大便频繁,但每次量不多,有时可见水样便粪质中混有脓血,镜下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而大肠杆菌肠炎每次便量多,一部分每次可达20ml以上,大便中粘液常见,但极少稠脓,偶有少数白细胞与红细胞,应培养鉴别。

  2、婴儿出血性肠炎 起病与大肠杆菌肠炎无异,但治疗后腹泻不止且病情加重,腹胀较重,高热、频繁呕吐,重者吐咖啡样物。大便早期呈水样,潜血试验阴性,以后出现典型的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脱水重,可早期出现休克。中毒症状重者可昏迷、惊厥。

  3、“生理性腹泻” 渗出性体质小儿可生后不久即开始排黄绿色稀便,大便次数多,但不吐,食欲好,体重增加正常。到添加辅食后,大便自然恢复正常。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