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肾性高血压发生机制就是肾部血管之间有不良反应,导致血管之间供应不上血液,使肾部缺血,血管中有淤血。肾部血管堵塞。这样给肾部带来了负担,对肾部就有损坏。会发生头晕,头痛,食欲减退,全身没有力气,疲倦,平时就需要知道一些这方面的注意事项,我这就概括的说下肾性高血压发生机制及注意事项。
目录
1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 一是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 二是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 三是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 血流灌注不足。
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反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但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需首先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目前认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但随着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的不断进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会不断下降。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掌握了肾性高血压好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之上,其实是可以减小其病的治疗难度的。而也只有知晓了这两种高血压的具体差异,我们才能够及时区分开它们,以免造成误诊,以免造成治疗的错误。最后,希望所有患上高血压的人,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高血压类型,之后再来对症治疗。
2肾性高血压发生机制及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1、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是由大动脉炎(64%)、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15%)和肾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肾动脉口、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狭窄,引起肾实质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而产生的继发性高血压。
2、肾实质性高血压:主要是由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结缔组织病、多囊肾、肾移植后等肾实质性疾病引起。
病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旦有高血压症状,心理要正确对待,不能过分紧张,那样反而会使血压升高,应放松情绪,保持乐观。
(2)适当减轻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3)轻度的病人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以不疲劳为度。重度病人则要限制运动。
(4)要充足睡眠,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镇静安神剂,如安定、安神补脑液等。
(5)饮食上限制盐量,一般肾性高血压病人每日摄入盐量不超过5g,若伴有严重水肿、心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时,盐量应限制在3g以下。
(6)避免饮用浓茶,要戒酒。
(7)应食用植物油,如大豆油、花生油、葵花子油等,尽量不食用动物脂肪,因其可加重血管硬化,不利于控制血压及肾功能的保护。
(8)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热量,有些病人因有高血压就一口肉不吃,造成营养不良产生负氮平衡,也不利于肾脏保护,在出现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入量根据肾功能不全的饮食指导原则进行。
(9)适当的摄入糖,不宜过多,以免增高血糖、血脂,加速动脉硬化。
以上这些概括说的就是肾性高血压发生机制及注意事项的内容,平时在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做些身体锻炼,多到户外呼吸空气,要保持心情愉悦,不要经常发脾气,暴躁,时刻放松心态,多补充些营养,合理膳食,这样身体就不会经常的出问题了。
3高血压肾病如何调养好
高血压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其中就有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两种,但是两者在病因和发病机理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预后也有不同。
肾血管性高血压可以应用手术方法治愈,一般早中期治疗效果较好。
而肾实质性高血压可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期。虽然肾性高血压为肾脏疾病所致,但血压升高反过来又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但一过性的高血压,如急性肾炎时出现的高血压,往往对肾功能影响不大,而且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
而持续性的中、重度高血压则可以加速肾功能的恶化。临床上我们所见到的慢性肾炎高血压型的预后就较普通型差;慢性肾衰患者血压升高是肾功能恶化的重要表现。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肾脏病患者的高血压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为什么肾脏病患者伴有高血压者预后较差呢?这是由于持续性中、重度高血压会使肾小动脉痉挛、硬化,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硬化加速,肾单位毁损加快,肾功能呈恶化趋势明显;同时由于血压升高还会导致严重的心、脑病并发症。
对于非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而言,高血压是加剧病情发展的主要因素,临床上伴有大量蛋白尿者,在更为严格的降压治疗后,肾功能的恶化速度也得以减缓,现有较多报道提示,在合并有高血压的肾脏疾患时,纠正血压过高宜较彻底才能对已损害的肾脏有保护作用。
对于肾实质性高血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那么我们就从饮食调养方面做起吧:
1、低蛋白饮食:蛋白质的摄入按每公斤体重0、3—0、6克供给,选用高生物优质蛋白,如乳类、蛋类、鱼、鸡等。
2、高糖食物:保证高糖食物的摄入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含糖高的食物有蜂蜜、葡萄糖、甜果汁(血钾高者除外)。
3、低盐:盐的摄入根据水肿和血压的情况而定。如有水肿、血压升高,采用低盐饮食(每日控制在2—3克)。患者尿少,血钾升高时,则应限制钾盐的摄入。
4、主食麦淀粉:一般的米、面等主食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不利于尿素氮的下降。而麦淀粉无此弊端,热量又高,故可用麦淀粉代替主食。
5、补充α-酮酸/必需氨基酸制剂: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纠正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比例不适当。改善氨基酸的代谢,增加尿素的再利用,增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中尿素氮。
6、高维生素:维生素参与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应予充分供应,特别是维生素A、B1、B2、C及叶酸等对肾功能不全者尤为重要。
4高血压肾病患者需要做的护理
①细心观察,早期诊断:高血压肾病患者早期多无明显肾脏受损症状,有人仅表现为乏力或腰痛,有的夜尿增多或尿浊,需仔细观察,即时送尿检以确诊。
②情志调理,饮食适宜:情志的影响能使肾脏的正常活动产生异常而诱发或加重疾病,护理要从整体观念出发。精神上的怡情悦志对配合治疗,提高疗效有很大作用。而饮食调配合理,对延缓病情进展有益。配合中医食疗,更有事半功倍之效。
③辨别轻重,分类护理: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如血生化、尿常规、肾图等)判别肾脏损害轻重,施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即轻度受损者,可辅以气功疗法,规律性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对重度受损,有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者,需静养,卧床或半卧床,可嘱病人及家属每晚按摩腰部各50次,以促进血液运行。中药灌肠,注意病人体位、药液的浓度和温度、插管的深度和压力等。
高血压肾病患者需要的有哪些护理呢?以上的介绍是有专家做出的解析,希望您能采纳专家的答案。如果您在浏览过程中,有遇到任何相关问题,您都可以咨询专家,专家为您在线解答。谢谢您的来访!
5高血压患者警惕“高血压肾病”
1、重度水肿
水肿常为首发症状,呈全身性明显水肿,指压有凹陷。严重患者可并有胸水、腹水,当胸水、腹水较多时可引起呼吸困难、脐疝或腹股沟疝。高度水肿常伴尿少、高血压、轻度氮质血症。
2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尿蛋白定性多为++ ~ ++++,成人每日尿蛋白排泄≥3.5g/d,大多为选择性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血浆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30g/L,严重者不足10g/L。
3、高脂血症
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明显增高。
高血压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希望肾病患者慎重对待。高血压可怕,高血压引发的中风偏瘫、脑出血比死亡更可怕,高血压是破坏心、脑、肾器官的“无形杀手”。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