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子宫脱垂

西医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总是被一些妇科疾病所困扰着,其中子宫脱垂就是对女性危害非常大的一种疾病,发展严重甚至会导致子宫脱出体外,往往就需要通过手术对疾病进行治疗,但是很多女性对子宫脱垂的手术总是存在着一种畏惧的心里,害怕将子宫摘除之后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子宫脱垂的手术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目录 子宫脱垂的危害有哪些 西医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 导致子宫脱垂的5大原因 子宫脱垂的中药方剂 子宫脱垂的最佳治疗

1子宫脱垂的危害有哪些

  引起月经量过多。

  如果你发现最近的月经量突然增多了,同时伴有腰酸背痛等问题的话,那么这有可能是子宫向后倒,卵巢输卵管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盆腔静脉扭曲,从而引起的血血不顺引起的月经量过多。

  痛经。

  子宫下垂的第二大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痛经,正常的子宫可以把体内的经通过经宫颈管排出来,而当子宫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其只有通过压缩宫腔容积才能使经血排出来,从而女性就会感到强烈的痉挛收缩,这个痉挛收缩的疼痛感就会引起女性的痛经感。

  阴道脱出肿物。

  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下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2西医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修复缺陷的盆底支持组织,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子宫脱垂的发病机理及解剖方面的变化,加以选择。手术方式虽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下列几种:

  (一) 缩短松弛的主韧带,以改进子宫的支持力量。适用于年龄较轻、希望保留子宫的Ⅱ、Ⅲ度子宫脱垂患者。

  (二) 子宫悬吊术:通过缩短子宫圆韧带或利用一些生物材料制成的各种吊带,通过腹腔镜把吊带一端缝于子宫,另一端固定于骶前组织,达到悬吊子宫和阴道的目的。

  (三) 纠正子宫形态异常。如子宫颈已延长肥大者,必须切除部分子宫颈,以恢复宫颈正常长度。

  (四) 缩短耻骨膀胱宫颈筋膜,加强前阴道壁的支持力。缝合耻骨尾骨肌裂隙,重新建立功能良好的会阴体。常用术式为阴道前后壁修补,会阴修补及部分子宫颈切除术,操作较简单,效果较好,适用于大多数子宫脱垂者。

  (五) 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适用于Ⅱ、Ⅲ度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脱垂、年龄较大、不须保留子宫的患者。

3导致子宫脱垂的5大原因

  分娩损伤

  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骨盆底主要由骨盆、盆腔内筋膜、肛提肌和会阴肌肉组成。无论咳嗽、屏气和站立负重时产生的腹腔内压力有多大,正常情况下,上述结构或组织能支撑和固定盆腔内脏器使之处于正常位置。如遇分娩,尤在难产。滞产。经阴道手术助产或第二产程延长者,发生会阴裂伤或伸展,致盆腔内筋膜和肛提肌撕裂,盆底组织薄弱、缺损,尿生殖裂孔变宽而敞开,在过高的腹压下将未复旧的大子宫推向阴道而发生子宫脱垂。尤其在产褥期摄食不佳;或盆腔内筋膜及提肛肌未恢复好即过早地劳动,尤重体力劳动;或撕裂修补不当包括会阴切开者,均削弱盆底正常功能,而致子宫或阴道脱垂。多产影响支持组织的恢复,也是脱垂的因素。

  卵巢功能减退

  临床上见于绝境期后女性发生生殖道脱垂者。

  先天因素

  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子宫支持结构薄弱及缺乏紧张力见于未产妇。

  营养因素

  生殖道脱垂与营养缺乏有关。因为营养缺乏时体力衰弱、肌肉松弛及盆腔内筋膜萎缩。

  腹腔内压力增加

  高腹压是促使或加重生殖道脱垂的重要因素。

4子宫脱垂的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虚失摄。

  【治法】补气升提。

  【方名】补气升肠饮。

  【组成】人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酒洗)30克,土炒白术15克,川芎(酒洗)9克,升麻0.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傅青主女科》卷下。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肾虚不约。

  【治法】补气益精,升清举陷。

  【方名】大补元煎。

  【组成】人参10克,升麻10克,鹿角胶10克,山药15克,熟地15克,杜仲15克,当归15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千家秒方》

  【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医林改错》卷上。

  中药处方(三)

  【辨证】血虚肝郁。

  【治法】养血舒肝。

  【方名】开结汤。

  【组成】柴胡3克,续断3克,神曲3克,香附9克,川芎9克,当归30克,丹皮9克,熟地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辨证录》卷十一。 中药处方(四)

  【辨证】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名】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出处】《金匮要略》卷下 <子宫脱垂>

5子宫脱垂的最佳治疗

  1.子宫托治疗

  (1)子宫托适应证子宫托很早就被用来治疗子宫脱垂。能使患者自行掌握,但重症子宫脱垂阴道过度松弛者不宜用。

  (2)宫托型号以稍大于生殖(耻骨尾骨肌)裂隙为宜,一般裂隙横径以4厘米最多,故多采用中号子宫托。经过一段时间,耻骨尾骨肌逐渐恢复其弹力,脱出部复位后组织水肿消失,重量减轻,子宫即可不再脱出。

  (3)使用时间一般晨起劳动前放托,晚间取出,洗净。月经期最好不用。塑料托表面光滑,遇酸碱不易变质,对组织刺激性小。上托后,症状即消失,可参加各项劳动而无痛苦。

  2.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至二块砖的高度。

  (2)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3)避免长期站立或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4)保持大小便通畅。

  (5)及时治疗慢性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6)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7)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8)增加营养,多食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品,如鸡、山药、莲子、大枣等。

  (9)节制同房。

疾病百科 | 子宫脱垂

挂号科室:妇科

温馨提示:
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历史考证本病早在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篇内就专门列有“阴挺出下脱候”及有关论述。《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脑络损伤,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又言:“产后阴脱,玉门不闭,因坐产努力,举动房劳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女性人群 常见症状:腰骶部酸痛、尿失禁、白带增多、痛经、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带血性分泌物[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