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加,许多女性都会进入更年期的,这时候身体中的雌激素分泌就会减少,身体就会发生一些变化:绝经、潮热汗出、脾气暴躁、失眠、皮肤松弛等。甚至有的人更年期症状更加的严重,出现了抑郁症的倾向。那么,如果想要缓解女性更年期的症状,就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雌激素,那么,应该吃什么来补充雌激素呢?
目录
1女性更年期更年期怎么保健
1、少喝咖啡。
研究表明,咖啡因能引起潮热,因为它会扩张血管。此外,长期喝咖啡也是骨质疏松的诱发因素。
2、多吃蔬果和粗粮。
许多富含纤维的蔬菜,如豆芽、萝卜、芋头、海藻、叶菜类、土豆、黄瓜、青椒等,有助于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另外,洋葱、大蒜有良好降脂助食作用。木耳、香菇能补气强身,益气助食。此外,主食应粗细粮搭配,保证B族维生素的摄取。
3、降低盐摄入量。
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可能会出现水肿、高血压,因此更应该严格限盐,每天食盐摄入量最好能控制在3~5克。
4、增加钙铁摄入量。
因激素水平低,骨质的钙成分大量丢失,因此更年期女性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发生率。所以应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鱼、牛奶,它们不仅含优质的蛋白质,还含有有丰富的钙。
5、多吃鱼虾和豆。
鱼虾所含有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而蛋白质关系着我们人体组织的修复以及免疫功能的维持。所以,处于四十岁的女人多摄取这类优质的蛋白质,最好以低脂乳制品类、豆类和鱼虾类为主要蛋白质来源。豆类中含有异黄酮,这种物质能起到类雌激素的所用,能缓解更年期不适。
6、控制高脂肪和糖类的摄入。
更年期的女性容易发生肥胖,这是因为内分泌在更年期发生变化,使摄食中枢失调。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活动量减少,体内消耗热能随之减少,这容易造成热量过剩引起肥胖。而肥胖又会促使身体动脉硬化症的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所以四十岁的女人一定要控制饮食,特别是要控制高脂肪和糖类的摄入,同时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这能帮助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女人更年期吃什么雌激素呢?
一是蜂王浆。
新鲜蜂王浆是集食疗、医疗 、美容为一体的天然保健佳品。蜂王浆中含有微量雌激素,可以恰到好处地弥补女性雌激素的不足。不仅如此,鲜蜂王浆还含有多种扶正固本、无毒副作用、效果持久的天然珍稀成分,其中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补充人体营养,满足生理需要,丰富高效的活性酶类和有机酸,可协调分泌,平衡机体,从而起到改善睡眠、增强体质、克服疾病的功效。
二是豆制品。
至今已发现的植物性雌激素约有400种,最为常见的是异黄酮,主要分布于豆科当中,在大豆中含量特别丰富,故称"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相似,它在人体可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而在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大豆异黄酮又会阻止雌激素过量作用于女性靶器官,从而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活性保持平衡,因此大豆异黄酮又被称为女性雌激素水平的调节器。
三是蔬果谷物。
在每天的食物中,适当均衡且多样化的摄取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不但补充了微量的植物雌激素,同时也为身体提供了其它多种多样的营养素,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满足身体健康所需。
3女性如何判断自己进入更年期
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
精神神经症状:
兴奋型:情绪烦躁,易激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多语、大声哭闹等。
抑郁型:烦躁、焦虑、内心不安、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情绪低落等。
血管舒缩症状:潮红潮热是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的特征性症状,82%的患者此症状可持续一年。
心血管症状:28.9%患者有假性心绞痛,有时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发生常受精神因素影响,此外,约有15.2%患者出现轻度高血压,其特点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高,阵发性发作,血压升高时出现头昏、头痛、胸闷、心慌。
皮肤状况:皮肤张力下降,干燥、变薄。
绝经期综合征的中期(绝经后):
萎缩性尿道炎:可见小便困难,尿道口疼痛,尿频、尿急、尿失禁(甚至在大笑、咳嗽,打喷嚏时漏尿),但无脓尿。
老年性阴道炎:绝经后妇女30%会发生老年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灼热感。
子宫脱垂:膀胱、直肠膨出,伴尿潴留、尿失禁、排便困难。
痛绝经期综合征的晚期: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部分病人可能出现骨痛、关节痛或局部压痛,但无红肿、热感。可发生椎骨、桡骨远端、髋部骨折,出现脊柱变形,身高变矮,脱牙等。
心血管疾病: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其发病原因部分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有关。
脑动脉、颈动脉的粥样硬化,老年性痴呆症发生率上升。
4女性为何会出现更年期
其一,生理上的变化
有卵巢功能的衰退,分泌雌激素和排卵逐渐减少并失去周期性,直至停止排卵;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素过多。雌激素的靶器官如阴道、子宫、乳房、尿道等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在围绝经期出现月经不规则、潮热、多汗、心悸、尿频、尿失禁、阴道干燥、欲望减退、睡眠差、骨质疏松及身体发胖等一系列生理现象。随着生理的改变妇女还可出现一些心理上不适反应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多疑、多虑和抑郁等。
其二,社会关系方面
围绝经期妇女面临一些社会问题如职业困难、离婚、父母疾病或死亡、孩子长大离开身旁等,这一切都给她们带来精神压力,在一定成程度上干扰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工作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她们常觉得自已变老了,不喜欢参加公共活动,对家人容易发脾气。出现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很容易导致家庭矛盾,甚至危及妇女的健康。
5做好这些事女人更年期不用愁
一、防心理病
在关注身体的同时,更年期女性还应注意调节心理,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可以对朋友或亲人诉说郁闷,争取关心和体谅,对信任的医生讲述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以求得帮助。
即使是把自己关在房中大哭一场,也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求得放松的发泄途径。把想不通的事闷在心里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面对社会及家庭生活中角色的改变,更年期女性还应注意进行心理调整,消除顾虑,培养乐观、开朗、稳定的心态,以健康、积极、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二、防精神病
女性进入更年期,由于激素水平下降,常会发生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统称为更年期精神病,其中以抑郁和妄想最为突出。
早期发病时,患者多表现为多汗、失眠、食欲减退、月经紊乱等。还可伴有敏感、多疑、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
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可表现为忧郁、焦虑、坐立不安,对小事过于计较,对自身变化过于敏感,容易产生消极厌世观念,可出现自伤行为。有些人有点心慌,就觉得自己患了非常严重的“冠心病”,晚上跑到医院看急诊。有的更年期妇女服用安眠药后,明明熟睡了,醒来时仍坚持自己“从未入睡”。
三、防皮肤老化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激素分泌的减少会出现面部潮红、瘙痒等症状,皮肤变得干燥、松弛、粗糙、没有弹性,脸上和手上还会出现色素斑。
避免日光照射,是延缓皮肤老化最具体有效的方法。日常生活中,不用太热的水来洗脸或洗澡,不要用力搓揉皮肤。
此外,多食用豆类食品、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度运动、睡眠充足、避免烟酒刺激等,都有利于维持皮肤的年轻状态。
四、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以女性居多,尤其是停经后的女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防治骨质疏松的关键是保证有足够的钙摄入。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钙的补充相当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吃高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并长期坚持。在食补的同时,还可以选择补钙制剂,服后容易吸收,适合于中老年女性的需要。
另外,补钙时机也应注意。如睡前喝牛奶较为适宜,补钙制剂应饭后服用,抗酸药中的铝也会显著增加钙的丢失。所以在补钙时应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或错开服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