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咽喉炎

慢性呼吸道炎症怎么治疗?

说到慢性呼吸道炎症,哮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一旦不小心患有哮喘,无论有没有症状,哮喘患者都需要长期持续地使用控制药物治疗,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每到干燥的秋季,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很容易引发伤风感冒,引发呼吸道炎症。下面小编就来介绍呼吸道炎症的治疗方法。

目录 怎样预防呼吸道发炎 慢性呼吸道炎症怎么治疗 呼吸道炎症的食疗方法 呼吸道炎症的预防方法都有哪些呢 中医如何治疗呼吸道炎症

1怎样预防呼吸道发炎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微量元素,特别是SIGA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伤风感冒。

  2、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有利于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体育活动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进行锻炼;如开窗睡眠,使小儿吸入较冷而新鲜的空气,上呼吸道粘膜,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待小儿习惯开窗睡眠后,可进一步实行户外睡眠。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用温水洗浴,或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三浴(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增加营养

  获得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小儿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适当饮食调整,增加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的摄入,或用锌制剂和维生素A丸治疗后,这些小儿的免疫力可明显提高,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2慢性呼吸道炎症怎么治疗

  一、喉咙痛的芳香疗法

  喉咙痛为感冒初期症状,以精油漱口,可立即加强免疫及达到杀菌、抗病毒功效。

  精油对策:茶树、百里香、柠檬、白干层、乳香、白檀木、薰衣草。

  使用方法:漱口、按摩。

  配方:茶树2-l0滴在l杯水中,漱口并深入咽喉处,会有苦味。每日2、3次。

  二、扁桃腺炎的芳香疗法

  扁桃腺的功能是受外来异物刺激而产生抗体,对于刚手术后的病人,在医院易引发葡萄球菌感染,用精油薰香杀菌、漱口保养。

  精油对策:百里香、尤加利、柠檬。

  使用方法:热蒸汽吸入、漱口。

  配 方:尤加利2滴、柠檬2滴、百里香2滴,热蒸汽吸入或一日2-3次漱口水。

  三、支气管炎的芳香疗法

  支气管呼吸道阻塞或发炎现象,可运用抗感染、提高免疫力、镇痉挛及祛痰精油,并应根据症状的不同或急迫性,搭配及分配合宜剂量。

  精油对策:茶树、百里香、柠檬、白干层、乳香、白檀木、薰衣草、尤加利。

  使用方法:热蒸汽吸入、胸背按摩、水疗 。

  急性支气管炎的精油配方:尤加利3滴、百里香2滴、薰衣草2滴,热蒸汽吸入或胸背按摩配方:尤加利5滴、百里香5滴、薰衣草10滴、基础油20ml。

  慢性支气管炎的精油配方:澳洲檀香5滴、没药2滴、乳香3滴、尤加利5滴、20ml基础油。

3呼吸道炎症的食疗方法

  (一)辛温解表的饮料和药粥

  1.姜糖饮:生姜10克,饴糖或砂糖20克沸水冲饮,功能散寒温中,化痰止咳。

  2.杏仁红糖饮:甜杏仁10克(碾碎),加适量红糖水煎服。功能润肺止咳,温中暖胃。

  3.柚皮冰糖煎:柚子皮100克,加冰糖适量水煎。功能化痰消食,生津止渴。

  4.葱姜饮:葱白5根,生姜3片,煎汁热服,功能发表通阳,散寒解毒。

  5.苏叶杏仁粥:苏叶、杏仁各9克、陈皮6克共煎什,会渣煮粥。功能发表散寒,止咳去痰。

  6.牛蒡粥:牛蒡30克煎汁去渣煮粥。功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二)辛凉解表的饮料和药粥

  1.桑菊豆鼓饮:桑叶、菊花各10克,豆鼓6克,共煎汤。功能疏散风热,解表除烦。

  2.萝卜汁;鲜萝卜挤汁 100毫升一顿服。功能清热生津,化痰止渴。

  3.西瓜皮汁:西瓜汁(或用西瓜皮100克煎汁)饮用。功能清热除烦,去痰热喘咳。

  4.蕃茄甘蔗汁:蕃茄、甘蔗各挤汁半杯混和饮用。功能清热解渴,养阴止咳。

  5.芦根粥:鲜芦根30克煎汁去渣,用粟米60克煮粥;功能去肺胃热,生津止渴。

4呼吸道炎症的预防方法都有哪些呢

秋天是呼吸道疾病容易频发的季节。中医专家建议,秋季适宜做做比较流行的“四”字功,可以锻炼呼吸道,提高抗病能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据专家称,“四”字功非常简单,读“四”时,口型为两唇微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舌尖插上下齿缝,微出。呼气念“四”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胸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拇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

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6次,调息。此套“四”字功治咳嗽、咽炎、鼻炎等肺经疾患,效果非常显著。

“四”字功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一天内可以多次练习。

立冬后,天气逐渐变得寒冷,父母稍有照护不周,孩子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呼吸道感感染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每年有400万~500万名0~5岁的小儿死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孩子三天两头发烧咳嗽,不仅影响健康发育,而且会并发心肌炎、风湿热、急性肾炎、败血症、脓胸、脑膜炎等严重疾病而危及生命。那么,怎样才能防范反复呼吸道感染呢?

一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庭居室应阳光充足,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初冬天室温以18~22℃,相对湿度以45%~55%为宜。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免污染空气,伤害孩子呼吸道。

二是常带孩子到户外适当运动。经常带孩子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踢球、做操、游戏、骑小自行车等,让孩子用凉水洗手洗脸,可增强孩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三是避免接触传染源。父母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酒楼茶馆、超市等公共场所玩耍,尤其是不要带孩子到患有感冒及其他传染病的人家串门,更莫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去医院探望病人,以防止传染得病。

四是饮食营养均衡合理。对婴儿最好完全母乳喂养,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周岁断奶后要培养孩子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饭菜要荤素搭配,粗细粮混吃,甜咸适中。由于小儿代谢生长旺盛,要注意摄入优质蛋白质,多吃些蛋类、瘦肉、鱼类和乳类制品。还要给孩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B及C,如动物肝脏、蛋黄、胡萝卜、青菜、五谷杂粮等,有利于增强呼吸道抗感染的本领。

五是让孩子多喝白开水。常让孩子喝白开水,尤其是25℃左右的新鲜凉开水,表面张力、密度、黏滞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生物活性和细胞内水分子活性近似,最易透过细胞膜发挥作用,加快代谢,促使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并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六是脚部保暖。脚是肢体的末端,血循环较差,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如果脚部着凉,可导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潜伏在体内的致病菌会大量生长繁殖而引发呼吸道感染。因此,父母要注意给孩子的脚部保暖,睡前用40℃热水给孩子泡泡脚,并按摩涌泉穴,对防范呼吸道感染大有裨益。

七是保证高质量睡眠。孩子体内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是在夜间熟睡时,若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规律可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既影响健康发育,又会使抵抗力下降。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孩子夜夜睡个好觉,可说是抵御呼吸道感染的良方。

八是经常洗手。手是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脏手上面的感冒病毒能存活70个小时,而干净的手上则不易存活。所以,孩子在饭前便后、平时玩耍后一定要用流水洗净双手。

九是合理服用药物。有的父母常给孩子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有的是让孩子喝“凉茶”,认为这样才能预防感冒。殊不知,常吃寒凉药易伤孩子的脾胃,损耗人体正气,给病菌入侵开了方便之门。有的父母一见孩子有个头痛脑热,就用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使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身体变得弱不禁风。因此,对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不可滥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服用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临证应用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方能达到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5中医如何治疗呼吸道炎症

中医认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因正气不足,尤其是肺、脾、肾三脏不足,卫外功能薄弱,对外邪的抵抗力差,加上寒暖不能自调,一旦偏颇,六淫之邪不论从皮毛而入,或从口鼻而受,均及于肺。外邪久恋,稍愈又作,往复不已。若治疗不当,容易发生咳喘、水肿、痹证等病证,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

恢复期则通过膏方调理,予以益气固表,或运脾和营,或补肾壮骨等治疗,均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其具体辨证分型为:

(1)营卫失和,外邪留恋型 证见反复感冒,恶寒怕热,不耐寒凉,平时汗多,肌肉松弛,或伴有低热,咽红不消退,扁桃体肿大;或肺炎喘嗽后久不康复;舌淡红,苔薄白,或花剥,脉浮数无力。一般治疗以扶正固表,调和营卫为主。常用药物如黄芪、桂枝、白芍药、甘草、大枣等。汗多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瘪桃干固表止汗;兼有咳嗽者,可加百部、杏仁、款冬宣肺止咳;身热未清者,加青蒿、连翘、银柴胡清宣肺热;咽红、扁桃体肿大未消者,加板蓝根、玄参、夏枯草、浙贝母利咽化痰消肿;咽肿便秘者,加瓜蒌仁、枳壳、生大黄化痰解毒通腑。

(2)肺脾两虚,气血不足型证见屡受外邪,咳喘迁延,不愈,或愈后又发,面黄少华,厌食,或恣食肥甘生冷,肌肤松弛,或大便溏薄,咳嗽多汗,唇口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数无力。一般治疗以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为主。常用药物如黄芪、白术、党参、怀山药、牡蛎、陈皮、防风等。余邪未清者,加大青叶、黄芩、连翘清其余热;汗多者,加稽豆衣、五味子固表止汗;纳少厌食者,加鸡内金、炒谷麦芽、生山楂开胃消食;便溏者,加薏苡仁、茯苓健脾化湿;便秘积滞者,加枳壳、生大黄导滞消积。

(3)肾虚骨弱,精血失充型证见反复感冒,甚则咳喘,面白无华,肌肤松弛,动则自汗,寐则盗汗,睡不安宁,五心烦热,立、行、齿、发、语迟,或鸡胸、龟背,舌淡红,苜薄白,脉数无力。一般治疗以补肾壮骨,养阴温阳为主。常用药物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五味子、麦门冬、菟丝子、泽泻、茯苓、牡丹皮、甘草、大枣等。汗多者,加黄芪、煅龙骨益气固表;低热者,加鳖甲、地骨皮清其虚热;阳虚者,加鹿茸、紫河车、肉苁蓉温阳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