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年人老说,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他们在年轻时付出了很多,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在年纪的时候才有了时间享受生活,但是对于很多老年人常常会被一些疾病折磨,老年人胃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时候是和年轻时的不良饮食有关。那么老年人胃炎该怎么治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目录
1慢性胃炎的病因
1、饮食及药物
饮食不规律、无节制,长期进食粗糙性食物或烈酒、浓茶、过热饮料、腌制食品,以及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及铁剂等均引起胃黏膜损伤,发生炎症。
2、幽门螺旋杆菌(Hp)
近10余年来,大量临床实验数据表明Hp是引起慢性胃炎尤其胃窦炎的主要因素。有人作过试验,让志愿者吞食Hp后发现可出现轻度上消化道症状。据统计胃窦炎的患者70%~90%有Hp的感染。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患者中Hp阳性率在84.3%~89.7%,而非活动性的患者中其阳性率仅27.1%~33.3%。
3、十二指肠液反流
因幽门和胃窦之间存在幽门括约肌,起着调节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的重要作用,并且可以限制胆汁反流入胃。当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十二指肠内液体易反流进胃,这些液体中含胆汁、肠液、胰液等,它们对胃黏膜造成损害,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等。
4、免疫因素
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常能检测出抗壁细胞抗体及抗内因子抗体,说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这类疾病的发生。
5、其他因素
如口腔、咽部、鼻腔内长期慢性炎症,上腹部放射治疗、以及内科慢性疾病如慢性右心衰、肝硬化、尿毒症等均引起胃黏膜慢性损伤。
2老人胃炎到底怎么治
(1)饮食卫生: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注意食卫生,因老年人胃炎的特点多是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相对减少功能减退。胃液对饮食中的细菌、病毒的杀伤作用减弱,以至于家庭共同进餐者中老年人发生急胃炎较多,而年轻人较少,所以老年人进食凉菜、生菜、生拌鱼、虾类食物时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另一方面,老年人进餐应讲究,进餐的时间应充足。细嚼慢咽,禁忌暴饮暴食。无体力活动时应每餐八分饱,有助于消化。
(2)饮食营养: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中,饮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当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使我们民族繁衍昌盛。中国有句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同时可以根据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调整饮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50岁以后人的形态和功能出现某些衰退现象,如:腺体分泌减少,新陈代谢缓慢,抗力降低,感觉功能减退,唾液分泌减少,牙齿松动脱落。胃酸分泌减少,胆汁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功能降低,基础代谢率降低10%~15%,60岁以上可减少20%,70岁以上可减少30%,多食可发胖,但也不能限制饮食防止发胖。
3慢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通常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并且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对于慢性胃炎的症状主要有两个方面。
1、消化道症状
85%的患者有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半数以上与饮食有关,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引起上腹疼痛或使上腹疼痛加重,有的与天气寒冷有关。50%左右患者存在饱胀感,患者进少量食物,甚至空腹时,都觉上腹饱胀。50%的患者有嗳气,患者因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可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部分胃窦胃炎患者出现类似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患者还可出现反酸、烧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2、全身症状
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表现为乏力、消瘦、头晕、舌炎、口角裂痕、甚至神经衰弱。部分患者可于短期内出现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呕吐等类似于胃癌的症状。恶性贫血一般见于胃体胃炎患者,在我国较少见。
生活中,治疗该病的时候,应该要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因素;要心胸开阔、保证足够的睡眠和适当的体力活动;忌烟酒、节制饮食,做到少量多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过冷、过硬、油炸的食物,不吃生葱、生蒜、辣椒、姜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
4胃炎如何鉴别诊断
1、胃癌:慢性胃炎之症状如食欲不振、上腹不适、贫血等少数胃窦胃炎的X线征与胃癌颇相似,需特别注意鉴别。绝大多数患者纤维胃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鉴别。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痛有一定规律性、周期性。胃溃疡多在餐后出现腹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腹痛多发生在空腹饥饿时。并常伴有反酸、烧心。
3、胃癌:腹痛无规律;开始为上腹不适、膨胀、沉重感。按胃炎治疗,症状也可暂时缓解。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贫血、消瘦、乏力等症状。
4、胰腺炎及胰腺肿瘤:腹痛为持续性,逐渐加重,常有后背牵涉痛。平卧时可诱发上腹痛,当坐位或髋关节屈曲时则缓解或减轻。
5、胆囊炎、胆石症:上腹痛常发生在脂肪餐和饱食之后,常为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多合并有黄疸,转氨酶升高。
6、肝炎,肿癌:常为右季胁区胀痛,左叶肝癌,可引起剑突下疼痛。
7、早期阑尾炎:病初有上腹痛,多于数小时后转移为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常与急性胃炎相混。
8、心绞痛,心肌梗塞:有一部分病人感到上腹痛,恶心,而到消化科就诊。但同时伴有胸闷,出汗。
查看详情>>5胃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一、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二、贫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
1、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
2、缺铁性贫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饭少,营养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三、胃溃疡:胃溃疡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同在,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缩变薄,并发糜烂、溃疡,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四、胃癌前期:慢性胃炎的癌变与胃炎性增生密切有关。有两种情况的慢性胃炎易癌变:
1、慢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者,癌变发生率比其它胃肠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肠病患者重视。
2、萎缩性炎伴肠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