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运动瘦身 >减肥

过于肥胖影响受孕吗

过度肥胖,又称肥胖症,是身体过度蓄积脂肪的一种病态,通常是由于身体摄入食物所含的能量超过所能消耗的能量,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下来而引起的。那么过度肥胖影响受孕吗?如何防治过度肥胖呢?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肥胖会不会影响受孕 过度肥胖有哪些危害 孕妈妈怎样避免孕后过于肥胖 肥胖症该如何治疗 肥胖症的预防

1肥胖会不会影响受孕

  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异常肥胖两种:前者是由于进食过多,运动消耗过少而引起,短时间内对身体的影响较小。而异常肥胖除了肥胖之外,常还有其他器质性疾病,如由于脑肿瘤、脑炎后遗症引起的中枢性肥胖可以有生殖器发育不良;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引起的肥胖可以呈满月睑、水牛背等特征;糖尿病引起的肥胖以及其他一些少见的特殊类型肥胖可同时发生多指,多毛、嗜睡等表现。

  由于雌激素容易蓄积在肥胖妇女的脂肪组织中,导致雌激素的代谢紊乱,所以肥胖妇女月经紊乱的很多,其发生率为56.2%,以月经稀少为多见。基础体温呈单相的也有52.1%。而且大多数的肥胖妇女其他内分泌也都有这样那样的异常,女性不孕的机会明显增多。

  因此,发生女性不孕的过度肥胖女性应当做详细的检查只有在根本解决原有的疾病后才会有怀孕的希望。就算是单纯性肥胖,也应尽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人不要太胖,以免增加造成女性不孕的有害因素。然而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女性平时一定要告诉重视。

2过度肥胖有哪些危害

  1、导致性功能障碍

  在一些性功能不佳、性生活不理想者中,肥胖者比率很高,相信很多男性深有感触!

  腹部肥胖会妨碍阴茎进入阴道,也同样影响爱爱动作的进行;

  男生肥胖使得沉重身体带来的压迫,给女生带来不适,甚至发生性交挤压综合征;

  若男女双方都肥胖,会使性交无法在阴道内进行。

  2、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肥胖导致活动时需要的热量及氧量增加,因而胸壁肥厚,膈肌升高从而降低肺活量,故导致组织缺氧,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气喘等,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3、对消化系统的危害

  肥胖可引起脂肪变性,发生脂肪肝以及轻、中度肝功能异常,同时慢性消化不良、胆石症、胆囊炎等发病率也较高。

  4、诱发心血管疾病

  肥胖易导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肌劳损、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塞等。

  5、出现内分泌、代谢紊乱

  肥胖使胰岛素的反应能力下降,导致胰岛素抵抗、葡萄糖利用障碍,从而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

  大部分肥胖病人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易出现高脂血症,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肥胖女性易内分泌失调使得更胖,常出现月经紊乱,有时伴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6、引发关节病

  由于体重基数过大,腰部及下肢负担过重,使得关节磨损、老化从而引发骨性关节炎。

  7、增加引发癌症的风险

  临床数据表明,过度肥胖会增癌症风险,其中包括大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肾脏癌、子宫癌、乳腺癌、卵巢癌、胆囊癌、肝癌等。

  8、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

  很多人会由于肥胖导致自尊心受创,从而形成孤僻、自卑、退缩等心理以及行为上的障碍,严重时会演变成焦虑症、抑郁症等。

3孕妈妈怎样避免孕后过于肥胖

  怀孕的时候过于肥胖,往往会有许多不良的影响。一般而言,怀孕中的体重增加,应该以10千克为大致的标准。若是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以说是有肥胖症。

  过于肥胖不但容易引起妊娠毒血症、糖尿病、慢性肝炎、心脏病等,而且容易引起难产,在生产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分娩时间过长造成阵痛微弱,或是早期破水等。

  因此,孕妇的体重增加,每一个星期最好不要超过0.5千克。此外,有肥胖倾向的人减轻体重后,胎儿的发育反而变化得比较好。因此,孕妇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有所节制,并且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怀孕的时候过于肥胖,生产之后往往难恢复身材。为了控制体重,必须注意下列所述的几点:

  1.怀孕的时候由于体质的改变,所以有许多的人都变得喜欢吃甜的食物。但是,甜的食物吃太多往往会造成肥胖,所以最好尽量少吃糕点、饼干之类的甜食物。

  2.不要养成吃零食、点心的习惯。虽然在孕吐期间,需要偶尔吃些零食、点心来补充体力。但是,有人到了怀孕中期及后期的时候,却改不掉吃零食、点心的习惯,这时,不妨多吃一些牛奶、水果、乳酪等食物。

  不过,过了孕吐期食欲仍然很不好的人,不妨采取少量多餐的吃法,而且能吃得下东西的时候,就多吃一点儿东西。

  3.尽量做一些家务或散步,让身体有所活动。因为食物消化得不好,对于胎儿的发育也会有不良的影响。

  4.在吃肉的时候,多吃一些瘦肉,尽量避免吃脂肪多的肥肉。

4肥胖症该如何治疗

  1、行为治疗

  通过宣传教育使病人及其家属对肥胖症及其危害性有正确的认识,从而配合治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自觉地长期坚持是肥胖症治疗首位及最重要的措施。

  2、控制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

  轻度肥胖者,控制进食总量,采用低热卡、低脂肪饮食,避免摄入高糖类食物,使每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多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如能使体重每月减轻500~1000克而渐渐达到正常标准体重,不必用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

  对严重肥胖患者可应用药物减轻体重,然后继续维持。但临床上如何更好地应用这类药物仍有待探讨,用药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因而选择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必须十分慎重,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衡量可能得到的益处和潜在的危险(利弊得失),以作出决定。

  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2000年关于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导意见:药物治疗只能作为饮食控制与运动治疗肥胖的辅助手段。有以下情况时可考虑药物治疗:

  ①明显的饥饿感或食欲亢进导致体重增加。

  ②存在相关疾病或危险因素,如IGT、血脂异常、高血压等。

  ③存在肥胖相关性疾病,如严重的骨关节炎、睡眠阻塞性通气障碍、反流性食管炎等。

  以下情况不宜使用减肥药物:①儿童;②原先有过该类药物不良反应者;③孕妇及乳母;④正在服用其他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的病人。

  目前获准临床应用的减肥药物只有奥利司他和西布曲明,但仍需长期追踪及临床评估。

  4、外科治疗

  空回肠短路手术、胆管胰腺短路手术、胃短路手术、胃成形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及胃气囊术等可供选择。手术有效(指体重降低>20%)率可达95%,死亡率<1%,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术前并发症可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或治愈。但手术可能并发吸收不良、贫血、管道狭窄等,有一定的危险性,仅用于重度肥胖、减肥失败又有严重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有可能通过体重减轻而改善者。术前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作出充分估计,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肺功能等,给予相应的监测和处理。

5肥胖症的预防

  肥胖应以预防为主,应使人们认识到其危险性而尽可能地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预防肥胖症应从儿童时期开始。目前,将肥胖理解为“病理环境中的正常生理过程”。肥胖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环境,而不是代谢缺陷的“病理”影响或者个体基因的突变,由于遗体因素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必须通过调控生活方式即合理的饮食及适宜的体力活动,来控制体重的上升。基于这种新观念,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普遍的预防计划。

  普遍性预防:是针对人口总体的,以稳定肥胖水平并最终减少肥胖发生率从而降低肥胖患病率为目标,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提倡适当体力活动以及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来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减少肥胖相关疾病,达到普遍性预防的目的。

  选择性预防:旨在对肥胖高危人群进行教育,以便使他们能和危险因素做有力的斗争。这些危险因素可能来自遗传,使他们成为肥胖的易患人群,所采取的措施是针对易于接触高危人群的地方进行,如学校、社区中心以及一级预防场所,方法是从教育入手,加以具体的干预措施,新加坡教育部对儿童采取这种预防措施后已经使肥胖的患病率从15%减少到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