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护肝吃什么好呢?每到过年、过节,朋友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应酬,所以说喝酒也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不可避免的话,那只有寻找一下解酒护肝的食物,这种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达到解酒护肝的功效也是比较好的,因为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够更好的减少酒精对于人体的伤害。下面来看看吧。
目录
1柠檬水能解酒吗
对于喝酒的人群而言,是可借助柠檬水解酒的。柠檬水中含有不少的果糖,临床研究发现,果糖对于解酒有一定效果。因此,喝酒后喝柠檬水,能起到一定的解救效果。
柠檬有利尿作用,所以饮用柠檬水可以加快身体排出毒素,有助维持健康的泌尿系统,而柠檬内的柠檬酸更可大大发挥酵素的作用,刺激肝脏进行排毒。而且柠檬拥有大量的维生素c,酒后和柠檬水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柠檬里面还有少量的果糖,据研究发现,果糖对解酒是有效果的。
柠檬有哪些功效
1)清除宿便
长期喝柠檬水的人,肠道都是比较干净的,不容易产生便秘的问题,能够产生排毒养颜的效果,宿便也会变排出体外。
2)补充维生素c
柠檬水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p,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也更容易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生成,让人更加年轻白皙。
3)有益心血管健康
柠檬水对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4)补充钙质
柠檬也含有丰富的钙,能够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钙。
5)祛痰
柠檬水和蜂蜜一起冲水合饮,能够起到祛痰的作用。
2吃什么解酒护肝呢
1.蛋类
蛋白质对于保护肝脏、增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具有很重要意义。
2.奶及奶制品
牛奶中蛋白质和无机盐都很丰盛,营养价值也高,并且轻易消化吸收。
3.禽及肉类
瘦肉和内脏供给丰盛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肝脏含铁丰盛,还含有叶酸、维生素B12,是很好的补血保肝食物。
4.水产品
各种淡水鱼、虾,以及海鱼,其营养价值与禽肉类相似。脂肪含量也相比少,这些优点比禽肉类更胜一筹。
5.豆制品
豆制品含有丰盛的蛋白质。并可以使食物品种多样化,价钱也较为廉价。
6.新鲜蔬菜和水果
这类食物是维生素C的重要起源,无机盐和纤维素含量也多,也是肝炎病人不可缺乏的食物,每日都应有足够的数目,尤其是蔬菜。
7.纯糖类食物
过往主意肝炎病人要多吃纯糖(蔗糖、麦芽糖、蜂蜜等),以为纯糖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事实上过多的糖在肠道内会发酵产气,往往影响食欲。另外还可使血脂增高,加速肝脏中脂肪的贮存,产生脂肪肝。所以肝炎病人多吃纯糖对病情并分歧适,仍是适量食用为好
通过食物来到达解酒护肝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所以各位朋友们,切勿空腹喝酒,应该在喝酒之前吃一些食物,比如我们上面所介绍的蛋类,奶制品或者是水产品等等,来降低酒精对于我们身体造成的伤害,同时保护我们的肝功能。
3常应酬警惕4大错误解酒法
错误解酒方法一:喝醋解酒
大量饮酒后,由于酒精对胃肠黏膜的严重刺激,使胃和十二指肠充血,胃酸分泌增加,同时促进了胰液的大量产生。此时喝醋,不仅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更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胰腺炎等病症。
错误解酒方法二:浓茶解酒
酒后喝茶,特别是醉酒后饮浓茶,茶叶中的茶碱等会迅速通过肾脏产生强烈的利尿作用,这样一来,人体内的酒精会在尚未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时,过早地进入肾脏,从而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另外,茶叶所含的茶碱、咖啡因同样具有兴奋作用,这对醉酒人的心脏来说,等于火上浇油,更加重了心脏负担。
错误解酒方法三:抠喉咙解酒催吐能要命
“抠喉咙”催吐是一种不科学的解酒方式,容易导致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急症,对身体造成伤害。人在剧烈呕吐时,会令腹内压增高,容易引起胃出血。有时候,醉酒者意识不清,会把呕吐物吸入肺部,有引起窒息等危险。
错误解酒方法四:汽水解酒
汽水对人的胃肠有损害,会刺激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影响消化酶产生,甚至会导致急性胃肠炎、胃痉挛。有些患有肠胃病的人,在醉酒后又大量喝汽水,会造成胃和十二指肠大出血。血压不正常的人,在酒后喝汽水,可导致血压迅速上升。
4中医有哪些按摩解酒方法
1、正反揉脐。用手掌放在肚脐部,先顺时针揉50次,再逆时针揉50次。因肚脐及周围有神阙、肾俞等穴位,刺激这些穴位,醉酒的不适症会相应缓解。
2、上下擦腹。用手指上起剑突(即胸骨下端突起处),下至耻骨联合(即阴毛附着处)反复揉擦以有温暖感为止,可以来回20次。此处有丹田、神阙等诸多要穴,按摩此处主要是调节胃功能,调畅升降出入,以达到健胃、疏肝解郁之功效。
3、拇指揉按足三里穴、中脘穴,加揉足底胃反射区、太冲、中封,以增强肝的解酒毒功效;最后可揉脾经的太白穴。如果伴有头痛、头昏,可按摩百会及双侧太阳穴。
5枳椇子解酒奏效快
中药枳椇子——解酒良药
枳椇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拐枣,又名鸡距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其枝、叶,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枳椇子含葡萄糖、果糖、硝酸钾、过氧化物酶等成分,能清除酒后体内产生的过量自由基,阻碍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从而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减轻乙醇对肝组织的损伤,避免酒精中毒。民间就有“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说法,酒后生吃几颗拐枣,能醒酒安神。
【主要应用】
1.水肿证。本品通利二便而消肿。用于水湿停蓄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证,可与猪苓、泽泻、椿皮等同用。
2.酒醉。本品善解酒毒,清胸膈之热。治酒醉后诸症,将本品与麝香为末,面糊为丸,盐汤送服,如枳椇子丸(《世医得效方》)。用于饮酒过度,成痨吐血,如《重庆草药》以之与红甘蔗,炖猪心肺服。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关于枳椇子解酒的趣闻,古书中有很多记载。陆玑《疏义》云:“……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本草衍义补遗》中记有:“一男子年三十余,因饮酒发热,又兼房劳虚乏……必须鸡距子解其毒,遂煎药中加而服之,乃愈”。
《苏东坡集》中还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苏东坡的一个同乡揭颖臣因长期喝酒得了一种饮食倍增、小便频数的病,久治不愈,并越发严重。后来苏东坡向他推荐了一个名叫张肱的医生,张肱诊后认为是慢性酒精中毒。于是张肱用醒酒药为他治疗,多年痼疾就此痊愈。张肱所用的一味主药就是“枳椇子”。苏东坡不仅记录了这个小医案,还常以枳椇子作为醒酒良药向友人推荐。
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主产于陕西、广东、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野生或栽培。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连果柄摘下,晒干,或碾碎果壳,筛出种子,除去杂质,晒干,生用。味甘、酸,性平。归脾经。具利水消肿,解酒毒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