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胃虚寒如何治好呢

脾胃虚寒堪称得上是生活当中的常见疾病,一般脾胃虚寒的表现为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吃下东西去,以后不消化总是感觉到腹部胀痛,特别是很多的儿童经常会出现类似这样的现象,一把或中医的方法起到治愈的作用,那么对于脾胃虚寒怎么治一下又会出现哪些症状呢?我们就来提了解一下。

目录 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脾胃虚寒如何治好呢 中医治脾胃虚寒的偏方 脾胃虚寒吃什么好 脾胃虚寒有什么危害

1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第一:改变生活习惯

  (1)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少喝酒,一些辛辣食物、油炸食物、碳酸饮料等等要少碰。

  (2)放松心情,不要出现大喜大悲的情况,并且不要过度劳累。

  (3)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工作,少吃一些生冷食物。

  (4)不要胡乱吃镇痛药,是药三分毒,多吃镇痛药会导致体质下降,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

  (5)坚持每天吃饭“八分饱”的保健生活方式。

  (6)如果出现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等的症状,一定不能够掉以轻心,而是应该立即接受治疗。

  (7)每天都要吃早饭,可以适当的喝牛奶或者豆浆。

  (8)减少生气的数量,否则生气对于脾胃的伤害非常的大。

  第二:饮食上调理脾胃虚寒的现象

  食谱一:米粥

  材料:大米、清水

  做法:将大米淘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加入侍郎的清水;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熬煮,大约四十分钟之后就可以起锅直接食用,不能够等放凉之后食用

  食谱二:黄芪建中汤

  材料:黄芪、建中

  做法:将黄芪和建中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大约四十分钟之后,去除渣滓直接服用药液。

  功效:黄芪具有补气的作用而建中则能够温养脾胃散除寒气,两种草药结合之后,可以有效地治疗脾胃虚寒。

2脾胃虚寒如何治好呢

  意见建议:脾胃虚寒人常有以下表现:食欲不振,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得温减轻,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口淡不渴,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大便稀溏。

  四肢不温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脾胃虚寒的病人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规律,不要饥一顿饱一顿,应多食性温味甘,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

  如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鲢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莱、干姜、花椒、胡椒、山药、大枣、生姜、大葱、桂圆、红糖等。适当吃一些温热性质的水果如荔枝、桃、龙眼。

  石榴、椰子、榴莲、杏等。 脾胃虚寒的病人还应忌食性味寒凉的食物和蔬菜,如猕猴桃、甘蔗、莼菜 、西瓜、茭瓜,蚌肉、螺蛳、蟹、柿子、香蕉、苦瓜、梨、荸荠、甜瓜等。 此外,寒性胃痛者还应忌食绿豆、柿饼、生番茄、竹笋、瓠子、生菜瓜、海带、生莴苣、生萝卜、生藕、生黄瓜、生地瓜、金银花。

  菊花、薄荷、鸭蛋、蛤蜊、豆腐、冷茶以及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性凉生冷的食品会使脾胃虚寒疼痛加剧。

  所谓的脾胃虚寒毒素和平时的饮食饮食有很大的关联,平时使用了寒性的食物,凉性的食物就会造成肠胃的不适或者饮食不规律,总是会早饭也会形成脾胃虚寒的主要因素。

3中医治脾胃虚寒的偏方

  方1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方2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方3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4

  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烧沸,酌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须开怀食饮。

  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方5

  丁香1.5克,肉桂1克,红糖适量。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人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温胃散寒,适用于感寒腹痛。

  方6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方7

  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2次。

  本方适用于感寒后之胃部疼痛。

  方8

  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将前述各味一齐放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入,空腹服,日3次。

  本方健脾温中,适用于胃部疼痛。

4脾胃虚寒吃什么好

  一、红糖姜肚煲

  主材:猪肚一个,生姜四两,红糖二两(糖尿病患者不用)。

  制法:将猪肚洗净,生姜切成丝,与红糖一道放入猪肚内,两头用棉线扎紧,加清水煮至肚烂,食肚喝汤。

  功效与主治: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症见脘腹冷痛,遇寒加重,口泛清水等。

  二、肉桂砂仁炖牛腩

  主材:鲜牛脯250克,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生姜3片。

  制法: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腩洗净切块,焯水去除膻味。把全部材料放人炖盅内,加凉开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调味后食用。

  功效与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气滞,症见脘腹冷胀疼痛者。

  三、胡椒羊肉汤

  主材: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下锅爆香。把胡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2小时,调味后食用。

  功效与主治:温中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服食。

  四、姜粥

  主材:干姜10克,高良姜10克,大米50克。

  制法: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和干姜,至米熟粥成(约5-10分钟)即可,趁热服食。

  功效与主治: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常有胃脘隐痛的患者服食.

  五、桂枝浴足方

  主材:桂枝20克

  制法:每晚取桂枝20克,加水1.5L,煎煮15-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洗脚盆中,候温或兑入适量凉水,使水温微烫,泡脚20分钟左右。

  功效与主治:桂枝浴足可温通胃经经气,使得寒邪得散,胃痛得解。

5脾胃虚寒有什么危害

  1、容易腹泻,

  稍微吃一点寒凉的、油腻的东西或者过度疲劳、忧虑的时候就容易发病,这种类型的腹泻,有时发病,有时好,要么,就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症状,长期腹泻,不仅可导致肠道的一系列病变,还会导致脱水、休克等严重病情。

  2、导致很多胃部疾病的诱发,

  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等;脾胃虚寒,人的体质下降,各种胃肠疾病,就容易接踵而来。

  3、出现脾胃虚寒的时候,患者还可能会导致肝气郁滞、头痛以及失眠和心悸等症状,而男性甚至会出现遗精以及腹泻症状。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调理方法一

  高良姜,粳米。

  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调理方法二

  丁香,肉桂,红糖。

  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入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适用于感寒腹痛。

  调理方法三

  小茴香,胡椒。

  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