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腹部肿瘤 >肝癌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那肝癌早期有哪些症状,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癌的症状 引起肝癌的原因有哪些呢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常见10个问题 乙肝离肝癌到底有多远

1肝癌的治疗方法

  1.以肿瘤的体积的变化作为衡量疗效的标准其规定如下。

  1完全缓解:可见肿瘤消失并持续一月以上。

  2部分缓解: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50%以上并持续一月以上。

  3稳定: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不足50%,增大不超过25%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4恶化:肿瘤两个最大的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增大不超过25%。

  2.以甲胎蛋白的含量变化作为衡量疗效的标准。  术后AFP降至正常为手术属根治的依据。

  3.以治疗后生存期为衡量疗效的标准。  治疗后病人生存期的长短反映了治疗的最终效果,所以是最有价值的疗效标准。

  二、肝癌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早期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五年生存率越高。手术适应证为:①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②无明 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③肝功能代偿尚好,凝血酶时间不低于50%者;④心、肝、肾功能耐受者。在肝功能正常者肝切除量不超过70%;中度肝硬化者不超过50%,或仅能作左半肝切除;严重肝硬化者不能作肝叶切除。手术和病理证实约80%以上肝癌合并肝硬化,公认以局部切除代替规则性肝叶切除无期效果相同,而术后肝功能紊乱减轻,手术死亡率亦降低。由于根治切除仍有相当高的复发率,故术后宜定期复查AFP及超声显象以监察复发。

  2.微创靶向治疗  肝癌一旦发展到了晚期,大多数的病人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机会,这时候的治疗就以减轻肝癌患者的痛苦和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

  3.放射治疗  由于放射源、放射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准确定位使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地位有所提高,疗效亦有所改善。放射治疗适于肿瘤仍局限的不能切除肝癌,通常如能耐受较大剂量,其疗效也较好,外放射治疗经历全肝放射、局部放射、全肝移动条放射、局部超分割放射、立体放射总量超过近有用质子作肝癌放射治疗者。有报道放射总量超过40Gy4000rads容气量合并理气健脾中药使一年生存率达72.7%,五年生存率达10%,与手术、化疗综合治疗可起 杀灭残癌之作用,化疗亦可辅助放疗起增敏作用。肝动脉内注射Y-90微球、131I-碘化油、或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等可起内放射治疗作用。

  4.中药治疗  肝癌是我国常见癌症之一。临床表现早期起病长颇隐匿,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通过甲胎蛋白的检测或普查而发现。常见症状有肝区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上腹胀慢,食欲减退,上腹部肿块呈进行性肿大,全身症状有消瘦、发热、腹泻、黄疸,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脏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等。

2肝癌的症状

  1.原发性肝癌(1)症状 早期肝癌常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

  (2)体征 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 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肾衰竭等。

  2.继发性肝癌

  (1)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无肝病病史的患者,肝脏转移尚属早期,未出现相应症状,而原发肿瘤症状明显多属中晚期。此类患者的继发性肝癌多在原发治疗的检查、随访中发现。

  (2)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患者多主诉上腹或肝区闷胀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差、消瘦或发热等。体检时在中上腹部可扪及肿大的肝脏,或质地坚硬有触痛的硬结节,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黄疸和腹水等。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原发性肝癌,但一般发展相对缓慢,程度也相对较轻,多在做肝脏各种检查时疑及转移可能,进一步检查或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原发肿瘤。部分患者经多种检查无法找到原发癌灶。

  (3)既有原发肿瘤,也有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原发肿瘤及肝脏转移癌均已非早期,患者除肝脏的类似于原发性肝癌的症状、体征外,同时有原发肿瘤引起的临床表现,如结、直肠癌肝转移时可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以及便血等。

3引起肝癌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长期食用腌制、煎炸、熏烤类食物:腌制食品都含有亚硝胺,煎炸、熏烤食物中3、4-苯并芘,都能诱发癌症,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减少食用腌肉、咸鱼、烤肉、烤肠、咸菜等腌制、煎炸、熏烤类食物。

  二、慢性肝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尤为密切,被医学界称为肝癌化学中的“催化剂”,其中以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为重中之重,有数据显示肝癌病人中约有40%以上的病人有慢性肝炎病史,且澳抗(HbsAg)阳性者占多数,所以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被视为肝癌的重要病因。

  三、化学致癌物质:引发肝癌的原因有哪些?能引起肝癌的化学物质以N-亚硝基化合物为主,如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等。此外,农药、酒精、黄樟素等亦能诱发肝癌。

  四、水源污染:饮用水水质的严重污染,特别是污染的沟水,其次为河水,井水最低。在没有自来水设施的乡村,应提倡饮用井水。

  五、基因突变:近年来,还有人认为,环境中的突变原和病毒作用激发肝细胞分裂反应途径的活化,引起细胞点的突变和基因易位,是加速癌细胞增殖的可能因素。所以这也是引发肝癌的原因之一。

  肝癌对于一个人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的,对于肝癌来说呢发病率确实是很高的,对于肝癌来说呢,引发的原因是很多的,上面的一些因素会到导致肝癌的发生的,比如长期吃一些煎炸食品也会造成肝癌的。

4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常见10个问题

  1.为什么肝癌术后还会复发

  肝癌是全身性疾病,肝癌发展到一定阶段,肿瘤细胞可能转移到其他器官(肺部、骨骼、脑等),行肝移植前,现阶段的检查检测不到,术后因免疫抑制状态,潜伏在其他器官的微病灶可能导致肝癌复发。

  2.哪些情况预示肝癌复发

  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AFP升高,术后降至正常,如复查AFP明显升高,提示肝癌复发。术前AFP正常,术后定期复查胸部、上腹部CT中提示异常病灶,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或随访提示逐渐增大的,提示肝癌复发。

  3. 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肝癌复发

  口服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和静脉化疗(奥沙利铂、三氧化二砷);辅助应用槐耳颗粒、胸腺肽可以预防肝癌复发。

  4.肝癌复发后怎么办

  如明确肝癌复发(肝内、肺内),肝内复发可行手术治疗尽可能手术切除,如不能行手术治疗,可行DSA、B超引导下微波、射频消融、无水酒精注射和伽马刀放射等治疗,肺内复发可行CT引导下微波射频消融和伽马刀放射等治疗,同时行口服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或静脉化疗(奥沙利铂、三氧化二砷)全身治疗;辅助应用槐耳颗粒、胸腺肽。

  5.什么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

  对于肝癌肝移植患者化疗主要是口服化疗(索拉非尼、槐耳颗粒、卡培他滨)、静脉化疗(奥沙利铂、三氧化二砷);靶向治疗主要是索拉非尼(多吉美)口服化疗;放疗主要包括伽马刀、射波刀等放射治疗。

  6.什么是DSA

  经股动脉做超选插管至肝动脉,注入栓塞剂(如碘油)和抗癌药物,有一定的姑息性治疗效果,多用于无法切除的肝癌,或对于无法确定的肝占位性质诊断治疗。

  7.什么是肝癌微创治疗

  肝癌微创治疗主要有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行射频、微波或注射无水酒精治疗。

  8. 肝移植术后可以用胸腺肽、冬虫夏草吗

  可以用,临床上多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对保护或改善肝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抗肿瘤能力均有较好的作用。

  9. 复发部位在肝内,能否继续做肝移植

  复发部位在肝内,并且行全身PET-CT检查其他部位无肿瘤侵犯,可继续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10. 其他部位出现肝癌转移怎么办

  其他部位出现肝癌转移后在行全身治疗同时,能行手术首选手术切除,如不能行手术切除,根据复发部位情况可行伽马刀放射治疗,无水酒精注射等治疗。

5乙肝离肝癌到底有多远

  我国是个乙肝大国,大多数人口在一生中都有可能接触过乙肝病毒,其中有10%左右的人感染并携带乙肝病毒。

  那么,乙肝真的会导致肝癌吗?

  答案是,会。

  乙肝就是一场发生在肝脏上的战争,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细胞的战斗太过激烈难免会破坏“战场”,使肝脏受到损伤,细胞坏死。

  慢性乙肝就是这样一场你争我夺的拉锯战。长期战乱使得肝脏组织反反复复发生炎症,坏死,肝脏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不断纤维化,最后逐渐形成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癌的高危因素,约80%-9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以及肝硬化的背景。

  此外,肝细胞加快再生的过程中基因突变也可能诱发肝癌。

  慢性乙型肝炎逐步发展成肝硬化,到最后发生癌变,就成了最常见的“乙肝三部曲”发病模式。

  最后罹患肝癌的其实只占少数

  看到这,许多乙肝患者可能就慌了,难道这是无法逃脱的命运吗?

  大家先不要太过紧张,尽管乙肝病毒感染者人群基数比较大,肝癌的发生也的确和乙肝有关,但真正最后患肝癌的其实只有少数人。

  前面我们已经提过,我国约有10%左右的人口感染并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有一小部分会发展成为慢性乙肝。这个比例有多大?

  据医学资料显示,在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的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并且由于乙肝疫苗的出现和及时进行母婴阻断,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也在减少。

  而在这些慢性乙肝患者中,又只有一小部分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纤维化)。最后,只有10%左右的肝硬化患者会发展成原发性肝癌。

  阻止乙肝癌变,怎么破?

  不是所有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都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只有乙肝反复发作,免疫力下降,基因突变的情况才容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要阻止乙肝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关键是要及时控制乙肝。乙肝病毒感染要重视,但也不必谈虎色变、极度恐慌。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肝癌的发生呢?

  首先,重视疫苗接种,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

  这一点我们国家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如普及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使绝大多数儿童不再感染乙肝病毒。

  其次,合理治疗,避免慢性乙肝的反复发作。

  乙肝病毒并不可怕,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只有很少部分发生原发性肝癌。

  可怕的是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复制、慢性肝炎反复发作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促使肝纤维化不可避免地导致肝硬化,肝细胞加快再生的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肝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因此,恰当的治疗和控制非常重要。

  第三,服用抗病毒药物,使用自由基清除剂。

  除了抗乙肝病毒药物,近年有研究发现,慢性肝病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使用自由基清除剂预防肝癌,降低自由基对肝细胞攻击导致的癌变。

  自由基清除剂主要有原花青素、苹果多酚、硫辛酸、维生素E、维生素C等。

  再者,改变生活方式,少熬夜饮酒。

  肝癌基本上是一种环境疾病,一种生活方式的疾病,因此在改良生活方式这里我们大有可为。

  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有长期疲劳。古语云:积劳成疾。疲劳是百病之源,尤其是熬夜,是对肝脏有巨大的损害作用。

  过渡饮酒。酒是穿肠毒药,形象地说,喝醉一次酒就是患一次肝炎,长此以往,肝脏能受得了么?

  心情不良。前面也提到过,怒伤肝,不良的情绪也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作用。

  最后,高危人群每半年查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

  尤其是“小三阳”患者,“小三阳”一般为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趋向恢复。此外,还有慢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人群中最多的是所谓的“健康病毒携带者”,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肝功能基本正常;化验检查是“大三阳”或“小三阳”;没有肝区不适等任何征兆。

  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易于被忽视,故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潜在的危险性。对35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慢性肝炎,肝硬化5年以上,直系亲属三代中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每半年检测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