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有肾阳虚情况时,就容易伴随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的情况存在。因此对于长时间手脚冰凉的人群而言,极大可能是肾阳虚所致。需要进行饮食方面的调理。肾阳虚是一种虚寒症,最主要的表现为畏冷怕寒。肾阳虚给患者会带来严重的伤害,我们患者一定要做好相关的保暖措施。那么,得了肾阳虚该怎么治疗呢?
目录
1阳虚体质的人怎么养生
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色白,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患病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精神调养: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饮食调理:多食具壮阳效用的食品,诸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药物养生: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匮肾气丸。
2肾阳虚的症状及食疗方法
肾阳虚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肾阳虚是是一种虚寒证候,中医称为肾阳虚证。导致肾阳虚的病因主要有素体阳虚,年老肾亏,久病伤肾,房劳过度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当然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要及时的调理过来。
肾阳虚的症状表现主要为:腰膝酸软,男性可出现阳痿早泄,女性则会有宫寒不孕的症状,另外患者还会出现小腹频繁,夜尿多,畏寒,下肢冷以及精力不足,面色白或头目眩晕,脉沉弱而迟均等等症状。
对于肾阳虚的症状,治疗当然是选择中医中药效果比较好,一般中医治疗主要就是以温补肾阳为主,如可以选择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另外还有一些中药也是可以选用的,如鹿茸、附子、桂枝、冬虫夏草、海马等都可以,不过中药治疗讲究辩证施治,所以建议对于药物的选择要面诊中医师后让医生对症开药是最好的。
肾阳虚有什么食疗偏方?
花生红枣汤
连衣花生200克,红枣30~50克。红枣、花生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花生烂熟即可。温补脾肾。吃红枣、花生,喝汤。
鸡蛋猪腰粥
鸡蛋1个,猪腰1只,糯米60克。猪腰去筋膜切片,鸡蛋打碎加入调料拌匀,糯米煮粥,将成时加入鸡蛋、猪腰稍煮即可。补肾健脾。可作早晚餐或点心服食。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30克,羊肉500克,生姜30克。将羊肉、当归、生姜均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料酒、清水适量,煮至羊肉熟烂,调味即可。温阳散寒养血。吃羊肉喝汤。
3四肢冰冷就是肾阳虚吗
有可能是肾阳虚,造成的,有以下症状 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性欲减退,面色虚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汤薄。
肾阴虚症状,腰膝酸软、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遗精、早泄,手心脚心,心口感觉热,盗汗。
手脚冰凉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吃什么好?
一养元精,肾内固精,养精蓄锐。从根本上彻底改善冷淡,无力乏力功能障碍。
二养元气,补中气,养元气,行气活血。行气活血,精元固体。使得人体气血畅通,精力充沛。
三养元阳,安五脏。达到对肾脏以及周围脏器的持久养护,温煦,使得气血通畅,养精,续精,固精,提高免疫力。
四根据补肾益气法原理,采用排毒、补能、升级三为一体的壮阳方式,及时排出肾脏以及海绵体的毒素,补充性能量,并升级性免疫能力,让巨大的毒副作用趋向于归零,彻底治愈。
4肾阳虚的食疗方法
1.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
生姜20克、当归20克、羊肉100克。
做法
羊肉先用水焯一下,将生姜切片。当归用纱布包裹后一起与羊肉炖。
功效
现在气候逐渐转凉,有温补作用。尤其温肾。尤其是年老体弱。但发烧、上火、咽喉疼痛的人忌用。
2.甲鱼滋肾汤
原料
甲鱼1只(300克以上者),枸杞子10克。熟地黄15克。
做法
先将活甲鱼杀死之后进行清洗,之后将其切成小块放入锅中进行大家炖煮。在煮的时候加入枸杞、熟地就OK了。煮好之后即可食用了。
功效
滋阴补肾,能滋阴凉血;枸杞滋补肝肾。方中鳖肉。益精明目;熟地滋阴补血。头痛属肾阴虚者宜食本方。
3.豆瓣鲤鱼
原料
带骨鲤鱼肉250克,豆瓣酱30克。
辅料
葱10克,姜10克,蒜10克,湿淀粉15克,酱油10克,醋5克,白糖5克,味精1克,料酒10克,鲜汤75克,色拉油500克(约耗70克)下葱末。
烹调方法
将鱼肉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将色拉油入锅、呈旺火烧至油热时下鱼块炸黄捞出。锅中留少许油。姜末、蒜末、豆瓣酱煽香,加酱油、料酒、白糖、鱼块、鲜汤入味,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功效
鲤鱼味甘、性平。可利水消肿、下气通乳,为补益利水养生之品。
5怎样调理阳虚体质
1、精神调养 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2、环境调摄 此种人适应寒暑变化之能力差,稍微转凉,即觉冷不可受。因此,在严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温”,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补阳气。“无厌于日 ”,有人指出,如果能在夏季进行二十至三十次日光浴,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可以大大提高适应冬季严寒气候的能力。因为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毛孔、腠理开疏,阳虚体质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睡眠时不要让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同时避免在树荫下、水亭中及过堂风很大的过道久停,如果不注意夏季防寒,只图一时之快,更易造成或手足麻木不遂或面瘫等中医所谓的“风痹”病的发生。
3、体育锻炼 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具体项目,因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内养操、工间操、球类活动和各种舞蹈活动等,亦可常作日光裕、空气浴,强壮卫阳。气功方面,坚持做强壮功、站桩功、保健功、长寿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