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每顿饮食都要格外的引起重视,只有这样,小孩才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小孩养胃吃什么?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不要因为小孩喜欢吃什么就一直给她吃,这样只会纵容小孩,另外还有就是要学会引导,不要因为小孩不吃就对小孩的态度不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孩养胃吃什么呢
目录
1宝宝上火吃什么
1、豆芽菜
豆芽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合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人群食用。黄豆芽健脾养肝,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
推荐吃法:豆芽肉片汤。
食谱原料:
黄豆芽320g,瘦猪肉160g,姜、生粉、、生抽、盐、酱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切去黄豆芽的根部,洗净沥干水。
2.下油把姜爆香,再下黄豆芽,炒至软身,取出。
3.瘦猪肉切成片,并加入生抽和生粉拌匀。
4.烧水,待水开以后,放入姜片和黄豆芽煲半个小时,再下肉片煲15分钟,调味即可。
健康提示:
此菜能清血解毒,尤其适合春季上火者食用,所以宝宝上火时,可以试试这道菜。
2、韭菜
韭菜是养阳的蔬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可以多吃一些,而且多吃韭菜还可增强人体的脾胃,对肝功能也有益处。
2宝宝上火的症状
1、大便干
症状:大便干结,粪便硬结而量少,呈栗粒状,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危害:患上便秘的宝宝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便秘会降低免疫力,让宝宝被外界病毒所侵害。长期排便不畅,会引起习惯性便秘。
2、小便黄
症状: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颜色变黄,分量变少。
危害:长期小便短黄,代表宝宝身体经常水分缺失,正常生理活动和身体发育必然受到影响。
3、口舌生疮
症状:未会说话的宝宝多表现为不肯吃饭,容易烦躁,不安哭闹,甚至不愿喝水。有些宝宝会不时在口腔附近用手触动。
危害:口舌生疮导致宝宝不肯吃饭、烦躁不安、甚至不愿喝水,使宝宝正常营养供应不足,影响身体发育。而且一不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口角炎,即为“烂嘴角”。
4、睡不香
症状:宝宝睡觉的时候经常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易惊醒,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
危害:睡不香导致生活作息紊乱,也使宝宝容易出现生气、精神烦躁、脾气急躁冲动、情绪波动等状况,从而进一步加重宝宝上火问题。最终导致发育不良、抵抗力下降等后果,影响宝宝正常身心发展。
3巧妙预防宝宝打嗝的实用6招
1.如果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打嗝及溢奶,可在喂奶后让宝宝直立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气,且半小时内勿让其平躺,4个月大后可添加米粉或麦粉以增加奶的黏稠度,防止打嗝。
2.如果宝宝打嗝是因为对牛奶蛋白过敏,可依医师指示使用特殊配方奶粉。
3.平时喂食宝宝要在安静的状态与环境下,千万不可在宝宝过度饥饿及哭得很凶的时候喂奶。
4.喂奶姿势要正确,进食时也要避免太急、太快、过冷、过烫。
5.在宝宝打嗝时可用玩具或轻柔的音乐,来转移、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以减少打嗝的频率。
6.让宝宝在喝奶的中间休息一下,让宝宝直立站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排气,打完了饱嗝可避免连续打嗝。
4新生儿健康标准
重疾症状描述
如果宝宝有严重疾病话,重要的是尽快去医院治疗。以下症状应该被视为重疾:
高声或微弱或连续的哭;
游戏中无响应或不活跃;
宝宝囟门隆起;
颈部僵硬;
超过8个小时不喝水或喝奶;
三个月不到时体温超过38℃,或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时,体温超过39℃;体温高,但手脚冰冷;
高温伴随精神萎靡,惊厥或抽搐;
脸色发青,苍白或铁青;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异常昏昏欲睡,难以唤醒或好像不认识人;
反复呕吐或胆汁染色呕吐;
如何应对重疾
A.出现以下情况请叫救护车:
a.停止呼吸;
b孩子呼吸困难;
c.无意识或看似什么都不知道了;
d.醒不来。
B.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就请送急症室:
a.发烧并持续昏睡,即使使用了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b.有呼吸困难;
c.严重腹痛;
d.身上有伤口且流血不止;
e.胳膊或腿受伤,这意味着无法使用肢体;
f.吞下毒药或片剂。
总之,父母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父母通常比其他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孩子的喜好,所以父母也知道孩子身上的一些异常地方或让人担心的地方。
案例分析
以孩子I型糖尿病症状为例:
I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始于孩童时期和青年时期的一种疾病,它不能被预防或治疗,通常情况下发病速度很快。从半岁后,糖尿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5小孩养胃吃什么呢
1,小米粥
材料:小米半碗,水适量。
做法:小米用清水浸泡15分钟,淘洗干净,加入凉水,大火烧开,小火煮十五分钟,关火即可。
功效:进食后可以在孩子的胃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养胃效果十分出色。
2、党参鸡汤
材料:鸡1只(约1000克),党参10克,白术5克,茯苓10克,青皮5克,薏苡仁10克,菟丝子10克,锁阳5克,仙灵脾5克,路路通10克,穿山甲10克,姜片5克,葱10克,盐3克,料酒10克,清汤1500克。
做法:鸡杀后去毛、内脏,洗净。党参、薏苡仁洗净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包于干净纱布内。各料放沙锅内,加汤炖约2小时,去药袋、姜、葱,调味即成。
功效:党参不燥不腻,既补脾胃之气,又补益肺气,为脾肺气虚常用之品。
3、白术茯苓鸡汤
材料:白术5克,白茯苓5克,白芍5克,甘草3克,鸡翅500克,枸杞10克,四季豆50克。调料精盐适量,姜片3片,清水12杯。
做法:将鸡翅洗净斩块备用。锅中加沸水烧沸,下入鸡翅焯透,打去浮沫捞出,其他原料洗净。沙煲内加清水煮沸,将各种原料全部放入大火煲至20分钟,转至小火煲2小时,撇出浮油,加精盐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