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长期消化不良也不管,放任疾病越来越严重,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疾病突发,很多人多年的消化不良还会诱发便秘,长期下来的话,胃炎疾病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出现了,如果患上了胃炎,那么肠胃不好的情况下就很难及时的将症状给处理好,胃炎还会有反酸的现象,很多人对这样的症状都是苦不堪言的,那么消化不良引起了胃炎怎么办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胃炎的日常预防
1、远离化学刺激
如口服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利血平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大量饮用烈性酒、浓茶、咖啡等,均可刺激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糜烂,而致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发生。
2、避开病菌因素
急性胃炎的诱发原因常见的是由于不洁饮食所致的急性胃炎,常见的细菌感染为葡萄球菌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沙门菌属内毒素及嗜酸杆菌。幽门螺杆菌在急性感染期也出现急性胃炎,若未能消除可能转化为慢性活动性胃炎。病毒感染因素常见的有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
3、其他因素:
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应激状态,各种因素所致的机体变态反应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维生素缺乏病、小肠吸收不良及晚期癌肿等均可作为内源性刺激因子,引起胃黏膜急性炎症。
2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炎怎么办
桔子蜂蜜
橙子1只,蜂蜜50克。将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后带皮切成4瓣。橙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25分钟,捞出橙子,待温加枣花蜂蜜留汁即成。代茶饮。
枸杞藕粉
枸杞25克,藕粉50克。先将藕粉加适量水小火煮沸后,再加入枸杞,煮沸后,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100?150克。
蜂蜜桃汁
蜂蜜20克,鲜桃1个。先将鲜桃去皮,去核后压成汁,再加入蜂蜜和适量温开水即成。每日1~2次,每次100毫升。
胡萝卜炒陈皮瘦肉丝
配方:胡萝卜200克,陈皮10克,瘦猪肉100克。
制法:胡萝卜切丝,猪肉切丝后加盐、黄酒拌匀,陈皮浸泡至软切丝。先炒胡萝卜至成熟后出锅,再用油炒肉丝、陈皮3分钟,加入胡萝卜丝、少许盐、黄酒同炒至干,加水少量焖烧3~5分钟,撤入香葱即成。
功效:宽胸理气。
丁香鸭
配方:公丁香5克,肉桂5克,草豆蔻5克,鸭子1只(约1000克)。
制法:鸭子洗净,公丁香、肉桂、草豆蔻用清水3500毫升煎熬2次,每次20分钟,滤出汁,约3000毫升,将药汁倒人砂锅,放入鸭子,加葱、姜,用文火煮至七成熟,捞出晾凉。在锅中放卤汁,将鸭子人卤汁煮熟,捞出,卤汁中加冰糖10克及少许盐、味精,再放入鸭子,用文火边滚边浇卤汁,皮色红亮时捞出,抹麻油即成。
功效:理气温中止痛。
3胃炎的检查
检查
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检,是确诊胃炎的主要方法。
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阳性率高达70%~90%,可通过胃镜取胃黏膜组织检查,也可查患者血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还可以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前后检查,作为追查指标之一。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甚至缺乏。
萎缩性胃炎可在血液中检测出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或胃泌素抗体。
急性胃炎的检查
1、少数病人需行胃、肠x线钡餐。
2、胃镜,必要时行胃粘膜活检及幽门螺杆菌检查。
3、必要时行胃液分析,测定基础泌酸量、最大泌酸量及胃液ph值。
4胃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一、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二、贫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
1、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
2、缺铁性贫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饭少,营养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三、胃溃疡:胃溃疡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同在,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缩变薄,并发糜烂、溃疡,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四、胃癌前期:慢性胃炎的癌变与胃炎性增生密切有关。有两种情况的慢性胃炎易癌变:
1、慢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者,癌变发生率比其它胃肠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肠病患者重视。
2、萎缩性炎伴肠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查看详情>>5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一.急性胃炎病因
可由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等引起。此外,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应激状态或各种因素所致的机体变态反应均可作为内源性刺激因子,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损害。
二.慢性胃炎病因
现已明确Hp感染为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有人将其称为Hp相关性胃炎。但其他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也可引起本病。病因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病变。在芬兰农村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作胃黏膜检查,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先有浅表性炎症最后变为不可逆的萎缩性炎症。从临床观察也有证据说明这一问题。青年人多为浅表性胃炎,老年人多为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又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病人;另外回顾性胃黏膜活组织检查也发现一部分浅表性胃炎数年之后可变为萎缩性胃炎目前认为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因素作用造成。
1.幽门螺杆菌感染 1982年Marshall和Warren首先分离出一种微嗜氧,触酶阳性,具有尿素酶活性的革兰阴性螺旋菌,3μm×0.5μm大小,呈弯曲状或S字形一端有2~6根带鞘鞭毛。活动性胃炎95%有此种细菌感染,起初命名为弯曲菌样微生物(CLO),以后又更名为幽门弯曲菌 (pylobacter pylori),1989年根据其生化和形态学特点再次更名为幽门螺杆菌(图1)。我们通过临床研究证实Hp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达 98%~100%,说明了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与Hp的感染关系密切。1985年Marshall,1987年Morris二人自己作为志愿者口服Hp引起急性胃炎,经抗生素治疗痊愈。1987年Lam bert用乳猪成功的建立Hp的胃炎的动物模型至此Hp已基本符合Koch提出的关于病原菌的标准。
专家指出,慢性胃炎病因医学临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物理的、化学的、生物性的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即可引起本病。慢性胃炎持续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病变。
2.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食物及进食粗糙食物或吸烟等。这些因素反复作用于胃粘膜,使其充血水肿。
3.胃粘膜长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症的病人,胃粘膜长期处于淤血、缺氧,引起营养障碍导致胃炎。
4.急性胃炎如治疗不当,迁延不愈可转变为慢性胃炎。
5.胃酸缺乏,细菌容易在胃内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6.营养缺乏,内分泌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可引起慢性胃炎。
7.消化道弯曲杆菌感染等都可能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
8.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由于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细菌或毒素不断地被吞入胃内;或胃内缺乏胃酸,细菌易在胃内繁殖,长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9.精神因素。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以及其它精神因素反复作用于大脑皮质,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胃壁血管的痉挛性收缩,胃粘膜发生炎症或溃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