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运动瘦身 >减肥

继发性肥胖怎么办呢

继发性肥胖,是肥胖中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减肥效果不明显,肥胖持续,给生活和其他方面带来一些影响。那么,关于继发性肥胖大家了解得多不多呢。继发性肥胖能够表现在各个群体,能够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是给不同的体质带来不同的疾病和并发症。那么,继发性肥胖怎么办,有何指导建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肥胖症食疗 继发性肥胖怎么办呢 肥胖症诊断鉴别 肥胖症是怎么引起的 肥胖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1肥胖症食疗

  【冬瓜烧香菇】

  配方:冬瓜250克,水发香菇50克。

  制法:将冬瓜切成小方块,香菇浸泡后切块。锅中加油烧热,倒入冬瓜、香菇及泡香菇水,炯烧数分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至熟即可。

  功效:清热健脾。

  用法:佐餐食用。

  【荷叶粉蒸排骨】

  配方:新鲜荷叶8~10张,猪小排骨1000克,粳米300~400克。

  制法:荷叶洗净,一张切成四块备用。粳米,加八角茴香2只,用小火同炒。炒至粳米成金黄色时,离火冷却,磨成粗粉备用。将排骨洗净,切成大块,放入大瓷盆内,加酱油半碗,黄酒4匙,细盐半匙,味精、葱白少许,拌匀,腌浸2小时以上,并经常翻拌使之人味。然后,将每块排骨的两面,粘上一层炒米粉,用事先切好的荷叶将排骨包好,每包1~2块,视排骨大小而定,包紧扎牢。蒸笼底层垫上一张新鲜的荷叶,再将包好的排骨放入蒸笼,盖上笼盖

  功效:健脾升清,祛瘀降浊。

  用法:打开荷叶包,热食,佐餐食用。

2继发性肥胖怎么办呢

  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来进行减肥,恢复身材。规律的饮食生活,能减少体脂肪。避免拉长两餐间的时间以及在深夜进食。

  充分咀嚼后再吃:细细品尝,每一口咀嚼30次以上。咀嚼得愈久,饭后的能量消耗就愈高。用餐完毕后,要立刻收拾餐具。别让食物一直摆在眼前,这点很重要。

  继发性肥胖是指肥胖者同时还患有另一种疾病,被称为原发性疾病,而且肥胖就是由这原发性疾病所引起的。继续性肥胖属于病理性肥胖。是因内分泌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肥胖者大都呈特殊体态,症状较单纯性肥胖明显。引起成年人继发性肥胖的内分泌疾病主要是皮质醇增多症和甲状腺功能低减。而在儿童,继发性肥胖则主要是下丘脑疾病造成的,如下丘脑部位长了瘤子等。

  继发性肥胖又叫做继续性肥胖,是一种病理性质的肥胖症状,主要是因为内分泌失调和新陈代谢问题引起的,同时,还会伴有一些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肿瘤等等方面的症状。所以,关于继发性肥胖怎么办大家还是要认真对待,科学治疗,坚持正确地饮食和生活方式。

3肥胖症诊断鉴别

  诊断

  肥胖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

  1、体重指数(BMI)

  BMI是较常用的衡量指标,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WHO提出BMI≥25为超重,≥30为肥胖。亚太地区肥胖和超重的诊断标准专题研讨会依据亚洲人往往在BMI相对较低时,就易出现腹型或内脏肥胖并显示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及蛋白尿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故提出BMI≥23为超重,BMI≥25为肥胖。

  2、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或身高减100后再乘以0.9(男性)或0.85(女性),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者为肥胖;超过理想体重的10%又不到20%者为超重。

  3、体脂的分布特征

  可用腰围或腰臀围比(WHR)来衡量,腰围为通过腋中线肋缘与髂前上棘间的中点的径线距离;臀围为经臀部最隆起处部位测得的距离,腰臀比(WHR)为腰围 与臀围的比值,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腰臀比WHR>0.9(男性)或>0.8(女性)可视为中心型肥胖。

  4、皮下脂肪堆积程度

  可由皮脂厚度来估计,25岁正常人肩胛皮脂厚度平均为12.4mm,大于14mm为脂肪堆积过多;肱三头肌部位皮脂厚度:25岁男性平均为10.4mm,女性平均为17.5mm。

  5、内脏脂肪

  可用B型超声、双能X线骨密度仪、CT扫描或磁共振测定,在确定肥胖后,应鉴别属单纯性肥胖或继发性肥胖。

  鉴别诊断:

  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片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紫纹、闭经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皮质醇增多症;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此外,常须注意有否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胆石症等伴随病。

4肥胖症是怎么引起的

  1.内因 为人体内在因素使脂肪代谢紊乱而致肥胖。

  (1)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单纯性肥胖者中有些有家庭发病倾向,父母双方都肥胖,他们所生子女中患单纯性肥胖者比父母双方体重正常者所生子女高5~8倍,Vanllallie对1333名出生于1965~1970年期间的儿童进行了纵向调查也发现,父母一方有肥胖, 其所生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超出正常的比值(odd ratio)也随之增加,1~2岁肥胖儿童到成人早期肥胖为1.3,3~5岁肥胖者为4.7,6~9岁肥胖者为8.8,10~14岁者22.3,15~17岁为17.5。

  (2)神经精神因素

  已知人类与多种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对侧核(VMH),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LHA),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二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当下丘脑发生病变时,不论属炎症的后遗症(如脑膜炎,脑炎后),创伤,肿瘤及其他病理变化时,如腹内侧核破坏,则腹外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贪食无厌,引起肥胖,反之,当腹外侧核破坏,则腹内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厌食,引起消瘦,另外,该区与更高级神经组织有着密切的解剖联系,后者对摄食中枢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下丘脑处血脑屏障作用相对薄弱,这一解剖上的特点使血液中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易于向该处移行,从而对摄食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因子包括: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胰岛素等,此外,精神因素常影响食欲,食饵中枢的功能受制于精神状态,当精神过度紧张而交感神经兴奋或肾上腺素能神经受刺激时(尤其是α受体占优势),食欲受抑制;当迷走神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食欲常亢进,腹内侧核为交感神经中枢,腹外侧核为副交感神经中枢,二者在本症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3)高胰岛素血症

  近年来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发病中的作用引人注目,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但一般认为系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岛素释放量约为正常人的3倍。

  胰岛素有显著的促进脂肪蓄积作用,有人认为,胰岛素可作为总体脂量的一个指标,并在一定意义上可作为肥胖的监测因子,更有人认为,血浆胰岛素浓度与总体脂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4)褐色脂肪组织异常

  褐色脂肪组织是近几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与主要分布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白色脂肪组织相对应,褐色脂肪组织分布范围有限,仅分布于肩胛间,颈背部,腋窝部,纵隔及肾周围,其组织外观呈浅褐色,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

  白色脂肪组织是一种贮能形式,机体将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形式贮藏于间,机体需能时,脂肪细胞内中性脂肪水解动用,白色脂肪细胞体积随释能和贮能变化较大。

  褐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褐色脂肪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上两种情况分别称之谓摄食诱导产热和寒冷诱导产热。

  当然,此特殊蛋白质的功能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褐色脂肪组织这一产热组织直接参与体内热量的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

  5.其他

  进食过多可通过对小肠的刺激产生过多的肠抑胃肽(GIP),GIP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在垂体功能低下,特别是生长激素减少,促性腺及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引起的性腺,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发生特殊类型的肥胖症,可能与脂肪动员减少,合成相对增多有关,临床上肥胖以女性为多,特别是经产妇或经绝期或口服女性避孕药者易发生,提示雌激素与脂肪合成代谢有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皮质醇分泌增多,促进糖原异生,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于是脂肪合成增多,而皮质醇促进脂肪分解。

  2.外因 以饮食过多而活动过少为主。

  当日进食热卡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除以肝,肌糖原的形式储藏外,几乎完全转化为脂肪,储藏于全身脂库中,其中主要为甘油三酯,由于糖原储量有限,故脂肪为人体热能的主要贮藏形式,如经常性摄入过多的中性脂肪及糖类,则使脂肪合成加快,成为肥胖症的外因,往往在活动过少的情况下,如停止体育锻炼,减轻体力劳动或疾病恢复期卧床休息,产后休养等出现肥胖。

  总之,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不管病因为何,单纯性肥胖的发生肯定是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

  单纯性肥胖可引起许多不良的代谢紊乱和疾病,如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者中下述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胆结石及慢性胆囊炎,痛风,骨关节病,子宫内膜癌,绝经后乳癌,胆囊癌,男性结肠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均升高,呼吸系统可发生肺通气减低综合征,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Pickwickian综合征)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缺氧,发绀和高碳酸血症。

查看详情>>

5肥胖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1.肥胖伴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 肥胖可导致糖代谢异常并发生胰岛素抵抗。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40岁以上的糖尿病中70%~80%的人在患病之前已有肥胖症。

  2.肥胖伴高脂血症 肥胖常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等,并成为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肥胖者的脂肪分布,尤其内脏型肥胖与上述合并症明显相关。

  3.肥胖伴高血压 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高,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子,高血压可致肥胖。多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肥胖者循环血浆及心排出量增加,心率增快。由于持续性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钠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高血压,进而引起末梢血管阻力增加而发生高血压性心脏肥大。

  4.肥胖伴心脏肥大及缺血性心脏病 肥胖常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以及糖耐量异常等疾病同时并存,而这些疾病又与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肥胖者中,左心室舒张末压异常增加,有时会导致心脏肥大。心脏肥大产生的心肌缺血常加剧舒张功能障碍。

  5.肥胖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者发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可能性是非肥胖者的3倍,成年肥胖男性约50%以上有可能发生OSAS。

  6.肥胖伴肝损害 肥胖可导致肝损害,为明确肥胖者肝损害的特点,曾有人比较了健康者与肥胖者之间肝功能情况,结果发现无论男女肥胖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以GPT和γGT升高为主,尤其是男性肥胖者,GPT和γGT明显升高。同时,通过腹部B超检查发现肥胖者脂肪肝比非肥胖者的比例显著增加,而且男性略高于女性。由此认为肥胖者脂肪肝损害的特点就是GPT和γGT的轻度升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