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天气比较冷,往往让人身体受到了严寒的侵入,所造成身体当中寒气太多加上血液不循环从而造成脾胃虚寒的发生,一般来说脾胃虚寒会引起上火,导致肠胃不易消化食物,还会形成拉肚子和恶心呕吐的症状,这些都是情有可原的,特别是现在很多的上班族不注意身体健康,经常会出现口臭的现象,其实口臭对于生活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了解一下脾胃虚寒会口臭吗?一起看。
目录
1 鲫鱼糯米汤防治胃炎脾胃虚弱
用鲫鱼煮汤食用能很好地防治浅表性胃炎。中医理论认为,鲫鱼性甘、平温、无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除湿利水、温胃进食、温中下气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食、纳少无力、胃炎溃疡等。
原料:
活鲫鱼2~3条(200~300克/条此重量的鱼味最鲜美,营养也最佳)
葱白、生姜(辛温解表,通阳,散寒,和胃)
糯米50~100克、藕粉5克、细盐各适量
做法:
1、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与糯米同时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急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煨至烂熟。
2、生姜和葱白切成碎末,但姜放入量不要太多,3~5克为宜,将葱姜同时放入鱼汤中煮沸5分钟,最后加入藕粉、细盐,稍煮即成。
3、鱼汤和鱼肉既可分开食用,亦可同时食用。
4、每日1次,每次1~2小碗,温热食用,连食5~7天,补中益气,健脾和胃,能很好地防治胃炎。但要注意,该汤不要冷却后食用,不要与咖啡、浓茶等共饮,炖汤过程中不要用油脂或其他调料。
2食疗养胃还得靠喝粥
花生红枣粥
花生和红枣都有养胃功效,将花生、红枣和大米放在一起熬制的粥,口味香甜。
山药南瓜粥
山药有补脾养胃的功效,南瓜有排毒护胃的功效,两者结合熬制出的山药南瓜粥是养胃佳品。
枸杞山楂粥
山楂具有开胃功效,用山楂熬粥有助消化。
红枣红薯粥
红枣可补气血,调理脾胃不和,红薯有暖胃功效。
小米粥
小米营养价值极高,小米粥也是最简单最实用的养胃佳品,也可和红枣,红薯,山药,南瓜等共同熬制出营养粥。
3 脾胃不好七大表现
脾胃是身体的轴心
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极为亲密。打个比方来说,胃像是一个粮仓,脾是运输公司。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进行再次消化,取精华、去糟粕,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告诉记者,中医认为,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脾胃是整体概念,包括整个消化系统。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解释说,脾与胃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所以临床上患者往往同时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之所以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脾胃输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健康的轴心力量。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相反,脾胃健运,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
更重要的是,脾胃好能长寿。以色列一项针对1258名70~82岁老年病人的研究发现,在排除老人身体活动量、人口学特征、营养等影响因素后,脾胃健康、胃口好的老人,死亡风险更低。
脾喜欢燥,不喜欢湿;胃喜欢规律,讨厌刺激,但压力大、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喝酒、暴饮暴食、爱吃冰冷、吃腌制食物、久坐少动、焦虑紧张……种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原本脆弱的脾胃更不堪重负。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而现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湿”问题。另外,数据显示,我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病率分别为30%和10%。
脾胃不好几大表现
被称为“中国色诊第一人”的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系教授王鸿谟指出,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即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拉肚子,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叫“便溏”。如发现自己有这几种情况,就该怀疑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需尽快就医。
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
脸色发黄。王鸿谟指出,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与萎黄相反是黄胖,即面色发黄且有虚肿。
鼻头暗淡。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口唇无血色、干燥。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副院长李志刚教授说,《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就是说,脾胃有问题会表现在口唇上。杨力说,一般来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睡觉时会流口水。《黄帝内经》中还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也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如果经常不自觉流口水,可从健脾入手,进行调理。
便秘。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睡眠不好。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精神状态不佳。张湖德说,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4感觉胃里发热怎么办
一.穴位疗法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二.1.精神胜利法
胃痛发作时一定要稳住。努力忍住疼痛,镇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后缓慢地调息,慢慢把气吸到不能再吸,然后再慢慢吐气,如此反复10到20分钟左右,疼痛就减轻或停止。
2.放松腹部
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经常胃痛的人,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
以上介绍的感觉胃里发热的解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针对性的治愈效果,都是我们日常一定要养成一日三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我们自身出现类似的问题,千万不能暴饮暴食,尽量少吃一些膨化食品。
5脾胃虚寒会口臭吗原因有哪些呢
产生口臭的原因可分为3个方面。
1、口腔内疾病牙龈炎、牙周炎患者牙龈出血,牙槽溢脓,大量结石或软垢污物附着,或有食物嵌塞,经细菌发酵后,产生硫化氢、吲哚氨类,因而产生臭味。牙周炎急性发作所致牙周脓肿为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坏死性龈炎口腔中坏死组织连同梭形杆菌及螺旋体发出特异的臭味。
深龋洞内常存有食物,经细菌发酵或牙髓坏疽未经治疗者,皆可发出臭味。假牙不常刷洗或不能取下的假牙,拔牙后感染的伤口或慢性骨髓炎未愈合的伤口,也都是发生口臭的原因。口腔内恶性肿瘤可发出异样的恶臭。进食葱、蒜、蒜苗、韭菜,吸烟,饮酒等带腥臭异味的食品,可以发出食物特有的臭气味。由于消化不良致舌苔厚腻或热性病、重病以致不能正常自洁而致舌苔厚腻者,可因舌苔发酵而发出臭味。
2、口腔附近组织病变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萎缩性咽炎由于脓性分泌物或于颁发出臭味。此外,梅毒性溃疡、咽峡炎、鼻肿瘤等,均可发出臭味。
3、全身性疾病如肺脓疡、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可呼出有臭味的气味;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道出血、长期便秘都可引起口臭;糖尿病酮中毒患者呼出丙酮味气体;尿毒症患者呼出烂水果气味;金属铝、汞和有机物中毒时,亦可有异常气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