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可以更加的健康强壮,那么在饮食上,就希望可以给他们补充各种各样的食物,因为注重营养的补充才更利于他身体的发育,那么小孩子在发育期到底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哪些食物更利于他长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和了解一下,这些有利于发育期孩子长高的食物。
目录
1孩子怎样才算正常发育
1、生后第一个月生长发育规律
生后第一个月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水平对于日后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关键时期。生后第一个月由宫内转向宫外,生后条件变化剧烈,需要新生儿适应和调整。每个个体喂养条件各不相同,因此体重变化的走向有所不同。
生后第一个月内体重变化包括三种:减重、不变和增重。随着周龄的增加,减重和不变两种成分所占的比例减少,增重者相应增多。无论母乳喂养或是人工喂养,只要喂养方法得当,质、量适宜,即使在生后第一周体重不变和增重的比例就较高。因此,所谓“生理性体重下降”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完全可以通过合理喂养加以调节的。
2、0-7岁生长发育关键时期
二倍出生值的出现时间:体重为生后3个月,身长为42-48个月。
生长发育的最大速率期均在生后第一年内,其顺位为体重2个月>3个月>1个月,身长和头围1个月>2个月>3个月。
主要指标的倍增或关键加值日期:
体重为1岁(3倍)、2岁(4倍)、3岁(5倍)、5岁(6倍)、6岁(7倍);
身长增长值为1岁25cm、2岁35cm、3岁45cm、4岁50cm、5岁60cm、6岁70cm。
头围为1岁12cm、2岁15cm、3-4岁16cm、5岁17cm、6岁18cm。
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生后0-3个月、15-18个月、24-27个月、36-42个月、48-54个月和60-66个月分别为0,1,2,3,4,5岁内年龄段内生长发育重要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身长(身高)反映了长期营养积累的效果。营养、喂养、遗传等因素共同影响身长(身高)的生长。身高的增值和两倍出生身长的出现时间这两个指标可以较敏感地指示营养积累效果和预示生长潜力的发挥。故,要经常测量身长(身高),以进行营养监测。
3、影响出生后生长发育因素
遗传潜力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孩子出生后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包括:均衡膳食、自然食物、充分睡眠、适度运动、愉快心情。这五个方面不仅适用于儿童、青少年,也适用于成人。
儿童生长发育是前后连续的。前一阶段生长发育结果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生长发育。每一阶段生长发育与其生长潜力和环境对其影响有关。因此必须从小注意供应均衡营养,保证充分睡眠,预防、减少疾病,加强户外活动,充分利用机体生长高速率期(即0-3个月,15-18个月,24-27个月,36-42个月,48-54个月和60-66个月)的潜能有力地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健康水平。
在每个关键时期有一些值得重视的适宜技术应予加强,以利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成长。母乳喂养是4个月内应当选择的最佳喂养方式。泥糊状食物添加与换乳期喂养是儿童从流体食物向固体食物过渡中很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除了有营养问题,还有教养、行为、气质和性格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当小孩能够独立进食时,应鼓励孩子独立进食并训练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逐渐适应各种不同口味的食物,防止偏食、挑食、过食甜品。特别要重视营养行为与营养物一起对营养结局产生重大影响。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否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2孩子最好的生长发育期是什么时候
促进长个增高,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保证充足睡眠: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所以想要长高,千万不要熬夜而牺牲睡眠时间,尽可能在晚上11点前上床休息。
3—6岁儿童每天要睡10—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10小时,高中生8—9小时。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对保证正常生长十分重要。
经常适量运动:能够增进食欲、促进睡眠、给予骨骼一定程度纵向压力的运动对长高都有益。适量运动能刺激长骨骨骺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并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长高。经常运动还有利于骨骼钙磷代谢,加速矿物质的骨骼沉积,使骨密度增加,促进生长发育。
宜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为好:排球、篮球、芭蕾、伸展体操、跳绳、慢跑、跳跃、骑车、单杆、双杆、引体向上等。这些训练会增加关节、韧带的柔韧性,有助于身高发育。但要注意不要长期过量超负荷运动,以免造成软骨损伤、肌肉劳损,不利于正常生长发育。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运动,不喜欢就不会有好心情,这对长高不利。
适当加强营养:吃奶类、肉类、蛋类、豆类以及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如虾、螃蟹、贝类、海藻、牛肉、鸡肉、肝脏、猪腿肉、芝麻、枣类、玉米、花生等都可以吃,力求品种多样,不要挑食偏食。但不提倡摄入各种补品和所谓的增高品。蛋白质是身高增长的重要营养素,所以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足量供给,多喝牛奶,多吃精瘦肉,有利于生长。
白米、糯米、甜点等食品则应尽量不吃。可乐与果汁也以少吃为妙,因为其中所含的糖份多,会阻碍钙质的吸收,吃多了会影响骨骼的发育。此外,盐也是增高的大敌,必须养成少吃盐的习惯。早餐不可不吃。
3小孩发育期吃什么长高呢
须注意的是,进行运动增高要注意选择敏感期,人体的生长发育遵循两次高峰的规律,即刚出生至6个月时,是第一次生长高峰。男孩在12~13岁,女孩10~11岁时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即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身高突增期,身体长高的速度出现第二次高峰,我国青少年青春期高峰持续时间正常者为3~4年,正常情况下,在这一时期里男孩可长高20~25厘米,女孩可长高15厘米左右。青春发育后期,长骨骨骺闭合,生长停止,此时,脊柱还会有一些缓慢的伸长,大约持续1~2年。
增高锻炼应该抓住突增期的有利时机在青春发育期高峰结束之前进行,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如果过了敏感期,将于事无补。再有,运动增高的另一个关键是要让练习者在宽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增高者本身要有长高的强烈愿望,指导者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会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有益于身体长高。营养是骨骼发育的物质基础,应多吃与骨骼发育关系最密切的食物,如钙、蛋白质、VD、VA、VC等。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有正确的睡眠方法也是重要的,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应睡11小时,小学生应睡足10小时,中学生应睡足9小时,而且最好睡硬床,枕头的高度低于5厘米,以利于身体的伸展。最后保持正确的体姿、体态很重要,这对脊柱的正常发育有很大影响。运动增高贵在有耐心、有信心,坚持锻炼,对体质和身高的增长会大有裨益
其实孩子长高关系到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先天的一些遗传因素,还有后天的营养补充问题,所以家长们先要了解清楚这些, 这样子才能够更好的为孩子,准备这些营养健康的食物,提高他们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和解决疾病的影响和危害。
4孩子如何增高
想长高,饮食睡眠锻炼多注意
儿童想拥有理想的身高,在饮食、睡眠、体育锻炼等方面要多加注意。熟睡状态下,每天晚上11~12点和清晨5点左右,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因此儿童应在晚上9点前入睡,早上6:30或7:00以后起床,以保证生长激素更好地分泌。
合理食补养壮宝宝
也有的妈妈对宝宝饮食费尽心思,常常买一些昂贵的鱼呀肉啊给孩子补。但是孩子身体不但没有受益反倒会生病。这是不当滋补导致的问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任何营养都不能缺乏,宝宝的食谱应该是丰富多彩而不是只选高档的和贵的。顿顿不离鱼、虾、肉,常常给孩子买反季节的水果和蔬菜都属于过犹不及。常言道: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鱼虾吃多了,内热大,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反季节的蔬菜水果也弊多利少。
春天气候反复,孩子长得快,也容易有疾患感染。为此,冯家长在安排孩子的饮食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食补,以确保孩子的营养供给。
早春天气仍然寒冷,小儿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所以,食物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外,应选豆制品、芝麻、花生、核桃等补充能量,还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虾、鸡、鱼、精肉等。
进入暖春季节,细菌、病毒又开始繁殖,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特别是维生素A及维生素C,具有保护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功能,这些食品包括油菜、菠菜、胡萝卜、柑橘、红枣、南瓜等。
晚春时节气温日渐升高,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除了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外,可吃些绿豆百合汤、赤豆汤、酸梅汤等。不要进食大辛大热食品,以免体内积热。
5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原因
一、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精神因素: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儿童,由于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少,故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儿童。
三、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幼儿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四、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五、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气、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
六、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大脑发育不全等,对小儿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
七、环境和气候:人体学研究已经证明,秋季长重,春季长高。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带生长迅速。此外,合理的生活制度、清鲜空气、没有噪音和污染的环境,均有利于小儿体格和精神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