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传染科 >肝病

小儿黄疸面面观

在宝宝出生2~3天后,皮肤一般会出现黄疸,大部分在半个月后就会消退,所以对于黄疸基本不需过于担心。不过如果是连续的黄疸不退而且有加重的迹象,同时宝宝出现精神不好、哭闹增多、体重下降等情况时,就不可再掉以轻心了。简单来说,就是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无须担忧,病理性黄疸则要高度重视。下面就了解下小儿黄疸。

目录 小儿黄疸怎么回事 小儿黄疸面面观 新生儿黄疸怎么晒太阳 如何判断小儿黄疸类型 小儿黄疸与胆红素的关系

1小儿黄疸怎么回事

  一般情况下没事的,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在出生后3-5天可出现黄疸,但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黄疸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黄疸全部消退。

  病理性黄疸则属于异常,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细菌感染和新生儿败血症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②新生儿溶血病;③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④母乳性黄疸,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胆红素即可下降,如3天无明显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⑤其他因素如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

  当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于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程度重或进展快;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者。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都应找出原因进行治疗,尤其是1周内的早产儿和有严重缺氧、酸中毒、颅内病变、严重感染的患儿,必须尽早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诊断

  1.有不顺产史,孕妇临产前感染用药史、输血史、家族黄疸史等1种或几种致病因素。2.黄疽在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或出生1周以后才出现,迅速加重或长期不退,或退后复又出现,并伴有厌食、呕吐,不哭,精神不振,肝脾肿大等症。3.实验室检查: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205.2umol/L,早产儿血直接胆红素256.5umol/L,结合胆红素及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者,即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出生7—10天后生理性黄疸应消退,如胆红素34.2umol/L时即为病理性黄疸。

  鉴别诊断

  生理性黄疸: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3天,约持续1周,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溶血性及肝细胞性,无临床症状。

  以上就是专业人士为我们介绍的一些宝宝黄疸的症状和简单的解决办法,平时我们要多注意孩子的身体动向,如果发生上述的几种情况,我们就要注意了,要及时的向医生求助。但是也不要过于担心,因为这都是正藏的现象。

2小儿黄疸面面观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首先来确定一下“黄疸”的概念。人体内胆红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称作“黄疸”,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产物,如果胆红素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胆红素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引起黄疸。

  在一般情况下,黄疸是出现疾病的征兆,不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却是非病理状态,是由特殊的生理特点引起的,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和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所以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2~3周后消退,在此期间,小儿除黄疸外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佳,无其他异常情况,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

  不过,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要考虑是否为病理性黄疸:

  1 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 黄疸程度深,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就加深很多;

  3 黄疸持续时间长或消退后又重新出现。

  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要及时治疗。

  在不能确定是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时,请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因为喂养母乳而出现,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尚不十分明了,其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过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果继续哺喂母乳,则黄疸会在高水平状态下持续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缓慢下降,如停止哺喂母乳48小时,胆红素会明显下降50%,若再次哺喂母乳,则胆红素又见上升。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特点是容易被忽视,因为其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不过其胆红素的最高值会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特点是经常在生理性黄疸之后紧跟着发生,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

  早发型黄疸与迟发型黄疸的比较

  黄疸患儿在停止母乳喂养2~3天后,如果黄疸出现明显下降,借此基本可确诊母乳性黄疸,3天后无明显降低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恢复母乳喂养,纵然胆红素再次轻度上升,也不会比以前高。

  母乳性黄疸较轻者无需特殊处理,较重者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改用其他乳制品,必要时可以与光疗配合。暂停期间宜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分泌,待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患儿体重增加正常,因此家长尽可放心,不必带着孩子反复去医院求治。

  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如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则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

  感染性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与成人所患的病毒性肝炎有很大区别,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常常为乙型肝炎病毒,属慢性病例且不易治愈,常发展为肝硬化,肝腹水,治疗较为困难,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则不是这种情况。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发病率并不是很高,多为宫内感染的继续,病原菌来自母体,多数为巨细胞病毒,少数为乙肝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原虫(如弓形虫)和细菌亦可引起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但较为少见。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黄疸,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消退后又重新出现,其他症状如呕吐、腹胀亦可出现,大便由黄色变为淡黄,尿色变深,肝脏出现肿大,化验血会发现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谷丙转氨酶升高(少数病例无变化),经过加强护理和适当治疗后,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好转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60%~70%都可治愈,转为肝硬化或死亡者较少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宜给予综合性治疗,要注意合理的营养,补充维生素、能量合剂以加强护肝治疗,短期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黄疸,中医称新生儿黄疸为“胎黄”,治疗以茵陈为主,中成药茵栀黄注射液静脉输液疗效较好。

  TIPS:

  如何防止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至关重要,对于孕妇在乙肝急性期或恢复期所生的婴儿,应该在出生后24小时内、3个月和6个月时各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一次,每次0.5~1ml/kg,可使婴儿乙肝感染及携带率大幅度下降,如果产妇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那么新生儿在出生后15分钟内即肌肉注射乙肝疫苗30μg,以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每次30μg,这样能达到70%的保护率。

  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引起,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出生后1~2周或3~4周又再次出现黄疸,并且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做一次B超检查即可确诊。

  不论是何种原因,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较差,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马上及时送医院诊治。

  面对宝宝的黄疸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是生理性的自然会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紧时间治疗,平时注意仔细观察,精心护理就可以了。

3新生儿黄疸怎么晒太阳

  一、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方法一多晒新生儿黄疸晒太阳的方法,首先必须提到的方法,就是多晒太阳。黄疸不重的新生儿,多晒太阳,也能起到退黄的效果。做法:每天将宝宝抱的太阳底下进行日光浴。

  二、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方法二掌控好时间新生儿黄疸晒太阳的方法中,掌握好时间十分重要,随随便便的晒太阳不一定对于退黄有帮助。做法:晒太阳的时间以上午10:00以前,下午4:00以后为宜,这个时段的太阳不会太大。

  三、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方法三保护好眼睛和会阴部新生儿黄疸晒太阳的方法中,也是需要保护好新生儿的眼睛和会阴部的,光顾着退黄,而晒伤了其他地方,那可就不好了。做法: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时,一般不主张晒脸,特别是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

  四、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方法四不能隔着玻璃新生儿黄疸晒太阳的方法中,有一点也不能不提到,就是最好不要隔着玻璃窗晒太阳,隔着玻璃会影响到退黄的效果。做法: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注意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如果实在要隔着玻璃窗晒太阳,必须充分暴露身体皮肤,接受更多阳光照射,注意不要着凉哦!

  五、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方法五需要对症下药新生儿黄疸晒太阳的方法中,最后要提到的就是,新生儿晒太阳不一定能退黄,因为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黄疸的原因,可能都会不一样,所以对于有些新生儿最需要的是对症下药。做法:新生儿黄疸晒太阳,需要找到病因对症治疗。

  六、新生儿黄疸的注意事项1、仔细观察黄疸变化: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专家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2、观察新生儿日常生活:只要觉得新生儿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3、注意新生儿大便的颜色:要注意新生儿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给医生看。4、家里不要太暗:新生儿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白天新生儿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

4如何判断小儿黄疸类型

  1,小儿黄疸出现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少数在生后第二天起就看到皮肤轻微发黄,或延迟到生后5天出现。以后逐渐加重,通常于黄疸出现后第2—3天最明显。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如果一个新生儿生后几小时就出现黄疸,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那么提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小儿黄疸的程度

  生理性黄疸:主要靠测定血清胆红素来判定。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是新生足月儿不应超过12mg%,早产儿不应超过15mg%。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

  病理性黄疸:黄疸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如果发现新生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多提示其血胆红素值超过12mg%。

  有一个判断小儿黄疸的简单方法:

  轻度:仅仅是面部黄染;

  中度:躯干部皮肤黄染;

  重度: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

  3,小儿黄疸消退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新生足月儿一般在生后7—10天黄疸消退,最迟不能超过生后2周,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3—4周退净。

  病理性黄疸:常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如果新生儿生后2周仍有黄疸,无论血清胆红素是多少均提示是异常情况,家长最好带其到医院作必要的检查,以便找出引起黄疸的原因。

  4,小儿黄疸其它细节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除黄疸外,其它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哭声、大小便、体温等。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精神状态明显不是特别好,有时候还出现了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者惊叫或者抽搐。

5小儿黄疸与胆红素的关系

  新生儿黄疸产生与胆红素代谢有关,与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肠肝循环增加等有关。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一)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中生活,红细胞数相对地较多,若出生时延迟结扎脐带或助产人员有意从脐带向新生儿挤血,则红细胞数量更多。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70~100天),故产生胆红素的量亦多。出生后开始用肺呼吸,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迅速破坏,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更多。成人每日生成胆红素约65。0μmol/L(3。8mg/kg),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145。4μmol/L(8。5mg/kg)相当于成人的2倍,因此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负荷大于成人。

  (二)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新生儿出生后的短暂阶段,有轻重不等的酸中毒,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的数量。早产儿血中白蛋白偏低,更使胆红素的联结运送延缓。

  (三)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新生儿肝细胞内缺乏Y蛋白及Z蛋白(只有成人的5~20%),在生后第5日才逐渐合成。这两种蛋白具有摄取非结合胆红素,亦转运至滑面内质网进行代谢的功能,由于Y、Z蛋白的合成不足,影响了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

  (四)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尿嘧啶核苷二磷酸糖脱氢酶(UDPG脱氢酶)不足或受抑制,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以至非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而发生黄疸。此类酶在生后1周左右才开始增多,早产儿更晚。

  (五)肠肝循环增加新生儿生后头几天,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因此随胆汁进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为粪胆元;另方面新生儿肠道中有较多β-葡萄糖醛酸苷酶,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非结合胆红素,后者被肠粘膜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至肝脏,这是新生儿肠一肝循环的特点。其结果是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负担增加,而致非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