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眼科 >青光眼

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以及作用

青光眼,是值眼内压调整功能发生障碍使眼压异常升高,因而出现视功能障碍,并伴有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疾病。因瞳孔多少带有青绿色,故有此名。那么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以及作用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青光眼病因 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以及作用 青光眼的检查 先天性青光眼的症状分型 青光眼的预防措施

1青光眼病因

  遗传因素(15%):

  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屈光因素(25%):

  由于屈光系统调节失常,睫状肌功能紊乱,房水分泌失恒,加之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压升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视疲劳症状或无明显不适,戴眼镜无法矫正视力,易误诊,故有屈光不正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无法解释的眼部异常时应及时找有青光眼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夫 ,详细检查。

  解剖因素(10%):

  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

  年龄、性别(10%):

  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不良生活习惯(15%):

  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2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以及作用

  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包括滴眼药、内服药与点滴

  以前内服药一般使用的是碳酸酐酶抑制剂,而目前已经新开发出这种类型的滴眼药。该滴眼药与内服药相比,虽然降低眼压的效果略差,但特点是不会对眼睛或者全身产生副作用。

  而点滴药物则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以及虹膜炎、新生血管青光眼等情况下,由于眼压迅速大幅度升高而需要尽快降低眼压时才会使用,在长期治疗中一般不使用。

  通过保护神经治疗青光眼的研究

  青光眼的视野障碍由视神经细胞死亡而引发。为了抑制细胞的死亡,正在研究“通过保护神经治疗青光眼”的方法。细胞死亡可以分为细胞由于受到外力被破坏而死亡(坏死),以及细胞受到外部刺激时的自然死亡(细胞凋亡)。青光眼视神经细胞死亡则属于后者。

  将来可能出现新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降低眼压减轻视神经的负担,还可以强化视神经或者增强视神经的活性。

  青光眼治疗药物的2种作用

  抑制房水产生与促进房水排出的作用

  控制眼压的是充满于眼球中的房水。如果减少房水,就能够降低眼压。具体方法包括抑制睫状体产生房水或者促进房水排出。

  而青光眼治疗药物的作用也大致分为这2类。抑制房水产生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药、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而促进房水排出的药物则包括副交感神经刺激药、前列腺素类药。

3青光眼的检查

  ①超声生物显微镜的应用:该项技术可在无干扰自然状态下对活体人眼前段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进行动态和静态记录,并可作定量测量,特别对睫状体的形态,周边虹膜,后房形态及生理病理变化进行实时记录,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特别是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治疗提供极有价值的资料。

  ②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该机采用了低能辐射扫描技术,实时图像记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通过共焦激光眼底扫描,可透过轻度混浊的屈光间质,获得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视网膜断层图像,能准确记录和定量分析视神经纤维分布情况,视盘的立体图像,并能同时检查视乳头区域血流状态和完成局部视野,电生理检查,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病情分期及预后分析均有重要价值。

  ③定量静态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青光眼出现典型视野缺损时,视神经纤维的损失可能已达50%,计算机自动视野计通过检测视阈值改变,为青光眼最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图形视觉电生理PVEP,PE-RG检查,在青光眼中有一定敏感性及特异性,如将上述二种检查结合起来,能显著提高青光眼的早期检出率。

4先天性青光眼的症状分型

  1. 婴幼儿性青光眼: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 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查眼压,可能正常,而眼底检查不好配合,所以缺乏青光眼丰富俅簿。

  2. 青少年性青光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但自己错误的认为,我现在又没有什么感觉,视力也可以,不可能象大夫说的那么严重,真正失明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过终生。

5青光眼的预防措施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

  2、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控制进水量,每天不能超过1000—1200ml,一次性饮水不得超过400ml。

  3、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

  4、综合调理全身并发症。

  5、注意药物影响。

  6、妇女闭经期,绝经期,以及痛经可是眼压升高应高度重视,经期如出现青光眼表现者,应及时就诊专科。

  7、青光眼家族及危险因素者,必须定期复查,一旦有发病征象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防止视功能突然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