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疾病主要以内部器官病变为主,其中,肠胃系统的疾病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因为肠胃系统负责消化吸收,如果这种能力被破坏就会使得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而且肠胃系统本身的病变表现也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常年在外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胃的毛病,要是总是吃药治疗胃病的话,因为是药三分毒,对于身体也是没有好处的,那么如何对症按摩缓解胃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治胃疼的穴位都有哪些
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枢穴。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接下来是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最后要采用摩腹疗法。采用坐或卧式,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2如何对症按摩缓解胃痛
1、口服药物
胃炎患者平时可以常备一些缓解疼痛或提高胃动力的药物,当胃炎疼痛难忍时,可以服用药片来缓解胃部的疼痛。
2、热敷腹部
当胃炎发作疼痛难忍时,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来缓解疼痛。拿一个热水袋灌满热水,将其敷在腹部,肠胃暖和了也可以缓解疼痛。
3、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
适当吃一些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对肠胃也有好处,不仅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还给身体补充了营养。
4、按摩穴位
当胃炎疼痛难忍时可以按摩一些止痛的穴位进行缓解,如虎口穴和中脘穴。
虎口穴位于双手的虎口处,使劲按压此穴位有止痛的效果。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方与肚脐连线的中央处,在胃炎疼痛难忍时用指压法使劲按压此穴位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痛。
5、多喝温开水
胃炎发作尤其是急性肠胃炎发作时,在温开水中加少许食盐饮用,不仅可以温暖肠胃缓解疼痛,还能补充身体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
3胃痛时可以这样做
1、喝热水
如果胃痛不是特别厉害的话,可以喝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一定要喝白开水,它不会对胃部造成负担,而温热是避免对胃部产生刺激。
2、吃软食
如果是因为饥饿而产生的胃痛,则需要尽快补充一些食物,但一定不要吃硬的食物,面包、馒头等软的面食就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也不要因为饿就一次性吃很多,少吃一些,让胃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同时,吃的速度也应该慢一些。
如果你是属于易饿的体质,出门时最好随身携带一些饼干之类的零食,饿了就拿出来吃一些,不至于被饿得胃痛。
3、热敷
也有一些人经常胃痛,是因为胃部较为寒凉,如果发生了疼痛,就应给胃部加点温,比如用热水袋敷一会儿,就会有好转。
4、躺下
当胃痛发生时,不要一直站着。因为站立的姿势会使胃部承受更大的重量,使疼痛难以缓解。而躺着相对来说,胃部没有负担,人也会更好受一些。躺下的时候,可以慢慢地揉一揉。
5、按摩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间,距腕横纹大约三个横指的宽度。用大拇指对此穴位进行转圈按摩,每次转40次左右,两只手轮流转圈。如果疼痛较严重,需增加按摩的次数。
足三里也是非常有用的一个穴位,它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胃痛时用拇指按揉此穴,可以有效缓解不适。除此以外,常按此穴位还能助消化、缓解腹胀、防治便秘、腹泻、水肿等,用途甚广。
4平时如何养胃
1、多喝粥
早饭或晚饭可以多喝粥,因为粥经过熬煮,米变得更软、更易消化了,特别是小米,本身就具有养胃的功效,将其熬成粥养胃效果是很不错的。
食材在经过熬煮之后,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加之更易消化,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不过,粥不能趁热喝,以免刺激食道和肠胃。
2、重视早餐
早上7点-9点是胃经当令之时,也是养胃的最佳时间。不少人因为早上时间紧,总是不重视早餐,不是不吃,就是胡乱吃一点,这都会对胃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经过一夜的消化,早上是人们胃部最空的时候,进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同时,也要注重早餐的质量,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早晨不要一起床就喝冰水,可以喝热牛奶、热稀饭等,再搭配一些淀粉类食物。
3、细嚼慢咽
在进食的时候,千万不要图快,快速地吃东西,食物是很难被嚼碎的。大颗粒的食物进入到胃中,无疑会增加胃部的负担,而那些过大不能被消化的食物就只能排出体外了。也就是说,进食过快,不仅会加大胃部的工作难度,使其更容易受损,并且还会造成食物营养的浪费。
4、饮食规律
一天三顿饭,一定要按时吃,不能因为工作忙,就等忙完后再吃一顿大餐,这是对胃部的一种摧残。我们在前文已经说过,有不少情况下的胃痛,都跟饥饿有关。如今,因为吃不起饭而导致饿得胃痛的情况已经不多见,多是主观因素造成的。
不管饿不饿,忙不忙,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应放下手头的事情,给胃部形成一个“工作”的规律,使其更加有序地运行。并且,按时吃饭,也能避免一次性吃太多的情况。暴饮暴食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5哪些原因引发胃病
1、精神紧张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2、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3、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4、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5、饮食不洁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诱因之一,在溃疡病人中,该菌的检出率高达70~90%,而溃疡病治愈后,该菌亦消失。溃疡病人可通过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触传染,不洁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6、晚餐过饱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营养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欢吃夜宵或睡前吃点东西,这样做,不仅造成睡眠不实,易导致肥胖,还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溃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