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最单纯、有效的活血方式,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每日用半小时左右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明显改善不适症状。血淤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有利于血淤体质的改善。那么孕妇如何预防急性外伤?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外伤活血化瘀的方法
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等,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助气血运行为原则。还可按摩膈腧、血海、合谷等穴。
人体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故在使用活血祛瘀药时,常配合理气药,以增强行血散瘀的作用。此外,由于形成瘀血症的原因颇多,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并用适宜的配伍。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或活血化瘀药。本类药多偏辛苦温,具有通行血脉,散结化瘀,行气止痛,通经等功效,适用于血行失畅、瘀血阻滞所致的胸胁胀痛,腹中包块、产后血瘀腹痛、经闭、痛经、痈疖肿痛、以及创伤等症。
2孕妇如何预防急性外伤
1.骑跨性损伤。多为下跌时骑跨于物体上所引起的。损伤部位多在会阴部,可形成水肿或穿透性损伤。这时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处理。一般处理原则为:缝合损伤部位、止血、预防感染,视伤情,或保胎或终止妊娠等。
2.腹部冲撞伤。轻微冲撞,一般对妊娠影响不大。冲撞严重者,可使内脏受到损伤,甚而引起肝脾破裂,乃至造成子宫破裂和胎盘早期剥离,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外科治疗,必要时需剖宫取胎,甚而摘除子宫,以挽救孕妇生命。
3.腹部刀刺伤。这虽然是偶然事件,但一旦发生,必须立即送医院急救。根据受伤情况,施行手术治疗,缝合修补或切除子宫,胎儿予以保留或取出。
4.烧烫伤。若其面积在30%以下,一般对母子的威胁不大。若超过30%,而且伤情严重,可到起流产或早产,也可能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必须立即送医院救护。
3外伤活血化瘀的药有哪些
乳香
辛苦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1)可治风湿痹证,血分瘀滞,心腹诸痛,外伤瘀肿作痛;
(2)妇女血瘀,闭经,痛经。
(3)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或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以及瘰疬、痰核坚硬不消者。
没药
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1)胸腹瘀痛;痛经;经闭;
(2)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
(3)目赤肿痛。
郁金
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开窍,凉血止血,利胆退黄。
主治:(1)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刺痛、痛经、闭经、症瘕痞块及肝脾肿大等证。
(2)温热病,高热谵语,湿温浊邪蔽窍,神志不清,痰蒙心窍,痰热癫狂。
(3)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倒经等证。
(4)湿热黄疸、胆道结石等。
4急性脑外伤外科治疗指南
脑外伤是年轻人死亡和重残的主要原因,其最重要的并发症为颅内血肿。颅内血肿发病率在重型脑外伤中为25%~45%,在中型脑外伤中为3%~13%,在轻型脑外伤中为1/500。如不给予有效的外科治疗,颅内血肿很可能使可以恢复的良性临床过程演变成死亡和持续植物生存状态,对颅内血肿诊断和治疗的延误也会产生相似结果。
根据传统文献分类方法对创伤后占位病变进行分类,即分成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脑实质内损伤(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急性后颅窝血肿和凹陷性颅骨骨折等。当然,大多数重型脑外伤和部分中型脑外伤患者可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的外伤后占位病变,例如,大多数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CT扫描时发现还同时存在脑挫裂伤。
有些患者可存在多处脑实质内占位病变,如双额叶挫裂伤、双颞叶挫裂伤或颞叶和额叶的同时损伤。对于体积较大的病变(>50cm),比较容易选择治疗方法,一般都倾向于手术治疗,而体积较小的病变(<25cm)通常不予手术治疗。然而,对于介于大与小之间的病变,治疗决策可能非常难定,此时,相关因素如移位、脑池形态和Glasgow昏迷评分(GCS评分)变得尤为重要。
5怎么辩证应对急性出血方法
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正常时全身的血液占占自身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血液约有4000亳升。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则出现休克症状: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不降或测不到。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出血可分为:
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按损伤的血管性质来分: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有搏动,量多,速度快,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危险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