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泌尿外科 >前列腺疾病

会阴红外线照射的护理要点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专门治疗疾病的灯泡,称为红外线理疗灯,通过红外线对人体的照射,可以缓解关节炎症,还能够促进人体软组织的愈合,经常被用来治疗风湿疼痛,另外还能够治疗神经痛,但也有很多人担心这样做对身体有新的危害,所以要懂得以下这些使用禁忌。那么会阴红外线照射的护理要点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红外线理疗灯使用禁忌 会阴红外线照射的护理要点 红外线对人体的危害 红外线激活免疫细胞 近红外线照射碳纳米管

1红外线理疗灯使用禁忌

  1.治疗前仔细询问患者,了解有无理疗禁忌症。

  2.治疗前嘱患者除去辐射场作用范围内金属物品。

  3.根据治疗部位选择不同功率的红外线灯头,如手、足等小部位用250W为宜,胸腹、腰背部等可用500~1000W的大灯头。

  4.灯泡照射面颈部、胸部的病人,应注意保护眼睛,可戴有色的眼镜或用湿纱布遮盖。

  5.灯泡照射过程中,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体位,嘱病人如有过热、心慌、头晕等,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6.灯泡照射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局部皮肤反应,如皮肤出现桃红色的均匀红斑,为合适剂量;如皮肤出现紫红色,应立即停止照射,并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

2会阴红外线照射的护理要点

  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加速炎症产物的吸收和消散,具有消炎、消肿作用。此外,红外线热还可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减轻局部疼痛。

  适应证:

  同会阴湿热敷。

  用物准备:

  红外线烤灯。

  操作方法:

  1.携红外线灯至床旁,向产妇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步骤,请家属暂时离开病房。

  2.请产妇两腿屈曲分开,以暴露外阴,注意保暖。

  3.将灯头移至距离会阴部30~50cm处,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感觉再次调节灯距。

3红外线对人体的危害

  自然界的红外线辐射源以太阳为最强。在生产环境中,主要红外线辐射源包括熔 炉、熔融态金属和玻璃、强红外线光源以及烘烤和加热设备等。职业性损伤多发生于 使用弧光灯、电焊、氧乙炔焊的操作工。

  红外辐射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皮肤和眼。红外线照射皮肤时,大部分可被吸收, 只有1.4%左右被反射。较大强度短时间照射,皮肤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出现 红斑反应,停止照射后红斑消失。反复照射,局部可出现色素沉着。过量照射后,特 别是近红外线(短波红外线),除发生皮肤急性灼伤外,还可透入皮下组织,加热血 液及深部组织。

  长期暴露于低能量红外线下,可致眼的慢性损伤,常见为慢性充血性睑缘炎。短 波红外线能被角膜吸收产生角膜的热损伤,并能透过角膜伤及虹膜,而白内障多见于 工龄长的工人。诱发白内障的波段主要是0. 8?1. 2^m和1. 4?1. 6pm。早期,患者 除自觉视力逐渐减退外,无其他主诉。晶状体后皮质外层可出现边界清晰的混浊区, 小泡状、点状及线状混浊,逐渐发展为边界清晰而不规则的盘状混浊,然后循晶状体 轴线方向伸入皮质,或形成板状混浊,最终导致晶状体全部混浊,与老年性白内障相 似。上述改变一般两眼同时发生,但进展缓慢。波长防护方面,反射性铝制遮盖物和铝箔衣服可减少红外线暴露量及降低熔炼工、热 金属操作工的热负荷。严禁裸眼观看强光源。热操作工应戴能有效过滤红外线的防护 眼镜。

4红外线激活免疫细胞

  报道称,淋巴球中有防止错误地攻击自身、发挥阻拦作用的细胞。癌症的免疫疗法会激活全身的淋巴球,因此存在着发生攻击健康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的风险,但是减弱激活程度就会减弱治疗效果,这是尚未解决的难题。

  而此次开发的疗法是仅破坏针对癌细胞的阻拦作用。小林称“有可能成为消除这一矛盾的强效药”。

  小林等人使用了在特定波长的近红外线照射下会破坏周边细胞的化学物质,并将该物质和容易与发挥阻拦作用的“调节T细胞”结合的分子组合成了复合体。

  将该复合体注射给移植了癌细胞的小白鼠,并仅在癌细胞上照射近红外线。结果显示,调节T细胞被破坏,激活了淋巴球,癌细胞减少,存活时间变长。

5近红外线照射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长而中空的管状物,直径通常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碳纳米管具有很多新奇性能,比如韧性高、导电性强等,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引起广泛关注。

  此前的研究显示,碳纳米管能有效吸收近红外线,并因此释放热量和活性氧。而活性氧作为强氧化剂,会使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进而损伤机体组织。

  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这一现象入手,对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半导体型碳纳米管展开研究,其重点是分析源自这种碳纳米管的活性氧是否具有杀死癌细胞的功效。

  研究者在含有人体肺癌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碳纳米管,然后用近红外线照射10分钟,24小时后45%的癌细胞死亡。但如果向培养液中添加具有清除活性氧功能的药物,则只有28%的癌细胞死亡。这表明碳纳米管产生的活性氧在杀灭癌细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培养液由于近红外线照射的作用,温度上升到41摄氏度,研究人员认为发热也是导致癌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研究小组带头人、京都大学助教村上达也表示,今后可考虑使碳纳米管附着在容易与癌细胞结合的物质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