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耳鼻喉科

少年儿童十大心声

学前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心理疾病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儿童也会有心理问题,当孩子出现下面的症状时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了。下面来介绍一些儿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以及儿童的心声。

目录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 5个症状预示儿童心理有问题 少年儿童的心声 ​家长要知道的儿童逆反心理形成原因 小孩逆反心理怎么对待

1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

  1、多动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2、焦虑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4、攻击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5、恶劣的人际关系

  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 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25个症状预示儿童心理有问题

  1、攻击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2、焦虑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多动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4、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5、恶劣的人际关系

  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3少年儿童的心声

  当今少年儿童的心声是什么?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披露了影响最大的十大“儿童心声”。

  这是“儿童心声”课题组就“道德现状研究”、“学业负担状况研究”、“文化现状研究”、“权利维护状况研究”、“网络使用状况研究”等五个方面,对全市6000名少年儿童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十大“儿童心声”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希望有更多的闲暇时间;需要充足的睡眠;希望创作更多我们喜欢的儿童读物;希望老师多理解我们;希望各类教育资源尽可能向我们开放;请家长老师都来保护我们的“小秘密”;请社会各界都来维护少年儿童公共安全;渴望与父亲多沟通;盼望家庭和睦,最怕父母吵架和离婚。

  别让补习班占据太多闲暇时间

  希望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成为孩子的基本要求。调查显示,74.74%的少儿认为目前学校作业量还可以,减负效果初步体现。但另一方面,少年儿童参加的补习班却增加了,参加补习班达3个以上的达到16.5%,只有26.9%孩子没有参加补习班,校外补习班占据了上海少儿的大部分闲暇时间。另外,从家庭作业的来源看,家长和辅导班老师布置的占了49%。

  调查显示,47.4%的家长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了再好”。将近一半的学生担心“自己减负而别人没有减,会使自己落后于别人”,82.8%的学生认为“学好知识是将来的惟一出路”。

  优秀儿童读物不足

  少年儿童希望创作更多适合他们的作品的呼声相当强烈,占受访孩子总数的55.3%。对影视作品,他们认为优秀国产动画和电影影响较小,比率只有17%,其中入围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的只有《西游记》、《黑猫警长》;对学校图书馆的新书,认为很多的为37.3%,一般的为24%,新书很少和一般的为31.9%和6.8%。

  双休日也要享受教育资源

  调查显示,尽管学校各类教育资源开放情况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孩子们对此却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双休日也能充分享受学校教育资源。调查显示,目前双休日学校资源(电脑房、阅览室、篮球场等)开放情况并不理想,“经常开放”的为26.1%,“偶尔开放”的为35.8%,“不开放”的38.1%。

  少儿活动场地的广度影响着少儿接受教育的范围,全社会关心少儿,应当在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开放上多做工作。

  请保护我的“小秘密”

  调查中,当被问及“你的父母(或老师)未经你允许会做下列事情吗”时,19.1%孩子们表示会翻抽屉,22.9%会翻书包,17.7%会翻衣服口袋,4.5%会偷看信件,6.6%会偷看日记,而都不会的只占27.5%。对“好家长”的标准,孩子们认为分别是尊重隐私(63.1%)、给予结交朋友自由(48.8%)、鼓励多于批评(45.6%)、注意除成绩之外的其他优点(43.9%)等。

  从事调查的市少儿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等认为,少年儿童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心理渴望,而他们的愿望不少是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和重视的,这些心声实际上也是今后少年儿童工作的方向。

4​家长要知道的儿童逆反心理形成原因

  1.如果孩子做错事,不要过于严厉的教育,这样会让孩子有一种害怕心理,甚至是讨厌心理,你可以在适当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正确教育,告诉孩子刚才的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第一次说教不成功,可以第二次。有的家长对孩子甚至开始打骂教育,这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做任何事情,孩子都非常惧怕家长。

  2.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奇心,一些家长平时不注意的东西在孩子身上往往就会变得特别重要。比如说纽扣的问题,孩子经常会抱着自己不懂的问题问家长,有这样那样的好奇心,家长有的时候不知道,就开始对孩子打骂,甚至认为孩子这种想法是不正常得。这个时候就是孩子逆反心理形成的时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问的都是多余的,时间长了,容易造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你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查,不妨给孩子买一本书,或者是帮助孩子查询,然后告诉孩子。

  3.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现在不少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比同年龄段的孩子强很多,于是不顾他们的喜好,给他们这样那样的东西,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意图。家长锻炼孩子要站在孩子立场上出发,让他们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完成家长布置的任务。这样孩子会更有兴趣,家长也要适当奖励孩子。

5小孩逆反心理怎么对待

  1.尊重孩子

  孩子也需要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当孩子叛逆时,父母不能一味的责罚孩子,甚至是执行家庭暴力,第一要务是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并且向孩子表示,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父母就占了上风。但倘若父母直接否决孩子的观点,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又或者,父母一副不以为意、了如指掌的样子,并且轻视孩子的意见,这些都会使孩子觉得愤怒,继而更加叛逆。父母应该鼓励并引导孩子勇敢说出自己的意见,让他知道到爸爸妈妈也重视并尊重他们的想法。

  2.注意语言

  和孩子交流时,应尽量采用征求同意的语气。处于叛逆期的孩子都不愿意被命令、被强迫的做事。父母在对孩子做出要求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强硬的字眼,比如“必须、一定”等等,这些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相对的,最好采用商量的口气,与孩子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告诉他们:为什么应该这样而不是那样,告诉他们你的见解,减少与孩子摩擦,才能控制住孩子的逆反心理。

  3.委婉的纠正孩子的错误

  不要直接批评孩子所犯的错误,而是间接的、委婉的提出问题,摆出他们犯错的原因,如此才不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的情绪。在生活中,父母都会下意识的直接纠正孩子的错误,挑剔孩子所做的任何一件事,过分的苛责孩子,以此来树立自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但是,这样的做法只会产生反作用,增强孩子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