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你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孩子出牙时的牙龈不适。那么什么是婴儿出牙护理方法,拿去不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四个月宝宝出牙需要注意点
多数宝宝出牙无特殊反应,但也有少数会出现低热、暂时性流涎、烦躁、睡眠不安等症状。宝宝牙齿生长得好坏不仅关系到面部的美观,更直接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因此,做好宝宝出牙前后的家庭护理极为关键。
一.保持口腔清洁
宝宝的牙齿快萌出时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方法很简单,即在喂奶或食用其他辅食后喝几口白开水,用以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切忌让宝宝含着盛有奶液或其他饮食的奶瓶入睡。
二.进行牙床锻炼
快出牙的宝宝会出现经常性流涎、牙肉痒、抓什么咬什么的现象。这时,可以使用由硅胶制成的牙齿训练器,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以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使牙齿萌出后排列整齐。也可以买磨牙饼,用以促进牙齿萌出。
三.多晒太阳
冬季出生的宝宝,2个月即可抱出户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后。应尽量暴露皮肤让阳光直晒,寒冷季节可只露出面部和双手。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可用纱巾或帽子等物遮挡一下。
2婴儿出牙护理方法,拿去不谢!
1.注意口腔卫生
在出牙期的宝宝,口腔卫生是一定要注意的。在宝宝喝完奶之后,可以给宝宝喂一点白开水,这样可以冲淡宝宝口腔中的残留的奶水,起到清理口腔的作用。宝宝晚上睡觉的时候千万不要让他含着奶瓶睡觉,以免滋生细菌,影响宝宝的牙齿生长。
2.少用磨牙工具或安抚奶嘴
宝宝在长牙齿的初期,牙齿的形状并没有定型,过多的使用安抚奶嘴以及磨牙工具可能会改变宝宝牙齿的生长方向,严重的还会造成牙齿畸形。
3.锻炼宝宝的牙床
长牙期间,宝宝牙床会痒,喜欢各种咬。这时候可以多买一些磨牙食品,比如说磨牙饼干给他缓解牙床痒等等的不适。但是,不要多用磨牙工具,具体情况小编在上文中已经做出了相关说明。
3如何护理牙齿
1、定期洁牙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洗过牙,以至于有的人40多岁就开始掉牙。其实从理论上讲,牙齿的寿命应该和人的寿命一样,洁牙不仅可以彻底清除牙齿上面的菌斑和结石,防止牙周病的发生。而且还能发现一些细小的不易察觉的问题,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在我国,正常人每年应该进行一次洁牙。
2、叩齿吞津法
中医推崇的叩齿吞津养生法,在口腔保健方面有很好的功效。俗话说:“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此法要领是:全身放松,口目微闭,然后让上下牙齿有节奏的相互叩击,铿锵有声,一般以36次为佳,之后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吞津。
3、选择合适的牙刷
牙刷要选刷毛柔软,末端磨圆,刷头小并与刷柄有角度。而且牙刷要在口腔内能运作自如。
4减轻宝宝出牙痛苦的办法
流口水、牙龈发炎、易怒、烦躁——照看过婴儿的人对其出牙期的这些症状都非常熟悉。出牙是指第一批20颗牙齿(称为乳齿或乳牙)从牙龈表面冒出的过程。
乳齿在婴儿出生前就已形成,正常情况下,大约在婴儿六、七个月大时开始冒出,最先冒出的通常是下方的一颗中切牙(门牙)。“正常”这个词的范围很广,就像自然界的许多事物一样,婴儿出牙时间也是如此——不管宝宝是2个月大就冒出牙齿还是直到第12个月才开始出牙,都是正常的,您无需惊讶。
通常,牙齿按如下顺序逐步萌生:6至12个月大时冒出分别位于上颌和下颌中间的中切牙;9至13个月时冒出侧切牙;16至22个月时冒出犬牙(犬齿);13至19个月时冒出第一磨牙;25至33个月时冒出第二磨牙。大多数孩子在三岁以前会长出所有乳牙。 所有乳牙出牙或者“破龈而出”的过程,对于宝宝和照料者来说都极为痛苦。牙齿从敏感的牙龈粘膜钻出时,非常疼痛,宝宝很可能会烦躁不安、脾气暴躁。
但宝宝对出牙的反应也不完全相同。有些婴儿可能连一声啼哭都没有就轻松度过了出牙期;也有些婴儿每出一颗牙都要大闹一场。出牙时间的长短也千差万别。有些乳牙只需几小时就能从牙龈冒出。而其他一些情况下,小小的乳牙可能要花上几天才能冒出。 出牙期的症状常常包括易发脾气、流口水、咬东西、哭闹、牙龈红肿、食欲下降和难以入睡。此外,一些宝宝还会因为唾液性质和数量产生变化而导致胃肠反应,引发呕吐和轻微的腹泻。
其他一些宝宝则会因为唾液与面颊、下颚、颈部和胸部的皮肤接触,而导致这些部位出现微肿的红色皮疹。有时,出牙还会导致宝宝低烧、充血和用力拉扯耳朵(通常类似中耳炎的反应)。所有的这些症状都属正常范围。(但是,如果您非常担心,当然也可以咨询儿科医师,让自己放心一点。) 虽然您已经了解宝宝所受的痛苦属于正常情况,但这并不表示您只能眼睁睁看着宝宝受苦。
5宝宝出牙顺序
宝宝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宝宝牙齿萌出早、有的宝宝则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宝宝长牙先后顺序都遵循一定规律,左右牙齿对称发育,宝宝长牙顺序具体如下:
1、中切牙:下颌2颗( 6个月);上颌 2颗(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2颗(7个月);上颌2颗 (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2颗(12个月);上颌2颗(14个月)。
4、犬牙:下颌2颗(16个月);上颌2颗(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2颗(20个月);上颌2颗(2岁)。
有个别宝宝牙齿萌出顺序不对,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出、左右牙齿对称发育。通常来说,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出小乳牙,有的宝宝则晚到出生后10个月,甚至一年。每位宝宝身体发育情况不一样,长牙时间有早有晚,宝宝在出生后18个月内开始萌出乳牙都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