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产科 >早产

怎样护理早产儿

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婴儿。胎龄小样儿指出生体重与该胎龄应有体重相比,低于平均值二个标准差以下或比应有平均体重低20%以下的婴儿。如在孕37周后体重不足2500克时也为胎龄小样儿,但一般称之为足月低体重儿。那么怎么护理早产儿,来看看吧。

目录 哺乳早产儿快学7要点 怎样护理早产儿 研究称早产儿与足月孩子一样聪明 早产儿先天不足如何追上足月宝宝 早产儿必须做的检查

1哺乳早产儿快学7要点

  1.母乳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新生儿来说,母乳对早产儿更为重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HA、镁和铁,含有多种免疫成分。母乳对宝宝很重要,配方奶喂养增加了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部分直肠坏死对早产儿来说是致命的)的风险,喝配方奶的早产儿在智力发育上不如母乳喂养的早产儿。

  2.袋鼠式护理也很重要

  袋鼠式护理(肌肤接触)对早产儿尤其重要,袋鼠式护理重要性:

  *维持宝宝正常体温

  *帮助宝宝保持镇静

  *让宝宝紧贴妈妈的乳房

  *将妈妈和宝宝紧密连接在一起

  3.挤奶也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宝宝,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体质增强,挤奶也成了喂养宝宝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天你最少得挤8次才行。

  4.使用母乳增强剂帮助早产儿

  早产儿需要补充各种营养元素,通常胎儿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会在母亲体内积攒各种营养元素,而早产儿却错过了最佳时期。建议早产儿父母使用母乳增强剂来给自己的宝宝提供更多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母乳增强剂通常是用在牛奶中,使用母乳增强剂会影响母乳的抗感染性特性。母乳增强剂现在供应范围越来越广泛,使用者越来越多,这就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5.根据早产儿的不同来哺乳

  母乳喂养是要一个妈妈个人进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早产儿在怀孕32周后就出生,有些时间会稍微长点,一旦他们出生就要给他们进行母乳喂养。早期频繁的皮肤接触让你和宝宝给你和你宝宝更久亲密接触的时间,就算早产儿吸不到乳汁也是有益的。开始时一天就喂一到两次的样子,宝宝会在喝奶的时候睡着,妈妈们也会很累这都是正常现象。

  6.宝宝放置位置和皮肤接触会有影响

  宝宝的放置位置,让他紧贴你的乳房能帮他更好的喝奶。将宝宝窝在腋下呈“抱足球”姿势,在身体下放个枕头,有些妈妈喜欢这个姿势喂奶,而有些妈妈喜欢让宝宝爬在胸前呈十字型喂奶,趴着胸前时就需要用手腕和手掌托着宝宝的脖子。

  7.使用乳头罩

  早产儿不太会吮吸,吞咽能力弱,所以在喂奶时要减小来流量防止噎到,乳头罩能起到控制奶流量的作用。

2怎样护理早产儿

  早产儿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出院回家后,首先要保温。早产儿居住的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55-65%。其次,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不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以防交叉感染。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富于必须氨基酸,尤其是早产儿所必须的胱氨酸、牛磺酸较高,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较低。早产儿体重越小,胃容量越小,故应采取多次少量喂养的方法,缩短间隔时间。研究发现,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快,一般到2岁时体重、身长可与同年龄的足月儿近似,个别体重过低者,迟到4岁才能相近。

  对于胎龄小样儿也要注意保温,预防感染。此外,由于胎龄小样儿体重虽少但胎龄较大,故基础代谢率较高,热量需要多,胃容量相对大,吸吮力强,因此奶量可适当多些。研究发现,胎龄小样儿到3岁时其体重身长发育仍比足月儿低。因此对胎龄小样儿或足月低体重儿更应加强营养。

3研究称早产儿与足月孩子一样聪明

  一项新研究发现,早产儿在进入青少年时期以后能够和足月生的同龄人拥有几乎相同的大脑能力。

  曾有研究发现一些早产儿可能会出现身体和精神方便的严重健康问题,不过最新这项由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的研究为早产儿的家长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早产儿的大脑可以和足月生的同龄人一样运转良好。

  这项研究已经发布在了《Journal of Pediatrics》期刊上,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委员会出资赞助。

  研究还发现某些家庭环境因素对于儿童将来的认知能力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据阿德莱德大学罗宾逊研究所的Julia Pitcher博士介绍,这项新研究带来了一些正面的消息,在对能够决定青春期个体认知能力的因素进行调查后他们发现,个体是否是早产儿这个因素在青春期所带来的影响将会变小。虽然基因是个重要的因素,但与此相比还有一些更加明显的影响因素能够决定个体在青春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童年经历的社会弱势程度高低等。

  这个小型研究对145名目前年龄为12岁的早产儿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了解了这些个体的认知能力以及所处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等情况。

  他们发现产后环境在儿童认知能力的塑造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据介绍,大脑连通性的降低与早产儿大脑中的显微结构异常有关,这个情况可能影响这些早产儿的认知能力,但这些异常也要服从儿童成长环境带来的大脑能力提升效果的影响,在大脑发育迅速的婴儿时期更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何某些早产儿可能发展情况要优于其他早产儿的原因。

  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识别具体是哪些环境因素对早产儿的认知能力提升起到了帮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在37周前出生的婴儿为早产儿,这些婴儿具有较高的早逝风险。

4早产儿先天不足如何追上足月宝宝

  早产儿较足月儿发育不成熟:

  脑部:造成脑部发育比较缓慢,进而造成他智商较低,社交能力较差。由于脑部不成熟,也可能会造成大脑性麻痹(Cerebral Palsy ),影响智商。

  肠部:如果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生长在肠部里的细菌会导致肠部破裂,然后细菌就会跑进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份,这可能会造成宝宝离开人世。

  肺部:容易感染与肺部有关的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一生都摆脱不了。另外,他的呼吸也会出现问题,如在婴儿时期会突然停止呼吸。

  眼睛:眼膜出现问题,形成白内障。

  皮肤:红肿、溃疡,问题比较少。

  医生指出:“虽然如此,这仍需视乎早产宝宝诞生的日期有多早。如果宝宝是在第26周就呱呱落地,他拥有很高的机率出现上述的问题。

  如果是在第28周至第33周之内诞生的宝宝,出现上述问题的机会是比较少。然后,如果是在第34周或以后才诞生的宝宝,问题会更少,因为他的身体发育已接近足月儿宝宝的成熟度。”

  让早产宝宝“追上”足月儿

  1、保温。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另外,早产儿的体位取平卧位,不用枕头。

  2、维生素的补充。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有母乳,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3、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温馨提示,父母在早产儿一岁以内时,最好能每一个月到医院儿科保健门诊去检查一次,两岁以后可以两到三个月去检查一次,以得到儿科医生的指导。

5早产儿必须做的检查

  (1)血糖测试

  可以进行相关的血糖测试,检查早产儿是否并发了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症状;

  (2)脑电图检查

  部分早产儿容易发生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可以通过脑点图来进行确诊;

  (3)CT检查

  可以观察早产儿是否有颅内病变等征兆。

  (4)抗原抗体的检测

  (5)血液检查

  包括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血液电解质和血pH值。出现感染性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有失血、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下降;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注意有无低氧血症和高磷酸血症等。

  (6)胸片

  检查呼吸系统是否出现异常。了解肺部情况。

  (7) 听力检查

  在宝宝出院前,医院会对早产宝宝进行第一次听力筛查,如果筛査没有通过,应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复査。若已通过筛査,爸爸妈妈也应注意宝宝对声音的反应。存在如何疑虑,都应进行再次听力蹄查或诊断性评估。

  (8)视力检查

  早产宝宝视网膜血管发育往往不成熟,这种情况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是导致婴幼儿视力损伤和失明的重要原因。对于在孕34周以下出生,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或出生后有吸氧史的早产宝宝,在生后4~6周应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査。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避免或減轻宝宝日后视力异常的出现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