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由于早产儿发育还不够健全,所以在照顾和护理宝宝的时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那早产儿该如何护理和喂养呢?近年来,早产儿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让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但是问题是,早产儿发育是否也和正常婴儿一样呢?下面来看看详细介绍。
目录
1为什么早产的宝宝会怕疼
出生时接受各种治疗所引起的心理阴影。
比正常宝宝比较早出生的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都需要留在医院里进行观察,由于早产的宝宝毕竟不同于正常出生的宝宝,所以要接受的检查也是很多的。比如,血糖,血液,抗原体等等,在进食的时候也只能用到管道喂食。这些治疗都会让宝宝记忆深刻,从而导致宝宝长大了以后,哪是对一点点的痛都是会比较害怕的。
早产宝宝触觉神经的比较敏感。
早产的宝宝刚出生的皮肤比较的薄嫩,透亮,皮下的脂肪比较薄,这也就使得早产宝宝的触感神经要比正常出生的宝宝来的敏感一些。容易产生正常的条件发射,加重了宝宝对疼痛所带来的感觉。
血液循环的活动力不足。
早产的宝宝由于身体都会比较的虚弱,气血不足导致血液循环也不能像正常出生宝宝那样。在冬天由于寒冷,当身体发生碰撞的时候,就会比其他的时候来的更痛一些。早产的宝宝,由于自身的体温调节发育的没那么好,散热的速度也会比较快,造成宝宝的体温过低。体温的过低就会使宝宝的血液循环变慢,从而加重了宝宝对疼痛的反应要比正常宝宝要来的更强烈一些。
为了减少宝宝的痛苦应该这样做。
一是怀抱法。见过袋鼠的都知道,袋鼠前面的口袋,其实就袋鼠照顾幼儿的方法。所以早产宝宝的父母也可以学着一样,把宝宝抱在怀里,这样既可以让宝宝感受但到温暖,也可以让宝宝有安全感。
二是抚摸法。轻轻的抚摸宝宝可以较少宝宝的应激行为,同时也可以让宝宝的情绪变的愉快,从而来减少宝宝的痛楚。
三是包裹法。可以把早产宝宝用一些质低轻柔的棉布或者被给把宝宝给包裹起来,这样可以给宝宝提供安全感,提高本身的的自我调节能力,减轻痛苦。
四是音乐法。可以给宝宝听一些轻快柔和优美的音乐,这样也是可以减轻宝宝的疼痛的。
五是舒适法。宝宝侧卧,仰卧,趴着都是宝宝最舒服的姿势,是因为四肢都呈现出放松轻松的状态。四肢稍稍弯曲可同时对宝宝的身体带来柔和的刺激,从而降低宝宝的痛苦。
2怎么帮助早产宝宝增强抵抗力
一、发育指标要及时衡量
在医生指导下,家长可以通过矫正月龄,即实际月龄减去早产月份,参照宝宝体重、身长、头围三箱指标,及时衡量宝宝的发育速度是否合适,比如,宝宝早产2个月,那就把月龄减去2,然后参照已减月龄的发育指标来衡量。
早产儿刚出院时,一两周最好去复查一次,如果宝宝生长稳定,那么等宝宝出生2个月后就可以延长为1、2个月复查一次。当宝宝矫正后的月龄有6个月时,就要开始评估宝宝的行为发育,比如宝宝对声音、移动物体等外界刺激是否有反应。宝宝10个月时,就要检查他的爬行和运动协调能力,预防早产儿脑瘫。1岁后,最好每3个月带宝宝复查一次,观察宝宝语言发育和运动发育情况。等宝宝2岁后就改为半年复查一次。
二、早产儿饮食科学喂养
纯正母乳的营养对于体重低、胎龄小的早产宝宝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宝宝耐受母乳喂养之余,应该添加母乳强化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可以把这些营养加入母乳中,经过调和后再喂给宝宝。
当早产宝宝矫正月龄有4个月时,就要开始添加碳水化合物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米糊了,这样可以增强宝宝的饱腹感,让宝宝睡得更安稳。当宝宝矫正月龄有5、6个月时,可以给宝宝添加肝泥、蛋黄等辅食。爸爸妈妈要注意的是,早产儿单纯吃母乳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所以像肝泥、肉泥等应当适当补充一些,贫血严重的话就得补充铁剂。
三、合理看护早产儿并进行运动干预
对于早产儿来讲,调节自身体温比较困难,所以照看早产宝宝时要注意温度的调节,最好保持24℃—28℃的室内温度,还有每四至六个小时帮宝宝测量一次体温,保证体温稳定在36℃—37℃。当宝宝体重不足2.5千克时,不要给宝宝洗澡,每2-3天用食用油帮宝宝擦擦脖子、腋下和大腿根部等褶皱处即可。
早产儿除了需要合理看护外,应该进行运动干预帮助宝宝正常发育。在宝宝出生后可以让他多练习俯卧和抬头。宝宝矫正月龄达4个月时,可联系翻身和坐。宝宝矫正月龄有6个月时,就帮助他训练爬行。矫正月龄12个月时,就帮助宝宝学习站立,此外,也可以利用大球帮助宝宝锻炼平衡能力。具体方法:让宝宝平躺在大球上,然后顺、逆时针、前后、左右、晃大球,增强宝宝平衡力。
3照看早产儿时应注意的事项
1、温度
早产儿皮肤肤娇嫩,身体脆弱,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
2、注意保暖
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
3、洗澡
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4、皮肤要勤清洁
很多家长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体质弱,怕感冒,就给他减少洗澡次数,其实早产儿的皮肤薄,更容易受细菌感染,清洁显得更为重要。广东气温高,即使是冬天也可以通过开暖气等来保证室温,没必要担心孩子会感觉冷。清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褶皱部位,屁股每次换完尿布后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并擦干。口腔要用凉开水清理,防口腔感染。
5、精心喂养
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
6、多进行抚触和语言沟通,给孩子一些爱的传递
早产儿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抚触疗法,经过一定时间按摩,可以使婴儿的摄入奶量明显增加,头围、身长、血经蛋白、体重均明显增高。抚触对早产儿生长能带来诸多益处,可作为早产儿时期综合干预措施之一。抚触是一种被动式的运动,皮肤的接触能刺激触觉神经、运动神经等的发育,利于大脑发育。
7、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4早产儿的发育和正常婴儿一样吗
早产儿的发育和正常婴儿一样吗
早产儿智力发育和正常婴儿没有任何区别,主要是身体发育方面。早产儿的身体比正常婴儿虚弱很多,所以需要精心照顾,并且通常是要在医院照看一段时间,等早产儿身体较成熟一点后再出院照顾。家长无需过分紧张,早产儿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大就和正常儿童没有什区别了。实践证明,2岁前是弥补先天不足的宝贵时间,只要科学地喂养,在两周岁以前早产儿的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
早产儿身体不成熟的表现
1.不能维持正常体温,所以早产儿需要在暗箱内进行孵育。
2.呼吸费力或者出现呼吸暂停。不成熟的肺影响了早产儿呼吸,往往需要人工呼吸机及一些特殊药物,以帮助其成熟。
3.早产儿的肝功能不成熟,所以皮肤黄疸出现早,而且程度较重。不及时采取光疗等措施控制黄疸的进程,会出现大脑的不可逆的损伤——医学上称为胆红素脑病。
4.早产儿肝功能不成熟还可导致全身出血,特别是脑出血、肠出血。维持早产儿体温稳定、血糖正常、呼吸平稳等是预防出血的基础。
5.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可早产儿往往不能进行正常吸允,需要一根插入胃内的细管进行喂养,而且正常母乳或配方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需要在母乳中加用母乳添加剂。
6.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儿更是如此。全身感染是最容易出现在早产儿身上的病症。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必要的抗生素可预防和控制感染。
5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知识
1、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被窝的温度应保持在30~32℃,房间要经常开窗通空气。换尿布时动作要快,不要凉着孩子。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2、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洗净双手。
3、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
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尽早开始喂奶可防止发生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酮尿症等还可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时间,故可于生后4-6小时开始喂养,需观察其吸吮、吞咽及呕吐情况。采取多次少量的喂养方法,缩短间隔时间,一次喂奶30-40分钟,少量多餐间断式喂奶,减少吐奶和呛奶;另外,可喂早产儿奶粉,早产儿纯母乳至少喂养6个月
4、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
早产儿出院前,应能自己吸吮进奶,2~3天内维持在医院的奶量,适应环境后逐步增加。注意保暖,保持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换气、穿舒适柔软衣服,早产儿每日睡眠15~22小时。
保持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光线,不要太刺眼。做好婴儿衣服、奶瓶、物品消毒,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生后10天给予维生素AD每日100单位逐步增加到每日400单位,生后1月内补充铁剂,预防贫血
5、定期到医院检查体格发育
新生儿要定期随访:生后7天、14天、28天进行随访;42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格发育检查。检查新生儿:体格、视力、黄疸、心肺、消化功能、智能、精神、心理、语言等相关内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