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下肢行走无力是神经炎惹的祸吗

下肢无力多是有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表现为下肢无力、麻木、发紧、抬步沉重感等症状,逐渐还会出现跛行、颤抖、步态摇晃、容易跌倒等现象。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类型。颈椎病大体可以分为:颈型颈椎并神经根型颈椎并椎动脉型颈椎并脊髓型颈椎病四种类型。那么下肢行走无力是神经炎惹的祸吗?下肢无力警惕下肢缺血?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目录 下肢行走无力是神经炎惹的祸吗 下肢无力警惕下肢缺血 下肢无力可能是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下肢无力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下肢无力和截瘫的关系

1下肢行走无力是神经炎惹的祸吗

  一般患者突发下肢无力,选择治疗科室会比较主观随意。“昨天我就接诊过1例19岁的年轻患者,两下肢无力20多天,辗转多家医院的内外科各个科室就诊,仍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滕红林博士说,后来患者在检查脊柱的磁共振并无异常,而肌电图却提示有神经根根性损害。所以,建议患者去神经内科治疗。滕医生表示,如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理解不深入的话,非脊柱专科医生可能就把一些下肢肌无力的原因归为椎间盘突出,此时容易造成误诊。

  据神经内科医生介绍,神经炎引起下肢无力还是比较常见的。医学上的神经炎多指内科系统的神经炎,病人一般表现为对称性的四肢远端感觉、运动及营养障碍和腱反射消失。但其病因比较复杂,其中以多发性神经炎,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性神经炎、药物性神经炎、中毒性神经炎为多见。比如有的患者感冒后,由于病毒感染,也可能突发下肢无力。又如糖尿病、药物中毒、维生素B缺乏也可能引起的下肢无力。但是,这些病史容易被病人所忽略。神经炎的治疗首先是病因治疗,即去除各种致病因素。由于其病因多样,医生特别提醒,病人在向医生汇报病史时,应告知有否全身性疾病、代谢障碍、化学物品接触或服药史等,否则容易导致延迟诊断或误诊。

2下肢无力警惕下肢缺血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朋友出现腿脚发冷、无力的症状,常常被误以为是老年人对寒冷的调节功能差而被忽视,甚至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痛风、缺钙等。其实很多腿脚发冷、无力的病人是由于下肢缺血引起的。

  医生提醒,腿脚发冷要防下肢缺血,必要时做一些检查。而突发的下肢发冷疼痛,须高度警惕急性动脉栓塞或闭塞的可能。如果误诊而错过了治疗时机,肢体就会由于缺血时间太长导致坏死,需要截肢。

  缺血也会导致腿冷无力

  患者蔡老伯的双腿经常冷冰冰,夜间时常被冻醒。尤其是到了冬天,他的双腿冰冷如铁锤,无法入睡。而且,他走一小段路就感到乏力,需要休息才能缓解。

  为了这双腿,蔡老伯看了不少医院,有说腰椎间盘突出、痛风、缺钙等,但疗效不佳。近期,他在一次体检中,检出他的下肢缺血。

  经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蔡老伯双腿股浅动脉长段闭塞,需要通过介入手术来“疏通”。手术后,蔡老伯明显感觉腿暖和了,不再冷冰冰。

  “三高”人群易下肢缺血

  据医学专家称,老年人腿脚发冷行走困难,最易被归咎于腰椎骨质增生。其实,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下肢动脉病变堵塞造成的。这类疾病在医学上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因为狭窄或闭塞导致肢体缺血,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其发病率在大于40岁的人群中约占4%~10%,而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可高达15%~20%。

  此类疾病的特点是:足部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行走一段距离后感觉患肢小腿的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必须停止行走休息片刻,不适感缓解后才能继续行走,如再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又重复出现。

  更严重的患者表现为静息状态下下肢疼痛,甚至皮肤溃疡。还有一部分病人突发下肢发冷疼痛,腿部肿胀变紫,可能是急性动脉栓塞或闭塞,应及时去医院专科就诊。

  如何预防下肢缺血性疾病,医生说,首先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尽量戒烟,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避免暴饮暴食等。

3下肢无力可能是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畏寒是比较明显的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早期症状,患者为感觉患肢温度低,稍有风寒就会感到凉,不敢穿得太少,双下肢最能为敏感地感觉到,尤其对空调和电风扇的敏感度更强。若患者一般平时不怕冷,而近期总是下肢有些冷,这就是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下肢畏寒。

  股骨头骨细胞在没有坏死之前,首先会出现股骨头周围的供血量减少,就是部分血运受阻,随着时间的变长,血运受阻程度会慢慢增加,当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量减少到一定程度,股骨头骨细胞就会出现凋零死亡。

  很多人都知道,股骨头坏死是非常严重的骨关节疾病,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骨科专家指出,此病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患者能及时发现病情对于治疗的帮助很大。因此,只有了解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才能争取在早期进行治疗。下肢缺少了血液供应,肌肉在活动时就容易疲劳无力,而下肢减少血液循环带来的温度,也就会出现怕冷的症状。因此,股骨头坏死早期现象都会出现下肢疲劳无力和下肢畏寒。

  温馨提示,下肢无力和畏寒是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发病早期,大家要提高警惕,早期就有股骨头坏死预防的防范之心,如果在突然发现下肢无力和畏寒的情况,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4下肢无力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下肢无力的鉴别诊断: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以痉挛性四肢瘫为主,无感觉障碍,且常侵犯延髓而出现下组颅神经症状。

  2、多发性硬化:常同时出现脑和脊髓的症状,膀胱功能障碍多发生于肢体运动障碍之前。

  3、下肢中枢性瘫痪:下肢中枢性瘫痪是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脑积水严重,进展较快时,亦可出现,其症状为反复呕吐。脑退行性变,脑发育障碍,四肢中枢性瘫痪,尤以下肢为重。

  4、下肢肿胀和乏力:下肢肿胀和乏力是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之一。

  诊断标准为:①临床上有脊髓受压表现,分中央型、周围型和中央血管型。症状从上肢开始,波及全身的为中央型;症状由下肢开始,波及全身的为周围型;上、下肢同时出现症状的为中央血管型,又称四肢型。各型分轻、中、重3度;②X线片显示椎管矢状径狭窄、骨质增生、椎节不稳及梯形变;③除外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脊髓结核、颅底凹陷症、继发性粘连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④对个别鉴别诊断有困难者,可作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及脊髓造影检查;⑤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CT、磁共振成像及数字减影等特殊检查。虽然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较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低,约占各型总数的10%-15%,但因为它症状严重,且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所以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一旦误诊,会延误治疗时机。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脊髓型颈椎病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来说,及时、准确地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查看详情>>

5下肢无力和截瘫的关系

  截瘫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我们要及时的治疗很重要。因此截瘫的前期症状可以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病情,那么下面由石家庄大正中医蜂疗医院截瘫康复中心为大家进行介绍下肢肌无力的解释。

  下肢肌无力的解释:

  1、脊髓受压型:属继发性损伤,可由下列诸因素引起,形成对脊髓的机械性压迫。如脊髓损伤后,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因血运障碍,水肿加重,使脊髓受压更为严重,一般持续1-2周。椎管内出血,硬膜外血管破裂出血,由于蛛网膜间隙大,故早期不易引起脊髓受压。

  髓质内出血,可造成邻近的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的破坏,脊髓灰质较白质更易出血,这种出血有时很广泛,可累及上、下数个脊髓节段。骨折、脱位或异物压迫,移位的椎体,碎骨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断裂的弓间韧带,或其他异物均可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脊髓蛛网膜粘连,由于脊髓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损伤组织机化,瘢痕组织形成,均可产生蛛网膜粘连或形成假性囊肿,压迫脊髓及马尾神经根。

  2、脊髓休克型:脊髓本身无解剖学上的显著变化,脊髓周围亦无压迫性水肿或其他占位性病变,仅表现为功能上暂时性传导中断。临床检查,在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感觉、反射和内脏功能不完全障碍,一般在1-3周后可完全或大部分恢复,不留任何器质性病变后遗症。

  3、脊髓本身:其损伤程度可有很大差别,轻度损伤,如脊髓突然一挫,脊髓本身无明显器质性的改变,往往表现脊髓休克,以后逐浙恢复,预后较好。重度损伤,可发生硬脊膜外血肿,随着血肿的被吸收,大部分功能可以恢复,仅留有少部分后遗症。极严重的损伤,可发生脊髓完全横断,神经细胞被破坏,神经纤维断裂,造成不可恢复的终身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