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子女教育 >育儿

五大育儿错误 你中枪了吗

任何一位父母都会在育儿过程当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与不足。父母们不妨面对这些有待改进的部分,而不是一味得逃避、掩饰。很多父母容易判断和标榜自己是“好家长”或“坏父母”,这取决于在给定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孩子正确、有效得处理。亲子教育的过程,有时父母们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育儿错误,尽管这不影响对孩子管教的初衷,但也会妨碍到正确有效的管理。同时,父母自身要足够优秀,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寻求解决办法,进而提高孩子的行为意识。下面来看看有哪些错误方法。

目录 育儿过程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如何抹消 五大育儿错误你中枪了吗 二胎家庭两个孩子经常打架怎么办 幼儿园春季育儿小知识 十个不好的育儿习惯

1育儿过程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如何抹消

  所有的孩子都有权利得到安全和保护,有时爸爸妈妈可能会感觉到生活得很压力,如果你不能应付这种情绪的话,你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吝啬别人的帮助。本文就育儿过程中父母给孩子造成的伤害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案,你可以根据你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父母承担的责任

  很多时候,大多数父母发脾气或情绪失控都是因为觉得他们的忍耐达到了极限。但有些父母可能觉得情绪失控了,同时又无法控制他们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他们可能被这些个问题(比如个人的,情感上的,健康上的,财务上的问题)拖垮,同时他们也完全不能很好地照看自己的孩子。

  养育一个孩子确实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行为,这个需要家长们的耐心及应对能力。如果你发脾气且对孩子进行了口头上或肢体上的动作,那么,你可能伤害你的孩子了甚至你都没有意识到会这样,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去承担发怒后的风险。

  确定没有给孩子造成重大伤害

  1.现在该做什么?首先父母应该停止发怒,走开并做一下深呼吸。尝试给朋友,家人或者是热线打电话,谈论一下自己的情绪。

  2.当你冷静下来时,该做些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了,要想想它怎样影响了你以及孩子,努力为孩子做点什么以缓解局势。

  3.如果你感觉可能会伤害你的孩子,或是已经伤害了你的孩子,你需要立即求助专业人士。如果孩子的情感或精神受到了创伤,那么可以联系心理方面的专家。如果你的举动已经伤害到了孩子的身体,那么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长久的改变才能获得支持

  如果你觉得你可能伤害了你的孩子并且你也意识到这种错误的做法,你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来确保以后不会发生类似情况。

  1.你可以联系以下朋友或者专家来帮助你,纾解自己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情绪问题;

  2.寻求帮助需要勇气,但同时也说明以下事宜:

  a.你是爱孩子的,你从心底渴望给孩子最好的,并且你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b.你应该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事情发生了要积极寻求帮助来改变现状,让家庭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后悔和自怨自艾。

2五大育儿错误你中枪了吗

  谈判

  这是一种无效的教养方式。如果父母允许孩子参与讨论事件的结果、行为的界线、规则的制定,其后果也许将有利于孩子自身。正如育儿专家解释的那样:孩子会成为推动边界的专家,因为他们知道凡事都可以变化、都有商量的余地。如果父母执行这种无效的育儿策略,可能会出现孩子对规则的公平性进行辩护的情况。

  解决方案:对于选择谈判的父母,需要对孩子的规则、后果有明确的认知和预期。不要让孩子改变既定的规章制度,或者因为他们的表现、观点而转变对行为后果的态度。所以,父母的明确与坚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帮助孩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必经之路。

  尖叫

  父母有时会在极度挫败感或疲倦时,以尖叫、责备作为对孩子的最后通谍。事实上,父母发脾气不太可能促进孩子行为的积极变化。如果父母表现得声嘶力竭、骂人、威胁,只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受控制。同样也意味着身为父母的权威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家长首先需要有效管理自己的烦恼和消极情绪。为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权威的建立也基于对自我的尊重。

  过度呵护

  这类家长从来不愿看到孩子失意或窘迫,他们希望孩子前方的道路一帆风顺,孩子可以实现他想实现的一切,而不是经历任何的负面环境。然而,当父母赶着为孩子扫除所有障碍时,可曾想过:给他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了吗?只有经历挫折,孩子才知道如何战胜挫折。

  解决方案:不要担心孩子出现不快乐的心情,而是问问自己:“我为孩子做了什么,让他能够更好得独自逆转劣势?”

  完美主义

  有着完美倾向的父母往往总觉得孩子做的不够好,却忽视了孩子的付出与努力,主观坚持认为孩子还可以做得更棒。

  解决方案:完美主义父母需要适当拉开自己与孩子的距离,至少对于自我期望与孩子的实际能力之间,不能脱钩。施压、责骂、苛求只会将孩子推得更远,更束缚他们的手脚。

  无止尽的应允

  对孩子物质要求的纵容,只会创造虚假的优越感。不但会为孩子长大成人后制造问题,同样也会影响他们制定并实现自我价值。

  解决方案:这类父母需要学习说“不”-当孩子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允许孩子释放各种不满。这类父母需要改一改这个毛病,跟孩子说不,同时严于律己,不要再把各种玩具作为孩子的奖励,否则孩子会变得更加地骄纵。

3二胎家庭两个孩子经常打架怎么办

  一、更加关注弱势的一方

  面对两个孩子打架,家长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强势的那个孩子,不停的批判那个。俩宝打架之所以成为常态,最普遍的原因,是他们需要对父母的爱和关注进行竞争,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引起父母关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去招惹另一个孩子,这样不仅可以发泄对“争宠者”的不满,还可以把家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独享被关注的感觉。

  考虑到这个原因,家长在处理俩宝的冲突时,最好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惹麻烦的那个孩子身上,否则会让他产生成功吸引家长关注的成就感,进一步强化他惹麻烦的动机,引发更多的冲突可能。

  反过来,如果家长改变策略,把注意力放在受伤的一方,由于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创伤,他更应该得到安慰。家长可以询问被欺负的孩子,身体哪儿觉得不舒服?或者跟他询问对方为什么会欺负他,并且告诉他自己也不认同那个孩子的解决方法。来自家长的同情和安慰,会让被欺负的孩子心情好很多。并适当在慰抚的同时“敲打”惹麻烦的孩子,比如,一边给胳膊被挠破的孩子涂红药水,一边说:“挠人可不是好习惯,妈妈可不喜欢这种行为,你妹妹应该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就算生气,也不能挠人”。这样,惹麻烦的孩子就会发现,用招惹另一个孩子的办法获取父母的关注是无效的,甚至适得其反,以后惹麻烦的概率就少了许多。

  二、用“五步法”介入俩宝的争端,培养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可以介入,但最好避免直接对他们各自的行为进行评判,更不宜直接决定争执的结果,否则孩子不仅难以受到教育,还可能对家长的处理方式产生意见,恶化彼此关系。推荐“五步法”,培养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争抢一款动物玩具,发生肢体冲突的场景为例:

  Step1:表明已经了解孩子们对彼此的愤怒。比如,家长可以对正在争执的两个孩子说:“孩子,听起来你们在闹意见啊”。

  Step2:认真倾听每个孩子的解释,跟孩子确认自己对争端的理解是否正确。比如,在听孩子讲完后,概括出自己的理解“那么,是你想用它来装饰动物园”“你看到他玩儿的时候,也想加入起来一起玩”,注意,仅仅是确认自己对事态的理解,但不要做评判。

  Step3:表示出对问题困难程度的认可。比如,可以对他们说:“我知道了,嗯,这个问题有点棘手呢。两个孩子都想在同一时间玩同一个玩具。”但不要代替他们做决定。

  Step4:表达对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信任,鼓励他们找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们俩一定能好好相处的,你们会找到一个让你们俩都感觉公平的法子。”

  Step5:离开冲突现场,“你们玩玩具的时候,我先看报纸吧”,让孩子自行解决问题。

  三、避免给孩子定性,把孩子的行为导向家长期望的样子

  容易打架的两个孩子,通常会有相对强势的一方,比较暴躁,另一方面则常常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家长在处理二者冲突时,往往很容易给强势的一方定性,责其“你怎么总是这么暴躁”“动不动就欺负你弟弟,一点哥哥样都没有!”等,对于弱势的一方,则急于保护,却忽视了调动她内在的力量。长此以往,很容易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将他们固化在“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角色里,引起更频繁的角色冲突。

  反过来,如果家长能够改变思维方式,则可能收获出乎意料的惊喜。

  比如,当容易受欺负的孩子被威胁必须就范时,家长与其安慰说:“可怜的宝贝,哥哥又欺负你了?”不如换一种更能调动其力量的方式,或者直接示范解决争端的技巧。比如“我打赌,如果你愿意的话,肯定能做出一个更可怕的鬼脸吓唬她!”“你可以告诉他,不喜欢你对待我的方式,我的东西我做主!”这样更容易帮助经常受气的孩子强大起来。

  孩子之间的争吵往往只是因为很小的事情,而且他们会在争吵完迅速忘记,又开开心心得一块玩耍,因此家长不必看到孩子受欺负了就过度紧张,有的时候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未尝不是件很好的事情。或者与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原因与解决办法,锻炼了孩子的分析事情的能力。而如果父母过多的参与,不仅不会真正解决问题,还会将问题尖锐化,造成孩子不必要的困扰。

  家里有两个孩子如何教育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谁成功的完成了家庭教育,那么他就赢得了孩子的未来。家里有两个孩子如何教育?成功的家庭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长应该注重孩子行为品德的养成。

  父母的精力有限,因此两个孩子家庭的孩子之间更容易出现矛盾。他们易为小事情发生争论。因此,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儿童行为品德的养成,要培养儿童谦让的性格,教育孩子要相亲相爱,而不是互相倾轧。

  二、家长应该培养孩子之间良性竞争的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们时刻处于竞争的状态之下,孩子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不自觉的在生活中和学习上与同学或者是自己的兄弟姊妹进行比较。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儿童的良性竞争意识。让儿童意识到竞争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竞争必须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三、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

  目前我国社会多子女家庭大多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因此,家长可能更加偏爱自己的某个子女,更加关注这个子女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忽视了其他子女各个方面的需求,这会严重的伤害其他子女的感情,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心理创伤。

4幼儿园春季育儿小知识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

  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补钙一般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药补,另一个是食补。最好采用食补法,含钙丰富的食物有芝麻、黄花菜、萝卜、胡萝卜、海带、芥菜、田螺等。再就是排骨汤或骨头汤,这些汤不仅含钙丰富,而且有助于身体对钙的吸收。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糕点,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代谢。 维c在人体内的作用是提高脑神经的灵敏程度,使脑对刺激的反应灵活,还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脑和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补充维c的方式也有两种:其一是服用维生素c片,其二是尽量多吃些含维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等。

  2、注意维生素C的摄入

  维c在人体内的作用是提高脑神经的灵敏程度,使脑对刺激的反应灵活,还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脑和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补充维c的方式也有两种:其一是服用维生素c片,其二是尽量多吃些含维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等。

  3、粗粮、杂粮有好处

  粗粮、杂粮首先是能给人体补充矿物质,再次是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如芳香物质、氨基酸等。常可食用的粗、杂粮有玉米、小米、糯米、绿豆、黄豆等。

  4、多吃含自然糖分的食物

  春季孩子的代谢机能旺盛,户外活动时间也大为加长,热量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就会相对加大,使孩子经常感到饥饿。因此,春季可以用加餐的方式给孩子补充热量和营养物质。加餐食品可选花生米、红薯干、栗子、葡萄干、果脯、蜂蜜水等含有自然糖分的食品。

  5、富含植物性脂肪的食品

  要常吃脂肪既可以滋润整个身体,使人面色光润,又能在代谢过程中转化成热量,供给孩子活动中使用,还能经代谢转化为脑的结构物质,扩大脑容量。

5十个不好的育儿习惯

  1.倾听不够

  倾听是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和做决定有效的方法。不要老想着教孩子怎么做,相反,应该让他告诉你他想怎么解决。要多关注孩子的感觉和情感。这个过程中你的工作就是聆听,提供意见并且偶尔问些问题来诱导他以便获得更多信息。如果你觉得你有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问问孩子愿不愿意听。如果孩子说愿意,那么尽可能简洁地表述你的观点。如果不愿意,那就坦然接受。毕竟,是他自己要做的决定。

  2.做得太多

  家长们在好多方面都做得过了。其中一个就是给孩子买一切他们想要的东西。孩子总认为,他们应该拥有最流行的东西,并且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买愿望清单上的所有东西就会让他开心。其实满足的是家长不是孩子。另外一方面家长们做太多的是帮助孩子所有的课题、问题以及任务。作为家长,我们该学会后退,双手插口袋,保持缄默,让孩子的想法呈现出来。

  3.比较和批评

  平等不是公平。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对每个孩子的优势方面表达你的尊重。但是家长却喜欢把孩子们进行比较,或许是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或者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

  4. 先是孩子的朋友,然后才是孩子的父母

  对于孩子来说,你是一个长辈。你不可以同时是孩子的朋友。你要当的是老师、领导、供应者和厉行纪律的人。虽然这样不有趣。但是孩子们希望父母管着他,虽然他们不是这样说的,并且也老是说别人的父母有趣得多。记住,你的终极目标是把孩子教成一个有责任、成功的独立的成人。积极履行教养、惩罚和偶尔的“完全不行”都是到达该目标的要素。当孩子尊重父母的权威时,他们就会相信家长保护他们的能力,相信家长会提供好提议。这样就会尊重其他权威,更愿意听爷爷奶奶和老师的话。

  5.使用威胁

  父母跟孩子相处,沟通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所有的沟通都奏效。很多时候把双方都逼疯,父母有压力,有时回答比较情绪化。你对他大吼大叫,用手指着他并恐吓他,想要他服从权威。但在孩子看来,这只不过是你失控的表现。这种行为很粗鲁,且贬低孩子的人格。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会保持沉默,站着不动,所以父母要求回答或者问他是否在听时,矛盾就升级了。整个场景就是一个典型的坏例子。

  6.像个保姆

  从他们出生开始,家长们就为他们包办了一切。虽然目的是想让孩子健康成长,但不让他们做家务是违背常理的。他们应该履行义务,感受成长,并且也是为以后独立生活做准备。做家务并不是惩罚,反而能够给孩子一种归属感和价值的存在,教他们独立且自信地进入社会。

  7.不断地屈服

  一家人坐在起居室。孩子要家长拿某样东西。家长拒绝。孩子一直要,一直要,直到家长妥协。家长所做的只不过是象征性抵抗。如果一味地屈服于孩子,就是在放弃你家长的角色。你不是在指导孩子要有责任心,要有果断力。孩子不停地享受特权,而你渐渐地失去权威。要学会对孩子说不。简单快速的“不”会省去很多麻烦。

  8.没能延伸界限

  孩子们长大了,需要更多空间,需要与父母的保护保持一段距离。也许很难接受孩子开始独立的事实。双方都要给予信任和交流。不要越过界限。当你在思考是不是要管的松点,或者孩子已经这么要求了,那就仔细想想。你发现他长大了,也尊重他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制定新法则也会使孩子在执行的时候更有责任心。

  9.没有设定教条

  我们给孩子设定教条来让孩子远离危险。但当他们不断长大,原有的教条并不能够很好的保护他们。我们应该要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不是。这些教条对安全和家庭和谐来讲是很重要的。告诉他们你关心他们同时还能培养出责任感。教条要少、简短和清晰。孩子不可能背下一本教条书。关注孩子的成熟度和处理未知事情的能力,这样可以帮助你设定合理的方针。

  10.没有坚持到底

  通过一系列的规定来指导孩子是主要的育儿工作。他们成长到一定阶段,会开始考验你对这些规定有多么坚持。所以,讨论破坏规定的后果显得重要。问题是家长并不真的想惩罚孩子。警告他们可能会减少惩罚,保护他们的颜面,但是,一味地妥协只会让孩子觉得你是不可靠的、容易控制的。如果想改变某人的行为,最好先改变自己的。设定好规矩,商讨后果并严格惩罚,如果孩子出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