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如何合理的喂养新生婴儿

关于婴儿喂养的说法人口不一,老一辈的育儿经验是让宝宝吃营养米糊,新一代的年轻人是要让宝宝只吃奶粉,更多的是人是建议奶粉吃一些辅食吃一些。那么,如何合理的喂养新生婴儿?下面来看看具体该怎么做吧。

目录 喂养宝宝4错误要避免 如何合理的喂养新生婴儿 喂养宝宝的6大危险做法 婴儿喂养的三个关键阶段 婴儿过度喂养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1喂养宝宝4错误要避免

  喂养宝宝没那么容易,需要妈妈们不断的摸索、学习。有的妈妈喂养宝宝很注意,但宝宝的健康、发育还是出现状况,这有可能是因为喂养方法出现了问题。

  宝宝6-12个月时味觉、嗅觉是最灵敏的时刻,家长可以适当给宝宝喂养离乳食品。宝宝在吃各种食物的同时也促进了味觉、嗅觉及口感的形成与发育。让孩子从最初的流食转变到半流食,最后到固体食物。1岁大的宝宝可以吃各种口味的食物以维持身体生长发育,顺利断奶。在给宝宝添加离乳食品期间,妈妈发现宝宝不喜欢吃或是不适应就会立即停止,不让他再吃,这样宝宝可能错过味觉、嗅觉、口感形成发育机会,不仅造成断奶困难,还可能造成宝宝日后厌食。

  错误方法1:对宝宝最开始“偏食”采取强硬态度

  幼儿8个月时,对食物已经有了喜欢与厌恶,这是最开始的“偏食”。但是这种偏食是不能与妈妈认为的偏食相等同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现在不喜欢但是过段时间就喜欢了,这种现象很常见。妈妈不了解,害怕宝宝缺乏营养,可能对宝宝采取强硬态度,反而给宝宝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也许不会在接受这种食物,引发宝宝真正偏食。

  错误方法2:妈妈太过关注宝宝营养摄入

  妈妈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宝宝安排膳食,从不让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认为只有这样宝宝摄入营养才均衡。宝宝的味觉、嗅觉及对食物的口感发育正常,那么正常宝宝是可以从妈妈搭配的食物中选择出有益健康的饮食组合。宝宝食欲可能发生变化,这是很自然的情况但是自然的,只要妈妈不太多干预,宝宝摄入的营养通常可以达到平衡。

  妈妈应该让宝宝凭自己的想法喜厌某种食物,过度干涉反而会起到反效果。有些妈妈对食物的营养价值不是很了解,所以就不能为宝宝提供身体生长所需的营养。

  错误方法3:饮食上惯着宝宝

  有些宝宝在碰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时会吃个不停,妈妈也不制止,任由宝宝吃。宝宝消化器官不像大人那么强大,如果长时间吃很容易伤害宝宝脾胃致使伤食,以后看到就会感到厌恶,造成营养不能吸收均衡。

  错误方法4:自己饮食习惯不良

  宝宝偏食挑食有可能是受到妈妈的影响,有的妈妈因为不喜欢吃某种蔬菜所以就不会去做或者是不好好做,表现出对事物的偏见。这样会让宝宝先入为主,认为这种蔬菜不好吃,所以不愿吃。有的妈妈认为某种饭菜有营养,让宝宝每顿都吃,让宝宝没有再吃的食欲。

2如何合理的喂养新生婴儿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母乳是最理想的,喂奶次数多,又不一次过量。因此,母亲和婴儿住在一起的安排对一个母亲开始用母奶喂养帮助很大。尽管一些婴儿适应托儿所的喂奶时间安排,大多数婴儿在他们醒着和饥饿时发脾气。如果当他们醒来和哭叫时,托儿所不能把他们送给他们的母亲,他们可能会大声哭叫着进入梦乡,睡过了托儿所规定的喂奶时间。而和母亲住在一起的婴儿,无论何时她认为孩子饿了,只需伸手去抱起他就能喂奶。如此,婴儿不会哭得太久或者过度疲倦。

  赞成婴儿和母亲住在一起,用母奶喂婴儿的医院,往往让婴儿在出生之后不久就要用母奶喂养。如果允许的话,甚至应该在产房里就能做到这一点,父母有机会细细观察和爱抚新出生的婴儿是理想的。

  其他医院则在婴儿出生后18小时才第一次给婴儿喂奶。如果更多的母亲要求尽早见到她们的婴儿,这样的医院也许会对此让步。

  某些婴儿在出生后的2~3天内比较嗜睡不想吃奶,很长时间才醒来一次。特别是服用了许多镇静剂或麻醉剂的母亲的婴儿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然后,婴儿变得经常醒来,大约2小时就醒来一次,这样要好几天;再逐渐稳定下来,平均每3个半小时或4小时醒一次。

  另一些婴儿从一开始就容易饿容易醒,他们在第一周或第二周时,24小时以内可能想要吃10次奶或者几十次奶,在第二周,第三周或第四周就开始变为大约喂6次或7次。

3喂养宝宝的6大危险做法

  一、喂黄连水,苦了宝宝

  坊间有一个说法,认为用黄连喂宝宝,寓意了人生先苦后甜,总会遇到很多风风雨雨,难免要经历很多苦,希望他(她)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将会碰到的种种困难、挫折和挑战,昂首阔步,坚强自信地打造一片属于他(她)自己的美好天空。但是,这做法科学吗?是否有人注意到这做法对宝宝的健康的影响呢?

  其实,给宝宝喂黄连水这一做法是没有任何必要的,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如果宝宝没有吸收的话,黄连还可能危害宝宝的肠道,如果吸收了,则可能危害肝脏肾脏。给宝宝喂黄连水这一没有理论根据又没有实践效果的做法,爸妈还是不要尝试为妙。

  二、喂盐水,咸得不是时候

  一些爸妈总觉得不能一开始就给宝宝喝奶,在开奶前一定要给宝宝喂点什么,有些人于是选择了盐水。给宝宝喂盐水是一个好的选择吗,喂盐水对宝宝的身体真的有益吗?

  盐水在有些时候是有益于身体的,但是,那也要看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群而言。食盐对正常出生的宝宝并无太大的价值,反而,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如果爸妈坚持要给宝宝喂盐水,那可能只能得不偿失。

  Tips:如果非要再开奶前给宝宝喂点东西,建议喂白开水,还是把盐水的咸留给自己吧。

  三、喂蜂蜜水,甜中藏毒

  在宝宝出生后若不能及时哺乳,或腹泻、吐奶较为严重时,给宝宝喂些糖水或糖盐水是可以的,但是,喂蜂蜜水却是在拿宝宝的生命开玩笑。

  蜂蜜是很好的养身食物,但是,它对于有些宝宝来说是致命的。这一转变是因为蜂蜜有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芽胞(直接来自蜜蜂,间接来自灰尘或土壤),进入了宝宝未发育完善的肠道后,会产生并释放毒素,并引起中毒,而一旦中毒,病死率是较高的。一直等宝宝长大了,肠道发育得像成人那样完善了,中毒的可能性才可降低。

  基于以上原因,这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建议不要给1岁以内的宝宝喂蜂蜜了。蜂蜜的甜,不是每个人任何时候都适合去品尝的。

  四、凉茶,宝宝不可承受之茶

  凉茶在我们成人世界里是一种普通、平常的饮料,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上火了,或者喝一喝凉茶就能解决问题了,受到一些人群的热爱。但是,凉茶是可以乱喝的吗,甚至还认为宝宝上火了,也应该喝喝凉茶?

  给宝宝喂凉茶是一种不明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当今,凉茶对成年人是否有益还有一点疑问。凉茶的确有一定的可见的药用价值,不代表它没有一些不可见的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对于宝宝来说是否可以承受呢,这个问题还值得深究,毕竟中药问题一直还饱受争议。

  五、瞎整的珍珠粉、金银花水

  听说有些爸妈除了有前面所提的那些不科学的做法外,还会给宝宝喂珍珠粉、金银花水或者高丽参水,其实爸妈这么做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态的呢?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是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有一点好处,而是说明了瞎整育儿的多样化倾向。这些喂珍珠粉、金银花水等的瞎整思路与前面所提黄连水、凉茶等是一脉相承的。

  现在已经是一个讲求科学的时代了,光靠前人的经验去育儿是不靠谱的,听信网上或其它人所说的没有理论根据科学证明的流言更是不可取的,爸妈在这一方面一定要注意。

  六、喂米粥、米汤需适时

  宝宝的成长发育是有一定的规律可言的,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做适当的事。如果违反了规律,往往会弄巧反拙,那结果有时候会成了我们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

  大家都知道,宝宝尚小,各方面的发育都还没有完善,例如消化系统等,因此,宝宝的喂养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在初期应该喂一些容易消化的,有营养的又有利于吸收的食物。

  有些爸妈却给3个月以内的宝宝喂米粥、米汤、米糕等,这是错误的做法,这时的宝宝几乎不能消化淀粉,宝宝吃了不吸收,且还会干扰其它奶类的摄入,是得不偿失的错误做法。

4婴儿喂养的三个关键阶段

  一、宝宝出生至6个月用母乳喂养最好

  母乳是婴儿永源的最佳食物,6个月以下婴儿在吃母乳期间没必要再吃其他辅助食品,单纯的母乳喂养已经能满足宝宝的成长发育所需了。母乳喂养需注意:

  妈妈的乳头要经常保持卫生,勤擦洗、勤换衣服,喂宝宝喝奶前也要洗下乳头。妈妈在母乳喂养期间也切忌因为减肥而节食。若妈妈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时候,建议不要母乳喂养,改让宝宝喝婴儿配方奶粉。

  母乳喂养的婴儿能从妈妈身上获得大量免疫物质,预防更多疾病感染,刺激宝宝建立属于自己的免疫系统,增强体质,这是最方便又实惠的保健方法,比宝宝打疫苗更有效。此外,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宝宝和妈妈之间密切的亲子关系,满足宝宝成长心理需求。

  二、宝宝6个月后不能单纯吃母乳,也要吃辅食

  4-6个月宝宝肠胃消化酶开始发育成熟,可以开始加些泥壮的清淡的辅食,比如果泥、菜泥还有富含维生素、铁、锌的婴儿营养米粉,当然母乳是最主要的。宝宝添加辅食需注意:

  宝宝4个月到1岁期间每天大约10㎎的铁,并且是从固体食物中获得,此外,母乳里的DHA在宝宝4个月后就开始减少了,不能满足宝宝成长所需的全部DHA,需要从其他食物中额外获取。

  这个期间宝宝摄入足量的铁有助体内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防止宝宝贫血,促进宝宝健康成长。而足量的DHA则是促进宝宝大脑中枢神经和视网膜发育的必备营养。

  三、宝宝8个月后可以吃粗食了

  宝宝的第一颗牙会在6-8个月期间冒出来,这也意味着宝宝进入长牙期,饮食可以从纯净细腻开始过渡到口感粗糙的状态了。等宝宝9个月时,便可以让宝宝自己学习进食,但要注意:

  给宝宝吃的食物只能是一丁丁的块状食物,比如瘦肉丁、牛肉丁或鸡肉丁等。

  宝宝进入长牙期比学习咀嚼技巧的关键时期,当宝宝学习自己进食和选择食物时,也在锻炼着双手的协调性。

  温馨提示:

  母乳喂养宝宝是每个妈妈的天职,并且可以持续到宝宝2岁左右,不要让宝宝过早依赖配方奶粉或奶嘴,致使宝宝对妈妈的乳头失去兴趣。此外,一岁以内宝宝喂养决不能用牛奶、羊奶或豆浆代替妈妈的母乳,这样会加重宝宝肠胃负担,也容易引起过敏。

  有的妈妈反映自己没有母乳,其实,母乳需要通过宝宝频繁的吮吸来刺激分泌的。并且,妈妈为了保证乳汁充足供应,应该在饮食上吃些催乳食物,每天至少要吃250毫升的乳类、1斤骨类和1斤蔬菜、还有半斤禽蛋及一两个水果。

5婴儿过度喂养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一、过度喂养的危害

  新生儿的胃容量只有豌豆大小,如果让宝宝一下子摄入过多的母乳,则会让宝宝的饥饿中枢提前工作,胃撑得太大,排空之后的回缩就会非常的难受,孩子肯定会剧烈哭闹,而大人看见孩子哭闹就继续喂他母乳,恶性循环就愈演愈烈了。婴儿过度喂养临床表现为:(1)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⑵呕吐,吐奶不能用排嗝所缓解。⑶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胀气而哭闹。⑷体重不增或体重减轻。

  二、如何防止过度喂养

  1、加强营养教育

  现在很多新手父母都缺乏营养学知识,而遵循老一辈的育儿经验“孩子越胖越健康”,导致过早添加辅食,过早断奶,而过早添加断奶食品和高盐、高蛋白摄入是导致过度喂养的主要原因。加强营养教育,让所有正在或将要哺育婴儿的母亲都了解正确喂养的重要性,提高母乳喂养率,正确制备配方奶,让婴儿添加固体食物的时间有所推迟,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将明显下降。

  2、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严格的饮食制度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婴儿时期发生超重和肥胖最有效的途径。在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尽力避免奶瓶喂养时期过长,及用食物做安慰和鼓励的手段,避免鼓励甜食、油炸食品及对某些食物的特殊偏好等。

  在喂养婴儿的层面上,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一本育儿经,但是要科学合理地喂养,则会与传统经验有争执,但是为了避免婴儿过度喂养,让宝宝健康成长,加强营养学知识的补充,这是父母要学习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