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产科 >早产

早产宝宝定期体检不可轻视

早产儿指的是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一般而言早产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大部分早产宝宝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较差,所以对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尤其要注重做好宝宝出院后的随访工作。早产宝宝定期体检不可轻视,那么早产儿的易发疾病有哪些?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早产宝宝定期体检不可轻视 提防4因素 避免早产 早产儿的特点 早产儿的易发疾病 揭晓:早产儿发展有何不同

1早产宝宝定期体检不可轻视

  早产儿指的是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一般而言早产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大部分早产宝宝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较差,所以对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尤其要注重做好宝宝出院后的随访工作。

  但是在实现生活中,很多早产宝宝家庭在宝宝出院后都会认为宝宝已经度过危险期,而放松对宝宝身体危机的警惕。其实早产宝宝出院只是解决了宝宝的生存问题,挽救了宝宝的生命,早产宝宝能出院这只是他们健康成长之路的第一步,因为早产他们先天的身体机能就不成熟,早产宝宝在出院后还要面临很多的健康风险,如生长发育迟缓、神经系统发育落后(脑瘫等),营养性疾病(贫血)、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早产儿视网膜病可致盲)等。所以要让早产宝宝健康成长,出院后时刻关注宝宝身体发育,做好宝宝定期检查、听取医生的专业喂养指导、降低宝宝成长风险、提高出院后的生产质量才是早产宝宝救治的终极目标。

  那早产宝宝一般要去哪些医院比较好呢?多久进行一次体检比较好呢?

  一般来说宝宝的体检要去正规的妇幼保健医院或者常规医院中的儿科保健门诊比较合适,早产宝宝的体检不建议在一般的体检中心做,因为早产宝宝的身体的各种指标都需要医生做更专业,细致的分析再给到一定的喂养、家庭护理及疾病防治的指导建议。这样更有利于早产宝宝家长进行科学的喂养。另外早产宝宝体检频率在一岁以前建议是每个月都要做一次,一岁以后建议三个月做一次或按照医生要求去复诊。

  很多家长还会关注早产宝宝一般都要做哪些指标的检查监测呢。

  1、喂养及营养状况了解:由于出院后的营养和喂养是追赶性生长和远期精神神经发育的基本保障,因此出院后的营养方案与喂养情况是医生需要定期掌握的基本检查信息,需要根据情况而给予恰当的喂养指导;

  2、体格发育检查与评估:早产儿出生后的第一年,是追赶性生长的最佳时期。定期监测体重、身长及头围等体格指标,评估其与同校正年龄足月儿的差距,据个体情况来安排早产儿出院后强化营养方案,以保证其尽快缩短与足月儿的差距。

  3、血常规和血营养生化指标的监测: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钙磷、碱性磷酸酶、前白蛋白等。通过这些检查及时发现钙磷代谢异常、贫血等早产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尽早防治。

  4、神经系统发育评估:由于出生早期的发育不成熟和宫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脑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定期评估包括四肢肌张力评估和运动发育评估(与校正月龄相符的正常运动姿势,如抬头、翻身、独坐、爬行、行走等)。及时发现神经和运动发育落后等情况,及早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训练方案,以预防和减少不良神经发育的情况发生。

  5、听力和视力筛查

  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是听力和视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根据医生的医嘱检查听力和视力,是防治听力和视力障碍的关键措施。

  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保证其健康成长,出院后的定期复查随访是至关重要的措施。随着早产儿出院后医学管理的意识逐渐提高,早产儿的致残率逐年下降、健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家长们也不必过分焦。

2提防4因素 避免早产

  孕妇如何预防早产,4个方法让你避免早产。父母们都希望宝宝健康地出生,但早产给母婴健康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如何预防早产?孕妇有哪些预防早产的方法?做到这4点,就可以让宝宝和你准时相见哦!

  每一对父母都希望宝宝能够按照既定顺序地出生,这对孕妇和宝宝的健康都有极大的好处。然而因为一些原因,会导致早产,从而危害到母婴健康。因此,预防早产就相当有必要了。那么,孕妇如何预防早产,有哪些预防早产的方法?

  一、稳定情绪

  要预防早产,准妈妈先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准妈妈精神愉快能促进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情绪悲伤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造成胎儿早产。

  几乎每一个准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足月健康地分娩,但潜意识里也都为自己会不会早产提心吊胆。医生指出,要避免早产危险,关键因素是准妈妈的情绪。准妈妈心理压力越大,长期情绪紧张,早产发生率越高。特别是紧张、焦虑和抑郁与自然早产关系密切。

  一些准妈妈因为担心动了胎气造成早产,于是整天卧床静养。实际上这属于矫枉过正的做法,准妈妈整天卧床静养,容易丧失胃口、没有食欲,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整天卧床后也易造成不能自然分娩,最后只能求助于剖宫产。

  因此,凡有紧张、焦虑或抑郁的准妈妈要积极通过自我调节或心理辅导、咨询等,使不良心理状态得以改善,恢复健康,平静心态。

  二、需要时服用安胎药

  刚怀孕3个月内,由于胎儿体内各器官分化尚未完成,药物致畸的危险性增加,可诱发畸形等严重后果。但安胎药对胎儿的影响较小,因为,它属平滑肌松弛剂,使用安胎药有可能引起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副作用,也可能使人血压降低,如果反应严重,还可能造成肺水肿或是心肌衰竭,但是出现这些副作用症状的几率是非常低的,而且多半是使用针剂安胎药比较可能有问题。所以,对有流产或早产迹象的准妈妈使用安胎剂还是不应过于担心的。但是,它毕竟属药类,医生会根据准妈妈可能的流产或早产原因来决定是否必须使用安胎药。

  安胎药物的治疗可延长分娩的时间,在这段延长的时间内,医生会积极地对准妈妈使用特定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加速胎宝宝肺部及其他器官的成熟,降低因为器官不成熟所导致死亡和畸形两种早产宝宝常见情况的发生率。

  应用药物,改变子宫对刺激的反应,抑制宫缩。常用药物有硫酸镁、舒喘灵等。应当注意,治疗早产并非一味要求延长妊娠,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对宫内环境不良有胎死宫内危险的准妈妈,应结束治疗,尽早终止妊娠。

  老一辈认为,中药安胎是最安全的安胎法,但必须选择正规的中医师开立的药方,上面都会有详细的成份说明,这样才可以安心服用。

  三、经常自我检查

  宫缩是临产的一个重要特征,简而言之,就是有规则的子宫收缩即宫缩。宫缩开始是不规则的,强度较弱,逐渐变得有规律,强度越来越强,持续时间延长,间隔时间缩短,如间隔时间在2-3分钟,持续50-60秒。 在妊娠的最后几个月就是不规则宫缩,尤其是最后几周内。胎动后,只要把自己的手放在腹部就感觉腹部不时的变硬。这种宫缩无规律性,无周期性,也不会有疼痛感。

  大约在怀孕37周,宫缩就已经开始了。有些人刚开始时还没感觉,只有用手去摸肚子时,才会感受到宫缩,而且准妈妈会感觉宫缩频率越来越高。如果准妈妈出现子宫规律性收缩时,可能是早产的征兆。这时准妈妈需要检查宫缩,以确定是否就是早产的先兆。

  准妈妈可以将手指放在腹部,如果感觉到子宫有阵阵的放松和收紧,就可以记录一下宫缩的频率。如果宫缩是每隔10分钟左右一次,而且即使改变姿势也是如此,就要立刻找医生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抑制宫缩的药物,以预防早产的发生。如果宫缩次数不是很频繁,没有腹痛,注意休息就可以了。所以,准妈妈们要学会自我检查。

  四、有需要求助医院

  目前我国准妈妈早产的发生情况比较多,大约有10%左右的宝宝是提前4周或4周以上出生的。早产对宝宝来说很危险,因为宝宝的肺脏和其他的器官还没有做好独立生活的准备。

3早产儿的特点

  (一)外形特点:皮肤柔嫩,呈鲜红色,表皮菲薄可见血管,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多,头发纤细像棉花样不易分开,外耳软薄,立不起,紧贴颅旁,颅骨骨缝宽,囟门大,囟门边缘软。乳腺在33周前摸不到,36周很少超过3毫米。乳头刚可见。女婴大阴唇常不能遮盖小阴唇。男婴睾丸多未降入阴囊。胎毛多,胎脂布满全身,指(趾)甲软,达不到指端,足趾纹理仅前端有1~2条横纹,后3/4是平的。

  (二)体温: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易散热,加之基础代射低、肌肉运动少,产热少,故体温常为低温状态。但由于汗腺发育不良,包裹过多,又可因散热困难而致发热。故早产儿的体温常因上述因素影响而升降不定。

  (三)呼吸:因呼吸中枢未成熟,呼吸浅快不规则,常有间歇或呼吸暂停。哭声低弱,肺的扩张受限制而常有青紫,喂奶后更为明显。咳嗽反射弱,粘液在气管内不易咳出,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及吸入性肺炎。

  (四)消化:吸吮及吞咽反射不健全,易呛咳。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紧张,胃容量较小,排空时间长,故易吐奶。胃肠分泌、消化能力弱,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障碍。

  (五)肝脏:肝功不健全,生后酶的发育亦慢,故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亦较长。贮存维生素K较少,凝血因子低故容易出血。合成蛋白质功能亦低,易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

  (六)免疫:由于全身各脏器的发育不够成熟,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较足月儿差,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低下,故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感染也可发展成为败血症。

  (七)肾脏功能:肾发育不成熟,抗利尿激素缺乏,尿浓缩能力较差,故生理性体重下降显着,且易因感染、腹泻等而出现酸碱平衡失调。

  (八)血液:早产儿血液成分不正常,血小板数比正常新生儿少。出生后,体重愈轻,其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愈早,且毛细血管脆弱,因而容易发生出血、贫血等症状。

  (九)生长发育:早产儿比足月新生儿长得快的多,足月新生儿1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如果喂养得当,生长发育很快。由于长得快,极易发生佝偻病及其它营养缺乏症。

4早产儿的易发疾病

  1.临床表现为青紫、呼吸暂停、嗜睡、惊厥、尖叫、肌无力及眼球异常转动等症状。

  2.IVH、PVL:约7%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内出血(IVH)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而达50%。

  3.贫血现象:由于早产儿铁的储存不足,出生后1个月以后血清铁量急剧下降。发育太快,需要血量增加,但造血功能较差,未能赶上体重增加的速度。

  4.佝偻病:钙、磷及维生素D的储存较少。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功能较差。由于生长太快,钙磷的一般供给量往往不能满足需要。

  5.硬肿症: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地大,皮肤较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而棕色脂肪的量又少等因素易患硬肿症。

  6.视力影响:吸入高浓度的氧,可使动脉血氧张力上升到13.3kPa(10mmHg)以上,视网膜血管因此发生痉挛,导致视网膜缺血损伤,引起纤维组织增生而失明。对早产儿必须用氧时,要注意适当的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5揭晓:早产儿发展有何不同

  早产儿发展的差异

  早产儿可能很小,但别担心。大多数早产儿一般12个月后就能赶上同龄人的大小,并且以相似的速度继续增长。早产儿可以落后于同龄的婴儿,但在一两年后就会赶上同龄的儿童。

  同医生保持联系

  儿科医生特别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肌肉、运动技能和行为,以及感官反应的变化。他们会通过与父母的交流来告诉他们早产儿的发展进度。如果宝宝并不是按照正常时间段发育,那么父母要立即与医生进行反映,以便及时诊治。

  通常,2到4岁时诊断非常重要。如果症状不那么明显(包括学习和行为问题,轻微的视觉和听觉的问题),那么也是不容易被诊断,往往直到8岁到11岁或更晚可能才会发觉。所以,如果父母觉得自己的宝宝表现有点反常时,要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

  同宝宝玩耍

  宝宝按预产期出生时:看看新生儿监护室是否提供发育护理或袋鼠式护理实践。一些研究表明这些技术能够提高一个早产婴儿的身体发育状况,对宝宝的长期发展有好处。

  0到1月:花时间和宝宝面对面的说话唱歌。父母们可以向宝贝展示一些颜色明亮的物体。观察宝宝是如何过度兴奋和停止游戏的时间。

  2个月:与宝宝说话,微笑和交流,锻炼宝宝的社交能力。使用有趣的对象或声音,试着让早产婴儿从左至右,向上和向下,从不同方向去用眼睛追随他们喜欢的物品,鼓励宝宝去接触各种各样材质的东西。

  3个月:帮助锻炼宝宝的坐姿,并给他们提供玩具,帮助他们学会抓住摇铃。可以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放置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这样宝宝就会学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它们。

  4个月:与孩子进行交谈。平时大多数的父母会让宝宝加入谈话吗?从一边到另一边用玩具去鼓励宝宝,然后说一些话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6个月:继续与宝宝互动,说话、唱歌、微笑等等。在让宝宝趴一趴的时间里,父母可以帮助宝宝由前往后改变位置。将玩具放到他们够不到的地方,鼓励宝宝学会自己翻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