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子女教育 >育儿

用老经验育儿 小心坑了娃

老人带孩子虽然确实分担了妈妈的压力,也满足了老人跟孙子孙女相处的愿望,但是有些过去落后的养娃经验真的对宝宝百害而无一利,下次妈妈如果发现老人这样做,一定要及时阻止,别信什么“你/你老公就这么带大的,不也好好的”这种话!用老经验育儿,小心坑了娃,那么,哪些老经验会伤害孩子?来看看吧。

目录 0-3岁育儿知识百科全书 用老经验育儿小心坑了娃 育儿陋习你中招没 想轻松带娃这四个秘籍能帮到你 上班妈妈育儿的5大误区

10-3岁育儿知识百科全书

  孕育生命是一个神圣而幸福的使命,每个母亲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聪慧的宝宝,要想达成这个美好的心愿,就需要从孕前开始作好准备,充分掌握关于孕产期饮食、保健、胎教、育儿等方面的知识。

  0~3岁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将宝宝0~3岁的生长特征、饮食、智能开发、常见疾病等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养育知识一一讲述,希望可以成为各位父母的育儿好帮手;《0~3岁饮食百科全书》向爸爸妈妈们讲解婴幼儿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针对不同月份的婴儿进行科学喂养的指导,还特别推出了有助于婴幼儿智力提高的营养菜谱;《0~4岁智能开发百科全书》指导父母们在宝宝大脑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内容包括智商、心理、语言、运动、音乐等多方面的智能训练方法。

  真诚地希望这套“健康中国”系列丛书的面世,会让更多家庭实现优生、优育、优教的美好愿望。

  一、胎宝宝 1 ~2个月

  1、胎宝宝发育比一比

  在怀孕第三周的时候,受精卵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通常会在受精后一周左右回到子宫内,埋入子宫内膜,开始“着床”。从这一周开始到第八周,是胎宝宝形成器官最主要的时期,也是胎宝宝畸形与否的关键期。细胞分裂的速度越来越快,体积也越来越大,不到一个礼拜便长成“小虾米”的样子,胚胎初步形成。这时胚胎开始出现心跳,神经系统开始建立,脊椎、消化道、耳朵、眼睛开始发育。胚胎住的“房子”叫“胎囊”,胎囊外层细胞会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血液进入肾脏再由膀胱排出,只要尿中有足够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验孕剂就可验出是否已经受孕。此时,胚胎仍是个独立的个体,和母体不相连。

  怀孕1个月时的胎宝宝,身长0.7~0.8厘米,约重1克,无颈部,身体呈两等份,头非常大,占了身长的一半,头部直接连着躯干,还带有尾巴。心脏部分已形成,但还未形成人的模样。

  到第五周和第六周时,从外观来看,胎宝宝的五官仍很模糊,不过大约可以看出胚胎已具有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的雏形,头部向上长,两侧长出像芽苞状的四肢,尾巴仍在。从器官的发育来看,初期的大脑已经形成,唇、齿、腭开始发育,血管生成,血液循环开始,脐带逐渐形成。怀孕满7周时,胚胎身长约2.5厘米,体重约4克。心、胃、肠、肝等脏器逐渐开始分化,手、足、眼、口、耳等器官已形成,可以说已接近人的形体,但仍是大头小身。绒毛膜更发达,胎盘形成,肺出现,母体与胎宝宝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个阶段,胎宝宝发育最快的就是脑细胞了,胎宝宝的脑部正以每分钟长出十几万个神经元的速度快速发展。心房、心室结构形成,开始进行复杂的血液循环。此时作超声波检查,可以看到胎宝宝心跳的样子。

  胎宝宝的四肢由芽苞状发育成蹼翼状,到第八周发育完成,尾巴逐渐消失,外生殖器开始发育。虽然眼、耳、鼻、口的轮廓已经出来了,但还不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功能。不过这时候的胎宝宝吞咽羊水、握拳、翻筋斗、拳打脚踢……样样都会,还会用脸部表情和四肢来表达他喜欢或不满的情绪,真是个十足的小人儿。

  2、孕妈妈饮食要注意

  怀孕初期,多数孕妈妈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偏食、易疲倦、对气味敏感等早孕反应,所以大多数人的胃口都不好,这些症状在12周以后就会有所减轻甚至消失。因此,这一时期,孕妈妈的膳食原则是:选择清淡、新鲜、少异味、易消化的食物。这一时期,应该多吃一些清淡、新鲜的食物,不要选择油性大、味道重的,这样会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可以少食多餐,同时,在吃饭时尽量少喝饮料和汤。

  这一时期还要注意营养搭配,要及时补充优质蛋白,确保胎宝宝能够健康正常的生长发育。要多吃牛奶、鱼虾、瘦嫩的牛肉、鸡肉和豆制品,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易于消化和吸收。同时要注意增加动物蛋白和植物脂肪,从而降低流产、高血脂和妊娠性高血压的发生。

2用老经验育儿小心坑了娃

  1.过早给孩子把尿

  很多老人在孩子没满月的时候就开始把尿,以为早进行效果好,但这么做并不对。事实上,这种方法可能会让孩子出现脱肛的情况,因为孩子的膀胱发育不完全,过早把尿阻碍生长发育,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脊椎发育。

  2.一直带着孩子睡

  很多老人一直带着孩子睡,或者是让爸妈带着孩子睡,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妥。建议选择一款婴儿床,让孩子单独睡,可以将婴儿床放在妈妈床边上,方便照看。如果一直让孩子和父母睡得话,一方面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成长,另一方面还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大人在熟睡时有可能会压到孩子。

  3.总是抱着孩子

  很多老人带孩子时,喜欢或抱或背着他们,这么做也不利于孩子成长。小宝宝需要足够的睡眠,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不建议老是抱着孩子,或者是将孩子带出门遛弯,最好做法是让孩子舒适地躺在床上睡觉,助力其健康发育。

  4.使用爽身粉

  天热时,孩子容易长痱子,于是有的老人会给孩子使用爽身粉。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孩子使用爽身粉会阻塞毛孔,加重症状。正确做法是保持家里通风凉爽,让孩子避免被太阳暴晒,这样就能降低孩子出痱子的几率。

3育儿陋习你中招没

  错误观念1:怕宝宝吃不饱母乳

  有些老人都觉得新妈妈的奶水不足,强力要给娃加奶粉,说坚决不能饿着孩子。殊不知,提前添加奶粉容易把孩子的胃撑坏,容易造成过度喂养。另外,过早添加辅食也易损伤宝宝未发育健全的肠胃,虽然短期并不能看出来什么不良,但是孩子长大后的健康是否优于科学喂养的孩子就能看出来了。

  错误观念2:睡平头

  我听过有的老人曾说用书本当枕头,这样睡出来的才好看!暂且先不说平头其实真的不够好看,就单纯的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这样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脑部发育,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小脑发育不健全。

  错误观念3:把屎把尿

  很多人认为纸尿裤似乎和卫生巾是一样的,长期使用不透气,但是其实它们并不相同,卫生巾的内里是棉花,外面有一层人工防水材料,因此才会不透气,而纸尿裤是纸做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只要保持勤更换,并不会形成红PP。宝宝尚未能自主如厕期间,如长期把屎把尿的话,会影响括宝宝约肌的发育,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成年后的痔疮易形成。

  错误观念4:捂孩子

  不管气温如何,老人总喜欢给孩子多捂点。其实,宝宝的热量比大人的大多了,穿的衣服最好比大人的穿着稍薄一层,更加不用额外多穿。穿过多的衣服会让宝宝觉得不舒服,而且还很容易诱发湿疹的形成,至于晚上睡不安稳,经常摩擦脑袋擦汗形成枕秃让爸妈误会成缺钙更是常有的事了。

  错误观念5:不让孩子吃手

  基本每个孩子都爱吃手,老人总觉得不卫生,想要阻止孩子吃手。其实,吸允要求是孩子这个发育时期的特殊需求,如果刻意阻挠反而会更加延长这个时期。家长要做的并不是去阻止孩子吃手这个动作,而是尽量保持孩子小手的情节,孩子只要度过了这个高吸允要求期也就对吃手毫无兴趣了。

  错误观念6:刮胎毛

  为了让孩子将来长出又黑又亮的新头发,老人们都习惯在孩子满月或者百天的时候刮掉孩子的胎毛。其实孩子的胎毛的好坏并不能代表将来长出新发的质量,大约在孩子六个月左右胎毛就基本能够自然完成更新换代了,再长出的新发才是孩子未来真正的头发,所以胎毛不够浓密的宝宝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营养充足,就耐心等待胎毛自然脱落吧!

  错误观念7:刮舌苔

  宝宝的白舌苔是吃奶形成的奶苔,属正常现象。这样的奶苔也无需人工处理,等孩子长到了三个月左右口水和吃手动作多起来时也就自动消失了。许多老人说孩子上火了,让用纱布蘸香油去刮舌苔,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这样做会反而破坏口腔内的保护组织,更加容易得鹅口疮。让孩子多喝水也是不合适的做法,因为此时孩子并非真的“上火”。

  错误观念8:绑腿

  过去,老人们总喜欢让孩子绑腿,以为通过外力就能对腿形进行改变。但事实上孩子的骨骼还尚未发育健全,如果通过外力进行捆绑则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绑腿尤其会影响到孩子身高发育和髋关节的发育,严重者会导致髋关节脱位的,因此顺应孩子的自然发育才是最好的。

4想轻松带娃这四个秘籍能帮到你

  一、给娃准备合适的食物

  娃哭闹难带多半是因为饿了或是吃的不舒服,孩子除了吃母乳之外,各方面的饮食也要注意,尤其是给宝宝添加的辅食更为重要,好的辅食不仅要味道好,适合娃的口味,而且要营养,符合娃的月龄,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来提供不同的营养,这样娃才能吃的开心,就不会哭闹了。

  二、哄娃睡觉有妙招

  很多妈妈感觉带娃累,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睡觉不规律,跟大人的睡眠时间相冲突,让很多妈妈吃不消,针对这种情况,宝妈可以采取娃睡我也睡的方法,每当娃睡着的时候,妈妈也赶紧睡一下。

  同时给宝宝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大概几点洗澡、几点吃饭、几点上床睡觉等,一段时间下来,相信宝宝已经养成一个习惯了,但是妈妈们要记得,在哄娃睡觉前一定让娃吃饱了,防止孩子夜醒,这样妈妈半夜也不用爬起来泡奶粉了,自己也能休息好。

  三、带娃神器少不了

  现在市场上不少用品都是宝宝非常实用的,可以解放妈妈的双手,比如带娃神器宝宝餐椅,在娃吃饭的时候不用抱着,直接放在餐椅上面自己坐着吃,养成一个好的进餐习惯,睡觉的时候给宝宝准备睡袋,可以防止娃晚上踢被子而着凉感冒的,既可以保暖,而且又能让带娃这件事变得非常简单。

  四、时不时的带娃出去放风

  近期天气非常热,有些家长把娃天天关在空调房里,这样也不太好,早上或是傍晚天气不是很热的时候,可以带娃出去放放风,看一看外面的风景,这样对娃有好处,多带娃出门可以缓解娃的压抑情绪,让整个人都高兴起来,这样一来娃就少生病了,当妈的也比较轻松。

  总之,带娃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的妈妈宁可去上班也不愿意带娃,每个娃的性格脾气不同,妈妈一定要好好把握,好好和宝宝相处才行。

5上班妈妈育儿的5大误区

  误区一,怕睡不好耽误工作而不陪宝宝睡觉

  有心理学实验发现,出生不久的恒河猴只有饿极了才去找挂着奶瓶的“铁丝猴妈”,其他时候都愿意依偎在没奶喝却柔软温暖的“绒毛猴妈”身边。这说明母子间的肌肤之亲极其重要。而有些职场妈妈为了保证有充足的精力工作,把带宝宝睡觉的责任交给了父辈们或保姆。殊不知这样做会大大减少本来就不多的母子身体接触,影响宝宝的心理发育。

  正确做法:抚慰宝宝入睡,规律宝宝睡眠。职场妈妈最好晚上自己带宝宝睡,如果实在做不到,也要保证在宝宝入睡前赶回家,让他在抚摸和轻声细语中入梦。同时,也可以用一些“仪式”让宝宝的睡眠时间更加规律,减少起夜次数,比如用喂奶、按摩、放音乐等固定信号告诉宝宝该睡了。

  误区二,把工作和情绪带回家

  有些妈妈为了弥补孕产期拖后的工作进程,把工作带回家做,或者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这会减弱妈妈对孩子的用心陪伴,要知道宝宝都有一颗敏感的心,你全心陪伴,他会报以开心大笑,否则,孩子就会用哭闹来抗议。

  正确做法:在下班时清零工作角色。最怕的是妈妈在上班时间聊育儿经影响工作,下班后又加班加点干活的做法。最好是在上班时间约束“母亲”角色,下班时则清空包里与工作有关的物品和脑子里与工作有关的内容。有一位杂志主编妈妈回归工作后就要求下属提高工作效率,当天稿件都必须在下班两小时前交给她,下班后不再改稿,结果孩子带得好,团队效率也得到整体提高。

  误区三,用很多玩具来弥补宝宝

  很多职场妈妈平时没有时间陪孩子,就用玩具弥补,比如用iPAD作为电子保姆。其实宝宝在小的时候(尤其是一岁以内),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的兴趣远远高于玩具。他们更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带他们探索世界的人。所以,有再多玩具的宝宝也会黏人,尤其是白天见不到的妈妈。

  正确做法:尽量陪宝宝玩,避免电子产品。妈妈要尽可能陪宝宝游戏,与他一起玩玩具。而电子产品玩多了不仅容易伤害宝宝视力,还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削弱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所以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

  误区四,把孩子圈在家里

  户外活动是孩子学习人际关系的基地。而老人和保姆担心孩子安全,不敢带孩子出去随便跑跳。如果妈妈下班后还不带宝宝去户外活动,他们的身心发育会因此受影响。

  正确做法:孩子也需要早晚“遛一遛”。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带孩子,就鼓励他们带孩子出去散散步,认识周边环境和人。下班早的话,自己陪孩子出去走走。周末最好带孩子去稍远的公园玩,拓展孩子视野。

  误区五,轻视育儿知识

  许多职场妈妈在孕产期苦学育儿知识,但回到工作岗位后,育儿知识就不那么上心了。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不好带”、身心受影响,妈妈也觉得特别累和茫然。其实,孩子每个阶段都是独特的,许多父母看起来不理解的行为背后都有其身心发展的需要,比如重复从高处往下面扔东西,执著地往容器里放东西,来来回回藏东西,这些“怪癖”都是孩子成长发育所必经的阶段。

  正确做法:积极学习育儿知识。父母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所以职场妈妈需要时时进修,比如可以订阅科学的育儿期刊,也可以向高质量的育儿讨论群等组织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