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新生儿如何保持体温

有一些妈妈,对孩子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刚出生之后,就要对孩子进行一些护理,但是有没有看过诗集,有没有了解太多的知识,所以不知道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就是我总结的说着孩子护理的注意事项,希望能给这些妈妈们带来帮助,下面来看看吧。

目录 新生儿怎么带 新生儿发黄如何处理 新生儿如何保持体温 月子孩子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生儿抽搐的护理方法

1新生儿怎么带

  1.合理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不合适,会造成体温升高或降低,影响生长发育。保暖合适的标志是脸色红润、手足温暖,不出汗,吃睡正常,腋下体温36.5到37.3摄氏度,在没有疾病的前提下,体温超过37.5或低于36度,都说明保暖不当。衣着宽松,襁褓勿捆。上身可穿无领斜襟衫,下身可用单子齐腋下松松包裹,胸部以成人的手能插入为宜,应能保持双腿呈卷曲状态。传统的蜡烛包弊端很多,会使胸廓和四肢活动受限,甚至造成髋关节关脱位,如不及时矫治会成为瘸子。

  2.尽量喂母乳

  母乳是妈妈为孩子准备的宝贵财富,是满足小儿生理需求和增强抵抗力的最佳营养品。通过吸吮妈妈的乳汁,小儿既经历着由饥到饱的生理体验,也经历着舒适安全的心理体验,哺乳时母子间的接触和联系,既是情感发展的基础,也是智力发展的良好方式。

  3.和宝宝说说笑笑

  新生儿不是一个一般的小生命,他所需要的不仅是充足的乳汁,清洁的尿布,温暖的摇篮,他们对妈妈的脸和妈妈肌肤接触有偏好,喜欢有生命的东西,睡醒喂饱后和在护理穿洗过程中,要和他说说笑笑,抚摸抚摸他的肌肤,逗逗他愉快的应答,这些刺激,能给他未来性格注入丰富完善的营养,促进智力发展。

  4.及早发现疾病,重点预防感染

  新生儿感染的预防,除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外,要特别注意保护脐部清洁干燥。有些家庭有大办满月的习俗,宾客盈门,环境嘈杂,空气污浊,有百弊而无一利。由于生理特点的影响,新生儿有病,常常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不易察觉,如果精神差、不爱吃奶、哭声不响亮,常是疾病的先兆。

2新生儿发黄如何处理

  新生儿发黄如何处理

  1、喝白开水

  爸妈每天早晚可以给宝宝喂白开水,让宝宝能够在排尿的同时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宝宝是喝配方奶粉的话,应在两餐之间要加喂水。

  2、喝葡萄糖

  当爸妈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很高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宝宝喝就可以了。

  3、晒太阳

  每天早上10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可以给宝宝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要保护宝宝的眼睛,不要晒到。另外,还要注意给宝宝做好保暖工作,不要因晒太阳而吹风受凉了。

  新生儿黄疸偏高如何治疗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3新生儿如何保持体温

  经过专家们的研究认为,新生儿健康应具有十个方面的标准。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6、新生儿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温会降低到36摄氏度以下。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个月开始起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其中,注意防护新生儿的体温尤其重要,稍有不慎,便容易生病。下面着重介绍保持新生儿体温的几种方法:

  在宝宝刚娩出时就应该重视保暖,应迅速将皮肤擦干并用温暖的毛巾包裹。

  一般新生儿居住的室温应保持在22—23℃,如室温低于20℃,新生儿头部应戴一绒布帽或绒线帽,以减少头部的失热;

  将婴儿置于母体胸前,也有利于保持婴儿正常的体温;

  沐浴时由于热量损失增加,故动作要快,并应适当提高室温,体温不稳定或体温较低者不宜沐浴;

  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体温不稳定或偏低者可用热水袋,但需注意防止烫伤;

  而体重低于2000克的早产儿,应送医院用暖箱保暖以维持其正常的体温。

4月子孩子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注意保暖

  为新生儿做检查及护理时,必须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而在24℃-25℃,身体只需通过血管舒缩的变化即可维持正常体温,不需出汗散热或加速代谢产热,此温度最有利新生儿健康。

  2.皮肤护理

  给新生儿洗澡,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用干软毛巾将身上的水吸干,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

  3.五官护理

  应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经常用劲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针、特别是不洁针去挑碾牙龈上的小白点——上皮小珠(俗称“马牙”或“板牙”),以防细菌进入人体而引起败血症。

  4.预防感染

  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

  很多准妈妈们都束手无策,因为根本没有经验,所以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经过我的介绍,相信准妈妈们,都能够有很明确的了解,都知道有哪些护理要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预防宝宝生病,给宝宝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

5新生儿抽搐的护理方法

  一、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例如癫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如果突然停药,即使是1天~2天,都会导致癫痫抽筋的发作。小儿高热易抽筋,及时退热可预防抽筋;缺钙会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酸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

  二、一旦发生全身性突然抽搐,应镇静止痉,同时马上找医生。一般抽筋不会立即危害生命,所以不必过分惊慌,在医生到来前,应采取以下应急方法:

  1、立即将小儿平放于床上,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将患者领口,皮带,腰带等松解,注意不要使患者跌落地上。

  2、迅速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牙齿咬伤舌,应以纱布或布条包绕的压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牙齿之间.并以手指掐压人中穴位及合谷穴位,以上要求必须迅速完成。

  3、防止患者在剧烈抽搐时与周围硬物碰撞致伤,但绝不可用强力把抽搐的肢体压住,以免引起骨折。

  通过以上的介绍,对新生儿抽搐的护理方法也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那如果新生儿是很严重的话,就要采取住院治疗,这样对疾病的改善才会有帮助,而且在每次新生儿抽搐的时候,都是要按照它的四肢,这样对改善病情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