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遗尿

宝宝尿床很常见 错误观念需绕开

宝贝尿床对于有些家长来说是一件很头大的事情,对于工作忙碌的家长来说更是麻烦。夜间孩子尿床之后要换要洗,大人和孩子都不能好好休息,有些家长甚至生气地打骂孩子,孩子无辜地哇哇大笑,孩子尿床能怪孩子吗?孩子尿床又都存在哪些误区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妈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宝宝尿床 宝宝尿床很常见错误观念需绕开 怎样帮助尿床宝宝告别尿床 宝宝尿床后妈妈不该做的4件事 宝宝尿床中医治疗小偏方

1妈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宝宝尿床

  可能是吓的

  婴幼儿尿床,一般情况下,并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病症。婴幼儿时期,由于智力未发育完全,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所以会出现偶尔尿床的情况。

  2岁以后,如果宝宝一个星期尿床超过3次以上,就说明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可以适当进行行为治疗。但是,如果宝宝5周岁以后还尿床,且这种行为每周多达2次以上,才能算做“遗尿”病症,这种情况必须去医院进行治疗。

  宝宝尿床原因很多,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宝宝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神经功能、膀胱括约肌等身体机能逐渐发育,加之父母的良好引导,尿床会慢慢改善。

  宝宝能否自主大小便,与妈妈的养育方式、日常训练有关。从小没有把过尿,一直带着纸尿裤的宝宝,到了1周岁以后,有便意的时候,他会向妈妈寻求帮助。这个时候,住楼房的家庭可以把宝宝带到马桶上,然后扶住宝宝,让他大小便。住平房的家庭,公厕比较远的话,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专门用来大小便的小塑料桶,宝宝有了便意,妈妈就带宝宝去家里较隐蔽的地方,坐在小塑料桶上方便。

  如果宝宝一尿床妈妈就斥责宝宝,甚至在睡觉前吓唬宝宝:“晚上敢尿床,我就把你扔出去!”那么,宝宝精神紧张,越害怕尿床,越是尿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条件反射,一旦尿床受到了严厉斥责,宝宝就会有意识地憋尿。现代医学研究指出,人能抑制尿的排放,是在脑神经支配下,靠膀胱内括约肌逼尿肌的协调作用形成的结果,在幼儿憋尿意念的作用下,会形成人为的尿潴留。憋尿后,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尿中有毒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如果经常憋尿,小便次数减少,清除作用就会减弱,就会造成细菌肆意生长繁殖,女孩还容易引起括约肌系统感染,时间过长,末梢神经就会因过分紧张而出现麻痹,使人失去排尿感。久而久之,会产生膀胱颈梗阻,出现排尿困难、漏尿、尿失禁等症状。

  所以,当宝宝的神经系统和膀胱内肌肉还没有很好地发育起来的时候,妈妈不要拿宝宝尿床的事情当回事,而给予过多的斥责,让宝宝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妈妈要想到,宝宝尿床是“身不由己”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妈妈要积极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除了定时、定点提醒宝宝排便外,活动、出行、游戏前也要提示宝宝先排便,以防到时排便不方便造成憋尿。

  两岁以后,宝宝就已经有了控制大小便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白天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强,晚上则会相对弱一些,所以宝宝会出现尿床的现象。一般来说,宝宝尿床是由于机能原因引起的,在排除了疾病原因以后,如果次数不多就无须特别理会,等宝宝大一些,随着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断完善,宝宝的膀胱对排尿的控制会自然形成。

  妈妈巧面对

  尿床的情况多发生在夜间睡觉时和玩得高兴的时候,如果妈妈足够细心,平时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睡前不要让宝宝喝太多水,也不要吃太多水果,有睡前喝奶习惯的宝宝,也尽量少喝;睡觉前,督促宝宝去小便,不要憋尿睡觉。晚餐吃得清淡点,不要咸了,以免宝宝口渴起夜喝水,少吃高蛋白和汤粥之类的食物。

  如果宝宝出去玩累了,或者吃了较多的水果、喝了过量的水,妈妈可以给宝宝带上纸尿裤,这样,就会减少尿床行为对宝宝的刺激。

  掌握宝宝夜间排尿的规律一般是多长时间一次,在感觉宝宝有尿意的时候,轻轻叫醒宝宝去排尿,不过次数不能太多。现代医学证明,健康人之所以在长时间睡眠情况下不会尿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在睡眠时会产生大量的血管升压素,对泌尿器官制造尿液的多少起控制、调节作用。所以,一个晚上叫醒1~2次即可,否则会打乱睡眠规律,导致熟睡时才分泌的具有调节、控制尿液的血管升压素分泌紊乱,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分泌,那么到了5周岁以后,宝宝还会尿床。

  另外,夜间频繁喊醒宝宝,不仅影响宝宝睡眠,让宝宝产生恐惧和抗拒心理,假装醒不过来,妈妈也会因为睡眠不足而感到劳累、心情不好,对宝宝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影响宝宝信任感的建立,不利于宝宝人格发展。

  当宝宝有了尿意,能够自主醒来的时候,一般是到了憋不住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妈妈快速给宝宝脱掉衣服,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宝宝只需穿个肚兜,小内裤可以不穿。

  为了不影响宝宝睡觉,妈妈可以在床垫子上铺一层塑料布,然后再铺上床单,这样,就不会渗透到床垫子上。妈妈察觉后,只要把床单和塑料布拿走,铺上新的宝宝就能睡觉了。妈妈换床单的时候,最好轻手轻脚,这样就不会影响宝宝睡觉。妈妈千万不要因为怕弄醒宝宝而不换尿布,这样不仅对宝宝的身体不好,反而强化了宝宝的尿床行为。

  虽然宝宝尿床是正常现象,但是尿床会对宝宝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让宝宝感到害羞、难为情。宝宝尿床后,会很小心地留意家人的反应,如果妈妈大惊小怪,会让他觉得自卑,如果妈妈跟往常一样平静地照顾宝宝起床、穿衣服,不责怪宝宝,宝宝就不会神经紧张。如果妈妈像往常一样温柔地亲吻宝宝,就能够激起宝宝内心的正向驱力,他会暗示自己不尿床。

2宝宝尿床很常见错误观念需绕开

  1.睡前水喝多了

  睡前喝水是会导致尿液增多,但孩子尿床却并不一定是睡前喝水多了。孩子睡前之所以喝水是因为他口渴,身体有对水的需求,并不是过量狂饮,不可能直接造成尿床,所以睡前喝水并不是导致孩子尿床的直接原因。

  2.懒不愿意起身

  孩子要上厕所了,但因为懒得起身下床上厕所,所以尿在身上。哪个孩子愿意穿着湿裤子躺在尿湿了的床上,孩子尿床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不是因为孩子懒不愿意去厕所。如果父母打骂相加,只会吓到孩子,根本于事无补。

  3.大人没有教会孩子上厕所

  如果这个理由成立的话,大人肯定在孩子尿过一次之后就会马上教会孩子自己上厕所,因为洗床单肯定不是个轻松活。孩子之所以尿床并不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上厕所,而是因为尿床的时候他自己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尿完了才知道自己尿床了。

  4.因为压力大

  有些家长认为,父母总是对孩子要求这,要求那,孩子白天的精神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下,到了晚上也还同样处在紧张的情绪之中,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尿床。

  5.营养不好尿床

  看到孩子尿床,家人认为是孩子营养不好,缺少一些微量元素或是其他营养物质,一个劲儿地给孩子补这初那,结果发现,孩子还是尿床,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6.因为孩子有病

  孩子反复地尿床,已经满了三岁了,却还是不能把握好时间下床上厕所,心急的家长突然想到是不是孩子有病,于是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而医生只是告诉你要耐心地等待,等孩子再大些就好了。

  7.与大人无关

  不要以为孩子尿床就是孩子的原因,和大人没有关系。其实不然,有些孩子尿床是因为遗传的原因。也就是说父母双方如果有一方小时候尿床,孩子也就有可能也跟着尿床,目前遗传学还无法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基因的遗传,但宝贝尿床了不要责怪和打骂他却是各位最应该遵守的,你需要的是耐心地等待,等他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3怎样帮助尿床宝宝告别尿床

  父母要帮助孩子进行一定治疗,包括:

  要求孩子定时睡觉(一般在晚上9点)。

  去厕所:睡前,一定要求孩子去厕所小便,不要在床边放痰盂。因为去厕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厕所去小便”的条件反射。

  开闹钟:临睡前把闹钟定在11点,放在孩子的耳朵边上。一般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闹钟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妈妈去叫,大约经过3个月左右,闹钟就可以把孩子叫醒。为什么闹钟要定在11点呢?因为绝大多数尿床孩子的首次尿床时间都是在入睡后的最初3个小时以内,所以要提前1个小时(11点)叫醒孩子。

  少喝水:要求孩子睡前(一般从晚饭后开始)不要喝水、不吃水果,目的在于减少尿量。

  别兴奋:在孩子睡觉前,家长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让孩子看惊险的电影或电视,也不要给孩子讲会使他“激动”的故事。因为睡前过于兴奋,孩子就会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定时叫醒孩子(一般在晚上11点)。应注意:

  要醒透:不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彻底醒“透”,否则就会尿不干净,后半夜就容易尿床。

  去厕所:在孩子醒“透”以后,不管天气有多冷,一定要让孩子去厕所小便,决不可以尿在床边的痰盂里。这样做,一方面孩子从床边走到厕所,有助干醒得更“透”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使孩子建立起“到厕所去小便”的条件反射。

  父母陪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小便的情况:是否尿了?尿得是否干净?

  父母先尿:目的是诱导孩子小便,有利于孩子尿得更干净些。

  一般来说,经过上述“家庭心理治疗”,大约3-6个月以后,大多数的孩子就不会再遗尿了。

4宝宝尿床后妈妈不该做的4件事

  1、一尿床就责骂

  当宝宝尿床后,如果妈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责骂宝宝,像小明妈那样,很凶的责骂小明:“怎么又尿床了?要尿尿不懂得上厕所吗?把床单弄湿了怎么睡?”。小明之后尿床了都很害怕会被骂,还曾偷偷把尿湿的床单藏起来。

  其实当宝宝尿床后,一味知道责骂他们。除了给宝宝增加心理负担之外,还能带给宝宝什么呢?难道责骂一下宝宝就能帮助减少尿床吗?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尿床这件事,对于每个宝宝来说都是无可避免的。这是成长中的必然,不会因为妈妈的责骂而省略。

  2、马上进行排尿训练

  有些妈妈就是担心宝宝会经常尿床,要经常换洗床单,于是就早早地给宝宝进行排尿的训练,殊不知这样做却会有反效果。

  浩浩妈表示,她想让浩浩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在浩浩才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刻意地进行排尿训练了。后来浩浩不仅没有养成良好的尿尿习惯反而经常尿床。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这么月龄小的宝宝对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如果妈妈们刻意去做,反而会让宝宝因为排尿紊乱而尿床。

  3、让宝宝长时间坐便盆

  也有些妈妈想训练宝宝自己要尿尿就会找便盆,于是经常让宝宝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认为这样宝宝就想尿尿就会联想到便盆。但如果这样做的话,有时候宝宝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用心尿尿,反而更不容易让宝宝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4、刻意起夜把尿

  更有些妈妈担心宝宝会尿床,在晚上会刻意反复叫醒宝宝,让宝宝尿尿,即便宝宝不想尿,妈妈还是偏要叫宝宝尿,这是多么让宝宝感到厌烦的事,而且也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如果不管宝宝的哭闹、挣扎,一定要他尿完了才能离开便盆,这反而会让宝宝对尿尿这件事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5宝宝尿床中医治疗小偏方

  一、四神猪小肚汤

  材料:去心莲子、芡实、茯苓、淮山各10克,猪小肚1具,红枣3颗,生姜3片

  做法:

  1、将材料清洗干净,特别是猪小肚;

  2、将材料都放进炖盅里,倒入2碗清水,用文火炖上2小时就可以了。

  食用方法:喝汤吃猪肚,可以当佐餐食用,每周吃2次,连续服用6次为一个疗程。

  二、固肾敷脐散

  材料:炮附子15克,补骨脂和五倍子各30克,生姜汁适量

  做法:将炮附子、补骨脂和五倍子研成细末,装入瓶里。

  用法:乘着小儿临睡前,用少许药粉和姜汁调成糊状,然后填在小儿肚脐里,用干净胶布固定住,第二天早晨拿掉。7天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皮肤容易过敏的宝宝,可以用水代替生姜水。

  有些小宝宝尿床则是因为父母没有教育孩子养成夜间起床排尿的习惯,任其夜间尿床,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习惯性尿床。因此,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夜起排尿的习惯。

  如果你家宝宝会尿床,不能够谴责、谩骂他,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有心理障碍,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要有耐心,注意晚饭后不要给孩子喝太多水,晚餐最好也不要喝稀饭,睡前让孩子上个厕所,小便后再上床睡觉,可以在定个闹钟,定时教孩子起床小便。

  总之,对孩子尿床一事,父母要有耐心,不能打骂孩子,教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